世界第一催眠大师经典读后感10篇(4)

  非常有意思,通过阅读一些他的家人所告知的他的故事,从小到大,愈发的能窥见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大师也是常人,那么多普通的小孩,其中却只有一两个能够成为“大师”,为什么他们能成功,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愿意做那些失败者所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成功了。成功的人是如此相似,艾瑞克森与著名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样,都曾罹患小儿麻痹,都未被这疾病打倒,都攀上了自己人生的**。书中非常多此类小故事。比如艾瑞克森的女儿回忆,她在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妹妹一次帮父亲穿鞋子,结果费了好大的劲也没穿上去,同时,父亲在讲故事给他们听,等她们终于把鞋子穿好的时候父亲的故事也快讲完了。父亲起身没说什么但姐妹两很快就发现原来他们是把鞋子的左右穿反了,数年后,女儿很多次的尝试反穿鞋子知道这是很不舒服的,又很奇怪为什么父亲不直接说出来,而要通过讲故事。后来她们逐渐的明白过来父亲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委婉的提醒他们,当一件事以这样的方式总是做不好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中间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读完这个片段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微笑,作为教师,艾瑞克森的这种方式正是我所推崇和正在使用的,尽管这样的教育需要进行缓慢的积累,而多年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心又有头脑的孩子才会感悟出来。我当然不敢自诩有大师的潜质,作为天然呆我只认为自己有幸入对了门。

  这本传记写的相当平易,可读性几乎能与著名的传记大师欧文斯通的《美国第一辩护大师——克劳伦斯 丹诺》相媲美,但不少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毕竟是传记,他告诉你大师是怎样成长的,却并非要传授你怎样催眠,购买前可要认清啊亲~

  《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读后感(八):An American Healer

  看书之前我不知道Milton H Erickson是谁,有哪些成就。看了推荐序知道他是位近代医学史上的名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催眠领域,而本书是从其他视角讲述Milton医生日常的故事,包括儿女对他的看法、朋友对他的看法等。

  对Milton的理解,我个人认为他夫人(Elizabeth Moore Erickson)写的序言比推荐序更加靠谱可信,书里是这么说的“Milton坚定 地认为自己不应该被看做大师、神秘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制造神秘事件的人。他一直认为,通过 对他人进行细致观察,并对他人的自我沟通给予回馈,这些才是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原因。”从儿女对Milton的记述中也能看出他并没把自己当神,而是更关注激发病人内在潜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滴。

  如果说Milton治疗方法有什么不同(书里说开始他的治疗方式并未被主流医学界接受),那应该就是针对每个病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这方面现代医学把人看成是台运转的机器)。

  估计注意的是:本书中不同侧面介绍的Milton也是个正常人不是什么神。首先,他的治疗(催眠)方法完全基于长时间反复的观察。曾国藩识人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即反复的观察、观察还是观察(在《冰鉴》里的记录)。基于长期实践观察才有可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见著名大师的光环背后也是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取得惊人成就的背后还值得一提的至少有两点:作为治疗师Milton是把生活和工作完全结合起来的(就像《成长的烦恼》里的爸爸在家开的心理治疗工作室)且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其二是自始至终的不断学习。书里114页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师职业生涯很晚的一个时期,曾有人问他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够理解并有效地运用催眠。得到的回答是:“我想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话里的意思是:人不学习就会失去活力。活到老,学到老。

  全书翻译水平很高,在这个大家都很忙的时代能达到如此水平需要相当的耐心和毅力。

  最后我想谈一下书名的问题。中文名字叫《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至少在我看来任何命名“世界第一”的书都很值得怀疑尤其是把这几个字写进书名。与此相对,从全书行文风格很平实,除了推荐序并没有什么吹嘘的成分。于是,我特意查了下英文名字《Milton H Erickson: An American Healer》直译为《米尔顿艾瑞克森:一个美国治疗师》,此名字倒是很合书中平实风格。不过我很能理解出版商,现在书太多了如果没有“非常惊悚”的书名,怕是问者寥寥。

上一篇:《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式关系》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