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本书更浓的底色是作者对台北市井人文的观察和体味,对台北那毛细血管般的脉动,神经末梢一般的**,每一个毛孔气息一般的熟悉。。。虽然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大陆人所无法精确触**的,但毕竟大家是同一个文化的底色,这就有点像我们看日本,甚至比看日本更加亲切。
。。。
《世间的名字》读后感(八):唐诺-世间的旁观者
一句话概括:从旁观者的角度进入他者。
读后感:
我们都是演员,在生活的舞台中扮演各种角色。但脱去面具之后,我们又是谁呢?我们谁都不是。 外界称呼我们的各种名字,到最后,就成了我们本身的一部分。时光飞逝,当我们老了,再回看这些世间的名字,原本粗浅、刻板的印象,居然会有这么丰蕴、深沉的内涵。
这不是很正常吗?虽然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些名字,只是一些生活角色,但到后来,原来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有着复杂的经历与情感的纠葛。所以,《世间的名字》毋宁说是在书写职业,不如说是在书写各种人生,以及其中会必然遇到的、共性的、抑或个性的问题。
唐诺先生的书,一如既往的真诚。“我自己并不年轻了,没必要虚张声势,更没时间言不由衷”,漫步在书中,美丽的句子俯拾皆是“每一步都像踩在满是记忆裂纹的玻璃之路上”,对世界的不随大流的见识发人深省“富人不只是更富有”,常常能在其中读出一种醒悟“有一件可以做一生的事而且够认真的话,就没有所谓的成功和失败”。
能读到唐诺是一种幸运。
一些摘录:https://book.douban./annotation/37685140/
《世间的名字》读后感(九):曲姑娘让我想起了这本书
曲姑娘单名一个曲字,三声;不是姓曲,那个念一声。曲姑娘说爱听我的课,听过了一轮又来。我劝,别来了吧,你在下面我得卖力讲。她头,说,要不那时段也没地儿去。那你就来吧,我说。
曲姑娘本也是个学霸,自打考进了我校,进了无感的专业后。。开始把大把时间花在打游戏、听民谣、追美剧等方面。想一想,我教她的那科是通识,跟专业也没啥关联。
教书十年,粉丝群也没一个。那些工作了的研博了的芬、丹、水各位姑娘,各科都好极;不刷分的另一位丹姑娘锦丹总猫图书馆里,看小说;曲姑娘不泡馆,前两天刷了我豆瓣说起了时间的名字,我才想起了它,上来补个评。
看书是两年前,帝都的深冬,友老父病重,探看,陪护了几日。癌症晚期,手术也不能了,家属瞒着,病人也当做不知道。我们轮换着看护,回宾馆时就看书,没几天读完的。换了别处,怕也没这么快。书里头再多事,也比医院好。大病病房,进进出出,人们的表情、表现差别倒小,痛苦、焦虑、无奈、崩溃。可能除了医院,其他场合,人们总要说些显身份的话做些合身份的事。可到了这里,凡不穿医护服的,又都能好到哪里去,也就没工夫想别的了。世间的名字到了这里集中起来,尖锐起来,还是唐诺的文字,够狠可也有趣味。不过,大半内容我都忘了,有必要重新翻翻。
等再见曲姑娘,聊聊名字再聊聊游戏吧,让自己高兴,多不容易的事。
:也不知道另一位丹姑娘还给不给游戏公司写脚本了。
《世间的名字》读后感(十):“请代我们献上一吻,我们都亏欠它良多……”
龙年的寒假里我带着这本绿色封面的书往返奔波,于纷扰人事间隙阅读。这书不算薄,但散读散文,又不必多费力去理解,颇适合当时情境。总有所得的趣味,不至太欢乐或太悲怆,理性又克制,让之前整整两月散乱压抑伤感的生活得以稍歇。为此,我感谢它。想着趁还有印象,赶快写点出来。结果在标题栏就犯了难。一篇小文的名字不好取,其他的名字也非轻易可得。这样看来,世间的名字是该好好地想一想。
本书里的名字比如英雄、主播等都是被冠以足够意义且容纳足够多人、事、物的意义载体,虽虚却实,绕不开去。而拉面师傅、哥哥等又是充满了私人色彩的记忆载体,其实所有的称谓都有个人印记,不过多少的差别有些罢了。这倒让我想到写回忆录不妨用此法,也是有趣的分类。
而刚刚终于看完一遍的唐诺的另一本书《阅读的故事》则要欢乐许多。除了唐氏叽里呱啦的长句子带来的莫名**还有许多作者的摘记,比如国王来了兴致,杀死敌人三次的诗句,比如种种囧事终于也发生在别人身上,可惜我的记性一如既往的不好,只有照着原文才能想起那些真快乐的语词。
上一篇:《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外二篇)》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魔术时刻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