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读后感10篇(2)

  牺牲者会被遗忘、被讥讽或被利用,三者必居其一;至于被理解,则不可能。

  既然我流了点血,就会全军覆没:它们会把我一口吞掉的。

  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于是很少跟比自己优秀的人说心里话。我们躲避他们。与此相反,我们与跟自己类似、毛病相同的人交心,目的不是改过或改进,首要的是,要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只要求在现有道路上得到同情和鼓励。总之,我们既要不再负罪,又不必费力净化自己。缺德的劲儿不够,德行也欠佳。作恶或从善的干劲都不足。您读过但丁的书吗?真读过?好极啦。那您一定知道:在上帝与撒旦之争中,但丁承认有中性的天使。他将这类天使安排在地狱的边缘,即地狱之前的“更衣室”。亲爱的朋友,咱们都在“更衣室”。

  谦虚帮助我出风头,自卑推动我取胜,而德行却引导我欺压他人!我用和平手段打仗,又以大公无私的手段满足一切私欲。

  例如我从不抱怨人家不记得我的生日,人家对我在这个问题上不事张扬又惊奇又赞美。但我这种高尚的原因就更不可告人了:我希望被忘掉,好关起门来自怨自艾。

  矜功伐能

  与常人之见相反,放荡并无疯狂之处。它不过久睡不醒罢了。

  结果是删节者炒热了被删的文字。人间的秩序也很暧昧的。

  蹈袭旧例

  口称“宽恕”,心藏恶意。

  从前,我家到处是读了一半的书。这很可恶,正像有人咬了一口上好的鹅肝,然后抛掉

  服膺

  匡正时弊

  公正的法官

  既然不能谴责他人而不即刻自审,那就应该痛骂自己,以确保有权审判他人。

  我屹立于全人类之前,概述我的种种丑事,兼顾施奇效于他人,宣称:“在下乃人间渣滓。”就在此时,又悄然将演说词中的“我”偷换成“我辈”。及至变成“这就是我辈自身”,也就大功告成:我就可以揭示他人的真面目了。我跟他们不相上下,这自不待说。咱们熬在一锅粥里嘛。但我有一项优势,就是心知肚明

  我不是坏人,实在是看不见亮光啊。

  《堕落》读后感(四):一种荒诞

  因为近期新闻事件的缘故,外加那么一点凑热闹赶潮流的从众心理,终于看完了加缪的代表作,对我来说一直只是徒闻其名而不知其所以名的《鼠疫》,而这简直是一个神坑的开始,这几天接连又开启了最负盛名的《局外人》《西西弗神话》等,直到今天的《堕落》。

  其实现在很庆幸接触到的第一本是《鼠疫》,因为之后的无论是小说还是哲理散文我觉得在可读性上都差一些,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点比较密集,再加上翻译得在不同程度上的晦涩,真是强力提升了理解难度,不过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自己更喜欢在文字描绘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请允许我用一种委婉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智商捉急。

  可是就《堕落》这本来说,全篇都是一个并不相信上帝的律师对神父的忏悔式独白,各种桥段也足够真实,但是读起来还是不觉得有任何畅快。有时看到“我”说的那些话,甚至会想如果他敢把这些内容公然发布到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上,一定会一语成名天下知,简直浮夸放荡又有点可笑嘛!面对这种程度的“自我审判”,各种道德帝与圣母病患者定然忍不住内心的嘲讽与批判之情,如果不能说服“我”改邪归正认罪自首估计是不会罢休,特别是其中他发表的对奴役、女性、死亡等等事物的看法,显然是大多数国人的价值观无法接受的。不过“我”和加缪笔下的默而索类似的是,充满一种无所谓与冷漠的气场,即使他真有一天要面对世人强加的审判,也应该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碍,与其说是他本身充满了罪恶,不如说是这个世界存在的荒诞性让所有既不强力反抗又不努力融入的人全部成为了“不够正常”的有罪者。

  加缪作品自带一种让人细思恐极又无法自拔的魔力,是的,我觉得他描述的故事过于简单,可里面人物的想法又是那么精准地描绘出人对自我对外界环境产生的疑问,比如这个小律师,你有所不齿但也一定有所忌惮,他和真实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是那么相似,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能力去认识到自己。

  而能架构起这种欲罢不能的观感的,也就是加缪的荒诞哲学,我觉得这是所有有意思的内容的根源。我可以不完全赞同他,但是还是忍不住喜欢,这世上太多文字企图揭示什么,但很少有人能重建一种观念去把好坏丑都融入。加缪的荒诞就是一种方法,他写人写神写事写得简简单单又天花乱坠,所有故事与思考都好像是太阳系里自成一体的行星,但归结到一起,他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孜孜不倦地旋转,而这个中心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BOSS,甚至可以说是虚无。

上一篇:《马耳他之鹰》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