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诗》经典读后感10篇(4)

  我们对某件事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是靠着我们的视觉。

  而,作者因为这件事,发现视觉是“有道德的”。在漫漫的记忆长河里,很多东西渐渐被筛选被洗涤。最后呈现在我们记忆里的,都是被我们自己粉饰了的“事实”。

  在很多心理书上接触到一个观点,我们看东西,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眼睛接受的信息是经过了筛选的。我觉得这和人的关注力、关注点有关。

  记得,古人有云:“目迷五色。”但是从上面看来,这“五色”也并不是皆能入目的。而是有着心的指引。

  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中,望出去“看到”的肯定不会完全相同。

  正是这一点,从客观上说,人的眼睛是不可靠的。

  关于这一点,确实很值得玩味。

  但是嗅觉不会,它公正无私地记录了一切。只待某个特定的“按钮”,它就会为你昨日重现。

  这是更有意思的一点。

  人们渐渐发觉了“视觉”的不可靠,会渐渐投向“嗅觉”的怀抱吗?

  虽然我认为嗅觉还是有一定局限的,但这也不失为一个方向。

  且看仙师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其中写遍了“视觉”、“听觉”、“味觉”,偏偏就是没有写到“嗅觉”。

  也许是在暗示什么?

  二、Dear You

  Dear You,Dear You,Dear You......这个“Dear You”啊,是杨照青春记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个人认为)

  Dear You是他虚构的一个“人”,他曾经爱过的一个女孩,他不断地给她写信写诗,直到那个女孩去世也没有停下来。

  他最后写道:“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明了,少年的自己虚构了"Dear You" ,为了要叫这"Dear You"承受无法摆放在其他处所的、沉重的真实。”

  接着,他又表示他决定不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已经疲于真实。真实叫我精疲力竭了。暂时再会了,Dear You。等我恢复可以再面对真实的勇气与力气。也许一天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也就是诗里讲的半生。等待重逢。Dear You。”

  看到他写"Dear You"这篇的时候,我渐渐对他生出了一丝亲近感。

  为什么呢?

  因为我也有个"Dear You"。

  但我不知道我的Dear You 和杨照的Dear You是否是同一类的。

  也许得过些年我才能懂吧。

  三、诗,青春的出口

  杨照在新版里特意添了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据他说是有不得不添的理由。(即,我前面提到的《诗和少年时光》)

  这是一篇带有强烈的纪念和总结性质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明显觉得和前面文章在内在上有不少差异。

  这也是杨照回母校建中校庆上的演讲稿。

  里面着重记录了一位对他影响很深的老师。不过这不是我这里想说的。

  我更想说的是,他演讲稿结尾中的一些话。

  他说:“人生有多少令人无言以对的时刻!无言以对,就是超越了语言范围,在这种经验之前,语言是无力且无能的。但是,所有这种"无言以对"的时刻,不都是人生最激动最深刻最重要的关键点吗?换句话说,人生越是激动、深刻、重要的关键,语言都进不来,也出不去。”

  对于这段话,我大体上是赞同的。

  人生有很多重要的时刻都是“无言以对”的。在那些重要的时刻人们往往会觉得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往往词穷了。

  英文里有个表达——word failed me.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我想,也许这是基于长久以来,人们表达方式的苍白。把语言选作了第一表达方式,甚至是唯一的。

  不可否认,语言的确是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它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

  而且它本身的传达也往往会引起歧义。

  有点不同意的是“语言都进不来,也出不去。”

  首先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也许是理解不同,但是它也是能引起歧义的。

  既然都知道了这些时刻是“超越了语言范围”那为什么不顺势就把语言丢了呢?

  为什么不去寻找其他的出口?

  而作者在下面便给出了他的解释:“对于诗,我心中已经有了偷车的认知,认识诗虽然表面用的是语言,然而其内在却是一种异于语言的表露。”

上一篇:斗鱼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妖怪客栈3》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