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3)

  历史即人生,人生也是历史。历史和人生都是从过去透过现在直达将来。历史文化都在持续和变化。把握现在,因为这与未来息息相关,不断更新完善,日日新,作新民。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四):建立正确的中国式务实的史学研究方法

  “中国人自己团结成一个民族,创造成一个国家,五千年到今天了,请问!若我们不了解过去的五千年,又何能了解今天的中国。” 这是钱穆在书中的第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的质问。”

  我们要复兴中华文明,首先要了解过去的中华文明,这是复,是兴的基础,那如何复的方法,就是我们如何去学习研究历史的问题。因此我把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作为钱穆系列开篇的根本原因。书中的第一讲就是《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其后的内容都是以上方法的具体运用的案例。因此本书不仅可以提供我们具体的历史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中国式务实的史学研究方法。由此本导读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1.书中文章的背景介绍及历史知识;2.中国的《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详解;3.书中的知识点;4.质疑;5.延伸阅读;6.作业。

  1.书中文章的背景介绍及历史知识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钱穆于一九五一年春在台北应“国防部”高级军官组之特约讲演的录音整理,共分七次,每次两小时,为七讲。分别为:第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第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第三讲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第四讲中国历史上的国防、第五讲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第六讲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第七讲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由此,我们得到三个重要历史知识。第一个可以窥视国民政府是如何培训其高级军官的,对国军将领而言,他们的理论“老祖宗”是谁?是我大中华传统文明,这是国民政府一直自视为我华夏正统的证据。第二个也很重要,就是1951年时期的国军高级军官的文化修养还是很高的,不然是没有能力听懂钱穆这位国学大师的讲演的,尽管其已经通俗化,但毕竟需要相当的古今中外之文化根基。第三个是国民政府对其高级军官的培训不全在武事上,也重视文修,这正是中国“出将入相”文武兼修的传统,军事的目的不是夺权打天下,而是捍卫我中华文明的骨血。我们今天的读者也因此有幸在60多年之后,可以再次续上这些华夏先民的智慧和精神。

  钱穆在演讲的前言里说到:“记得在四十四、五年前,我尚为一小孩子,那时便常听人说中国快灭亡了,…… 恰巧在那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就是梁任公先生的《中国不亡论》。他认为中国是决不会亡国的。我读了这篇文章,无异如在黑暗中见到了一线光明,刺激我,鼓励我,中国还有前途,民族还有将来,我们中国人的人生还有其意义和价值。但我在那时一般的悲观空气弥漫局面之下,还不能真切相信梁先生的话。…… 到今回想,这四十年的中国,也实在依然是黑暗混乱,内忧外患,使人悲观。但对梁先生“中国不亡”这四个字,开始在我只是一希望,随后却变成了信仰。

  我认为中国不仅不会亡,甚至我坚信我们的民族,还有其更伟大光明的前途。证据何在呢?我敢说,我这一个判断,固然是挟着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的成分,然而并不是纯情感的,乃是经过我长期理智的检讨,而确实有其客观的证据的。这证据便是中国已往的历史。 ”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另一个历史知识:显然,对于民国政府及其高级军官而言,民国的失败意味着中国的灭亡,因为他们自认为中华文明的正统,而对岸则是西方苏俄共产之附庸。国民政府并没有把在大陆的失败仅仅作为是党派主义相争的失败,而是中华传统文明在鸦片战争之后,第二次面对另一个西方主义的失败。所以,钱穆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民国政府的存亡,而是中国的存亡。这是民国政府败退台湾后最核心的精神支柱:他们必须为中华文明的生存而坚持。这股复国的精神,才真正支持了弹丸小岛上千万华夏遗民的奋发图强而成为上世纪国际瞩目的明星。而今天的台湾在各方面的沦丧,正是这股“复国志气”的消亡。那些不愿意做中国人的台湾人实在不懂得:台湾的精神不是台湾人的精神,而是我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天下将亡之际强韧的复国豪情。而台湾上世纪的奇迹正是这股豪情的充分爆发。台湾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就在于重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神,在于重新做回我大中华的大国民。

上一篇:《人人都有病》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