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2)

  道德精神,即是中国历史精神。在我看来这种道德精神和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因果关系。以前,西方人信仰宗教,中国人信仰道德;而现在,西方人还是信仰宗教,但中国人还信仰道德吗?其实,我们的传统还在,我们的精神还在,我们的孔孟之言,我们的道德都还在,但是正如书中所说:今天我们似乎太过重视了物质方面的一切,认为知识即系权利,认为知识与权利胜过了一切,其实知识只是生命使用的工具,权利也是生命使用的工具。所以,我认为我们只是忘了,但这种精神还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要唤醒它,加强它,发扬它,信仰它,然而这必然是教育的任务。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三):从历史而来的智慧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虽然薄薄一本,是讲稿整理而成,但每篇讲稿都主题鲜明,论证有序,学识通古今中外,观点鲜明,读来有醍醐灌顶之感。

  什么是历史?

  虽然初中高中时学习历史,却只是学习了历史知识,从未对历史有宏观上的理解,甚至难以确切地说出“历史”究竟指什么。历史事件与发生事件逐渐在记忆中模糊,留下了什么?

  钱穆先生书中提到,历史即是人生。历史是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而历史分为历史本身、历史材料和我们所需的历史精神。历史不仅是保存了已有的经验,而实际是要观察了解全部的人生,来求得意义与价值,流传后世以做参考指导。

  我才发觉自己一直以为历史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但历史却是全体人类的人生,保存下来的经验可以作为当下的指导。这种宏观开阔的视野将历史和人生联系,让人觉得历史和我们是有很大关系的,知晓当下和未来都离不开历史。这引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上的时间

  钱穆先生对于历史上的时间的论述,更是让人觉得从未想到过。历史远从过去,透过现在,直达将来。历史上的时间,有着绵延性和凝然常在的特殊性。前一段时间既未过去,后一段时间又早来到。研究历史事件,要根据过去、了解现在、还要知晓将来。而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从过去透过现在直到未来。人文中的时间有生命,从过去穿现在到将来,一以贯之,这一生命、力量叫人生。这样的人生才叫历史。历史也就是把握生命的学问、认识生命的学问。

  看到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更要宽容。每个人都有着过去,过去的自己形成了现在的自己,每个人当下的抉择都源自过去,我们并不了解别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对别人的选择要更加宽容与接纳。有时候人总是会带入自己的想法来评判别人,但是若真的让自己去成为别人、经历他人的过往,也有可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同时也对自己更加宽容与接纳,这和荣格的心理学思想不谋而合,“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要接受自己”。不接纳自己、逃避问题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来源。真正的接纳自己才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当接纳自己所有的缺点的时候,自然就你能接纳别人的缺点。正如《周易》中的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顺其自然,修心接纳万物。可是真正的接纳哪有那么容易,也需要慢慢来接纳。

  持续更新的力量

  “人生文化最高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在永恒中,有日新万变;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都有两个特征——变化和持续。到个人的人生上,也是变化和持续共存。孔子说:“贤哉回也,吾见其进,未见其止。”颜渊每日进步,没有停下来。人无完人,若是每日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正是书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日新其德,作新民”。

  每个人都好像一个操作系统,需要不断更新迭代,若是一直保持现状,很快就会落后被替代。每日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也会是很大的长进了。可其实很多人成年后就没有再成长过了。每日长进一点点,日日新,作新民,这是阅读此书的一个收获。

  钱穆先生将历史、人生、文化融合比较来看,将历史与每个人的生命结合,从历史中汲取生命的智慧,让历史“活”起来。同时将历史与文化联系,历史文化都是人文精神的表现,让历史变得温情鲜活。这本书让我见识到我认识之外的历史观念,并引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上一篇:《人人都有病》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