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的面前,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都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另外的最大感受就是,二十世纪真好啊。当人类还没有心浮气躁地开始盖今天这么高的楼房,疯狂地做一大堆没用的学术研究,在网上与从前的朋友随意地说着话,同时交际圈大得自己都管不过来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很认真。对待感情认真,过日子尤其认真,每一天都能记上好一阵子,而每次分离也许就意味着永别。木心的诗写的好啊,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可惜木心是对二十世纪嗤之以鼻的。他喜欢的是更久的从前。只是怀旧的人喜欢的恐怕并不是某段时间或某个时代,而是怀旧这件事情本身罢了。
如果今天的城市依然可以让人在炎热得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在摇摆的、没有空调的、人很少的公车上打哈欠,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可是有谁在乎呢?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六):厄普代克的告别挽歌
文Shirleysays
仔细读过厄普代克《村落》的人,很容易就会查觉他的老态。那是他晚年的一部长篇作品,创作该小说时他已经72岁,比小说主人公,年逾古稀的欧文还要老。但是,小说写得很精彩,是一部欧文倒序成长史和一张**地图的组合。
然而,在《父亲的眼泪》里,那个让兔子的荷尔蒙**飞扬的厄普代克已暮暮垂老,完全没有了《村落》里那种插科打诨的欢快。全书的气氛被渲染得有点像这期《鲤》杂志的主题“变老”。厄普代克在76岁时离世,《父亲的眼泪》是在他身后出版的。共收集了18篇他曾发表在《纽约客》、《哈泼氏》和《大西洋月刊》上的短篇小说。
在最后一篇《杯满盈》的第一句是:“年近八十,我有时候隔得远一点看自己,像看一个认识但是不怎么熟悉的人。”老厄普代克是想至少要活到八十岁吗?命运的安排好像比预期提早了几年。这本书倒成了他的创作挽歌。细细地读,从书中可以捕捉到生活细节的影子,许多场景都似曾相识,爱旅行的夫妻、当教师的父亲和容易出轨的丈夫。小说的情节至始至终让读者沉浸在一种人性的孤独与悲凉里,尝尽老无所依与年少无知。就像在《自由》与《埃利扎纳漫步》里,那些年轻时想要的或是曾经得到的,等你老了,完全变得不是你期待的那么回事儿。连收获都引不起兴趣年纪,恐怕是人生迈进倒计时的起点,这一点,我想厄普代克在起笔时就早已心知肚明。
主打篇目《父亲的眼泪》倒不是我最喜欢的,或许是因为本篇编排得太靠后了,读了之前的篇目,我们早已熟悉厄普代克眼中的“老”所代表的孤独、无助、恐惧,甚至是对老的幻想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煽情的桥段已经被“老态”遮蔽了应有的光芒。但其中有一段文字却堪称全书的点晴之笔,我们都老了,甚至连父辈都体谅地去世,以便让我们可以去取代他们的位置。如果所有人都不死,这个世界也会老得不成样子,我们顺理成章地排在死亡的队列里。米兰.昆德拉说过,只活过一次,就和根本没活过一样,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这好像把厄普代克的追忆、反思都说得没了理由。
《多种宗教体验》和《德语课》倒是把厄普代克精英知识分子善于思考,拒绝人云亦云的一面表现得颇为人称道。911带给美国的催毁不仅仅是世贸中心的倒塌,轰然倒去的还有自由世界的版匾,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希望。“自由世界的甜食,软化了机械矫正过的牙齿。”,这句说得真智慧,有时上帝也救不了你,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崇拜上帝。
厄普代克的短篇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形式,立意与形式都散漫,你无法找到一个完整的中心。他一直在带着你游离,有时会跑到幻想之外去。《童年即景》对于小说来讲,更像散文。在短篇里,厄普代克的话太多了,该说的和不该说的,该他说的和不该他说的,他都说了,像个话痨。就像《返乡路》里的戴维,五十年后,他在家乡迷路了。厄普代克或许也迷失在短篇创作里,干嘛用短篇集作为他的告别挽歌?
已发北青报2012/06/05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七):温柔地反刍
这本小说集中共有18篇短篇小说,基本上都是采用回望的视角,大约是因为小说是厄普代克晚年所著。
毋庸置疑的,厄普代克是绝对的技术流。
他执意写着回忆,用老年的眼光审视年轻时候的境遇,无论是美好的,抑或是偷情,通奸这些在道德上面有瑕疵的事情都用温情的方式流露了出来,他描绘地世界图景并不完美,甚至有些残酷,悲怆,却分外真实,如同现实一般看似平凡,却有着汹涌的力量,看似静止,其中包含着强大的张力。
上一篇:古都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瑜伽之道》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