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历史读后感精选10篇(3)

  数学抽象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的表征,一个是模式规律,这些是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模式规律的识别从分类和排序开始,而这本书里的按二十四种节气对一年的时间进行分类、古时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按十二天干地支来计年都是对时间的分类和排序,对于儿童掌握分类排序以及识别模式规律都是很好的经验来源。

  一分钟有60秒,一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12个月,时钟上的表格是12个,一年有24个节气,一共有12个生肖,时间的计数总离不开12、24、60……不用刻意讲解这些数字,多和小朋友重复时间的分类计算方法,慢慢小朋友自己就能找到数字之中的关系和规律,增强数感。

  我和小朋友玩过的一个数学游戏中,有一个关于数字递增规律的游戏很好玩。拿出手机,在一个整点的时间时,和小朋友观看记录几个不同国家的时间分别是几点,然后一小时后再和孩子看看手机的时钟里,这些国家的时间有了什么变化。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帮小朋友了解时间的变化,也是关于数字递增1的很好的游戏,同时是时区概念的初步理解。

  二. 从计时的历史进行扩展

  古代人没有钟表时怎么计时呢,古人想到了日晷、敲钟等等方法,这些讲述不仅让小朋友了解到了计时的历史,更启发他们去思考人们是如何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而日晷、敲钟这些办法同样没有离开数学的概念,对于小朋友数量表征以及未来会学到的平面几何都埋下了启发的种子。

  三. 从对时间的认知引导儿童的时间管理

  儿童在早期是不能意识到时间对所有人是公平的,他们不会想到自己明年长一岁,妈妈明年也会增加一岁,当儿童明白了时间在为自己流逝时,别人的时间也在流逝。

  当孩子对客观时间概念有了认知以后,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主观时间。去春游时觉得去时的车程很长,而回来的车程好像变得很快。着急上厕所时,一分钟觉得无比漫长,平时则觉得一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这就是因为时间如果和当下情境、感受、情绪有联系时,就会对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怎么引导小朋友管理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总靠家长在背后催促呢?比如可以带着小朋友制定计划,计算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把一天当中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写在计划前面,避免在固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重要的事。还可以引导孩子把难一点的事情安排在计划的前面,因为难的事情会让主观时间变得更长。

  《时间的历史》读后感(五):一个没有历史的事物的历史

01 时间有没有历史

  可能万事万物都有历史,因为所有事物从产生到现在一定经历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它们的经历,就是它们的历史。

  但真的有一样事物可能没有历史,它就是——时间。

  时间真的没历史吗?不,时间有历史,时间的产生要追溯到宇宙大爆炸最开始的那一刻。

  那我为什么说时间没有历史呢?因为相对于时间存在的久远程度来看,人类存在的历史,可能都无法形容有多短吧。

  所以,对于人类而言,时间是亘古的存在——人们沐浴在时间里。

  但是人类认识时间的过程真的是个历史。

  这本名为《时间的历史》的绘本,与其说是“时间的历史”,不如说是“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

02 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

  对于人类而言,认识时间的最古老的工具就是太阳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一日”。

  如果说太阳是人类认识时间最古老的钟,那么,有一样东西,对人类认识时间也很重要,中国人称之为——表。

  表是什么呢?表是一根插在一天都能被阳光照到的地面上的杆子。

  你可不要小瞧这跟杆子哦,通过测量杆子的影子的变化来计算时间,不仅帮助人们确定了“日”的各个时间节点,还帮助人们确定了“年”的范围——中午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到下一个影子最长的那一天,这中间就是一年。

  后来中国人对年的认识更加详细。比如为了更好地标记年份,创造了天干地支;还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按照节气从事农业生产。

  这本书插图十分漂亮,尤其是“二十四节气”这个部分,从颜色,版面设计,内容上来看,都十分精良,给人极大的美感享受。读者也能从画面的变化上,直观地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上一篇:深蓝告别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许我向你看(全二册)》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