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5)

  熊培云写这么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感受到这种社会的力量,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迅速,逐渐开始从国家的束缚中解脱,当然这种解脱也只是一小部分的解脱而已,当国家不再给每一个公民安排教育,安排职业,安排工作,安排养老;当国家不再实施计划经济,以往的供销社早已销声匿迹;当国家不再强迫每个人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有的这一切变化都能反映出社会正在逐步解放,这种解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流血的革命,而更像是一种制度的改革,正如改革开放也被称为一场伟大的革命,甚至能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相提并论。种种这些制度的改革,在这本书中都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但作者却尖锐地指出这些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让社会彻底从国家的束缚中解脱出,让每个公民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

  本书从经济,思想,法律,网络,文化传统多个方面展开叙述,所涵盖的范围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广泛的,不过更关键的是作者抓住了中国社会中面临的最核心的一些问题,例如土地改革,物权法,人权,财富分配等等。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两个很新颖的术语,一个是社会资本主义,一个是共生主义。它们分别相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想对于社会资本主义的表现每个人应该都不陌生,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资本家并不是少数,再加上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相互结合,让我们在中西合璧中感受到了市场的力量。而共生主义则重当下与未来的存续生长,更重对自发秩序与自我拓展的认同呵护,与共产主义人们熟知的按需相比,它更关注于生命。在这里我想补充的是,其实共产主义中也提到过每个人实现最大化的自由发展,只是人们常常忽略了这点罢了。

  读完此书,感到美中不足的一点是作者在书中重复引用了很多前人写的东西,例如扎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这几个字就在书中出现了不下三四十次,用一次又一次的对比告诉我们这些本来就不该出现的局面。外国的东西确实需要借鉴,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本原因是国内并没有多少人写过类似的书,实在是悲哀,作者只好大面积引用他国的东西了。

  人权高还是主权高,这是越来越是个问题,面对美国提出的人权问题,中国对此的反映是主权高于一切,按照这点逻辑是没有国家怎么能有人呢?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国家确实在努力保护着每个公民,尽管还不时搞点小动作,搞点小拆迁,涨点小物价,弄个小户籍等等。这些小动作就像一只苍蝇发出的令人烦躁的嗡嗡声,不知何时能得个清静,照《大话西游》里面的孙悟空那样肯定是不行的,钉子户们只能贴四大门神,物价再贵人们也只是背地里骂上几声,户籍我看这辈子都甩不掉了。

  用一句很粗俗的话来说,社会是人,而国家不是人。所以国家怎么可能等于社会,就好像拿你和你的自行车相等一样荒谬。

  豆瓣上有一句对于此书很给力的评论,用在结尾这里正好:需要此书的读者可能根本就不读书,而读到此书的读者可能又不需要如此启蒙。我想,你肯定是懂的。

上一篇:《人生百忌》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