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之未完成,细想明日再做,拖一日算一日,不亦快哉。
健身,遇熟人,互谈健身之乐,之益,之想,不亦快哉。
读《生活的艺术》不亦快哉。
时而肠胃和谐,时而一泻千里,不亦快哉。
照镜,柔光自拍,欣赏镜中人,照中像,不亦快哉。
一场盛宴,尽情品尝,人生尽如此则不亦快哉。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八):再也不读林语堂的书了
再也不读林语堂的书了!不止是他的书,还有类似这一类的书都不读了。太费劲了!王小波的书还能感受到他批判的含义,林语堂的书读了真的是……当然以我的智识我要字句斟酌才能理解。某些话说的我在百度里搜都不知是什么意思。我记的初中的时候老师要我们每个星期到图书室选一本书,那时候余秋雨是我唯一知道的作家,然后傻愣愣的选了文化苦旅,从此再也不读余秋雨。
‘论不免一死’这一段里有四个不可逃避的后果:1、我们都不免一死;2、我们都有一个肚子;3、我们有强壮的肌肉;4、我们都有一个喜新厌旧的心。这段后分别对死、肚子、肌肉进行了讨论,唯独没有喜新厌旧的心。这个纠结呀!!于是我百度了喜新厌旧是不是和前三个一样是进化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结果如下:《人类喜新厌旧的根本特质》——审美递增递减律,人生下来就要去学会识别哪些东西好哪些不好,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影响到文化的发展。一种文化一旦存在太久了,见得太多了,人们就会不满意它,就希望有新的变化,这叫做喜新厌旧。 但若非常理性地考虑一下,可能某些东西的现存形式本来就达到了最佳阶段,本来就是是最好的,只是因为存在太久了,人们感到厌倦而不喜欢。但人的本性中除了喜新厌旧这种偏好外,还会喜旧厌新,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审美趣味会返回来,会认为越古老的东西越好,而对新的东西发生厌恶,因为这与固有的审美观产生了冲突。 有时某些人反对某些观点,并不是由于能明白那个观点,只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持这种观点的人。换了另外一个人来陈述同一个观点,他们可能会说"说得好!" 爱情也是这样。你可能喜欢上一个人,但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殊原因,而只是因为喜欢他的某些方面,比如外部特征。为什么会喜欢他这种外部特征呢?这个问题若追溯上去,就有可能是自己的积淀的审美观造成的。 打个比方,假如你自己父母的那种脸型你从小就看惯了,于是心目中就有个潜在的模型在那里。突然有一天,你看到有个和那种模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脸型,让你很熟悉很亲切,你就自然很可能一见钟情了。 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但这种原因也是存在的。传统文化也同样。有些人不喜欢它,就是因为她太古老了,而西方文化他很少接触过的,对他而言,属于新的文化种类,于是他就一股脑儿扎进去了,直到碰得头破血流。当然,他也有可能有一天忽然醒悟,这种文化虽然有魅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毛病较多的,他有可能恢复到过去的相思立场上来。但这个过程实在太痛苦了,应该避免走这种弯路,否则会产生很大损失。
我以前只认为很多人都喜新厌旧,但是从没有想过喜新厌旧是人类的特质。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不理解就是因为这些像树枝一样的他自己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也许等到十年后我学到的东西都变成常识了再来读这些东西就容易得多了,另外对书里的东西实在是插不上嘴,不过我可以把它当作枕边催眠的安眠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九):睁一只眼奋斗,闭一只眼悠闲
最近的阅读计划中有一大部分是重读经典。重读是特别愉快的过程。一本好书,刹一谋面,面目依稀可辨,又倍感陌生。随着与作者“对谈”*,记忆的芬芳氤氲,“喜从中来乱狂呼”。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所得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作为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与自我的丰富程度成正比。时间沉淀,读者在成长,一切好书重读起来肯定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乐趣。
重读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总结几点感受。
人生没有好坏之分。
一日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属于自然,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那一季里好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做的,在自己的季节里,做更好一些的自我。
上一篇:《就像我妈妈》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爱眉小札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