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2)

  他们在24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参观了工厂、农村、大学,并浏览了沿途名胜古迹。

  在这本日记里,用的最多的几个词语分别是“俗套”、“砖块”、“色情”!

  首先说说“俗套”,在这一文中,罗兰-巴尔特在评价参观过程中接待人员与各个领导的发言,就用了“俗套”一词。可见,这里的“俗套”就是一种官话、套话的形容。当然,“俗套”的不止是语言,还有整个环境都是“俗套”的。整齐划一,统一观念,统一想法使每个人都落入了“俗套”。在审查和压抑中,为了和别人一样,就必须做到“俗套”。

  “砖块”一词就是堆积起这些“俗套”语言的基础。我们将这些“砖块”搬来构建自己的言语,得到千篇一律、一模一样的语言。“砖块”的运用让人们不需要考虑自己所说的内容,只要进行堆砌就可以了。

  罗兰-巴尔特一直想要找到一些“色情”意味在旅行途中。但是在中国这样的“色情”意味显得弥足珍贵。千篇一律的服装和表情哪里来的个性、特色、怎么可能有“色情”?

  在罗兰笔下还有很多内容,他通过他的符号学知识出发,想要找到中国的特色。在当时的情况下,看来符号都是模糊不清的。在安排好的路线,安排好的旅行中,只看到了想被他看到的东西。

  整本笔记的态度实际上是否定的。在他的笔下中国死气沉沉,所以人似乎生活的像机器人一般。在“俗套”中度过一生!

  《中国行日记》读后感(六):一次不愉快的旅行

  从动身前洗澡忘了洗耳朵开始,罗兰·巴特的“抱怨”仿佛就没消停过,无色情的国度、统一的服装、清一色的儿童表演、动则“批林批孔”的闹剧……尽管他对中国的川菜、核桃糊、馒头还饱有一丝赞扬,但是天天偏头痛的他最终还是把这次旅行归结为一场不愉快的经历。

  读罢此文,于我来讲最大的感受无非两点:

  一、巴特是一个难伺候的老头。但凡思想独立、标新立异的人都难伺候,因为他们总是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俯瞰;而当时的中国,正值“文革”之秋,所以一切“抱怨”都是正常的。

  二、是不是法国的gay总是对十六七岁的少年情有独钟?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钟情于舞会邂逅的十六岁美少年,觉得他的眼中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那是见惯了世间一切丑恶的成熟;而巴特,也钟情于“文革”期间遇见的中国美少年,觉得十六岁的嘴唇是最**的,一旦过了这个年纪,这**就没有了……

  总之,是一本值得看看的书,未必称得上好书,但终归能够看进去。

  现象学式的记录。

  《中国行日记》读后感(七):那么,这就是中国吗?

  1974年,林彪已坠机,文革临近尾声,“四人帮”还在做最后的挣扎。这一年,罗兰•巴尔特应邀访华,北京-上海-南京-洛阳-西安-北京,在为期20多天的旅途中写下了三本日记,就是后来的《中国行日记》。

  彼时的中国在这位法国人眼中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陌生世界,如果以影像的形式重现,恐怕就连中国的青年也会感到陌生。所以,罗兰•巴尔特只能用一些零散的关键词和简单的句子将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尽量的记录下来,并在一些记录的后面都加上了点评——那是一些充满讽刺的点评,却是30年前中国的真实图景。他用笔拼凑出一个碎片式的中国呈现给后来的读者,1974年的中国是这样的:

  1.1974年的中国是没有**的国度,“发型都是规则的,零度的衣饰,爱美之荒芜。”智慧就等于**,所以1974年的中国是昏庸的、暗淡的、无聊的,“以废除色情为代价”,换来了“平等”的社会。

  2.毛主席说:在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每一天都在继续。相反,林彪则说,“文化大革命”一举清楚了反动派。谁说的对?当然,在1974年,林彪是错的,但林彪主张的物质刺激和专家治厂、克己复礼,现在看来,他是对了,可他“成了每两分钟就被提到的适宜各种场合的替罪羊”。

  3.你读过黑格尔吗?——没有,如果实践中没有这种需要,就不读,我们阅读与我们的实践有关的东西。——他们读什么?也许是《毛主席语录》。

  4.一位妇女发言:在一个3000吨的船坞上,能造1万吨的轮船吗?技术人员说不能。但是,工人革命群众在相互商量之后说能。——书中到处可见这样的官腔,说话的人自己相信吗?

上一篇:《离别之音》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