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言论(第3卷)读后感10篇(3)

  张爱玲、白先勇、阿城三位,皆出身名门,当然都珍视(超乎常人地珍视)自己作为“人物”的名声(白先勇与人合作反复翻译《台北人》;张爱玲见弃稿被人发觉,十分生气;阿城写香港电影赚钱,从不署真名)。但他们,尤其是张爱玲、阿城的创作,有意推崇日常生活——既是挑战五四宏大叙事忧国传统,也有个人生活的习惯与选择,所以宁可生活在没人管你也没人理你的加州。(422)

  去马德里的博物馆看晚期戈雅,我和女儿说,跟着前面的这位波波,他写过一本书叫《美的历程》,很好看。可是不久女儿就沮丧地坐在凳子上:“‘美的历程’不见了,他走得太快了。”(李泽厚是想好了要看哪几幅画,进馆便直奔目标。)结果还是刘再复慈祥耐心,先陪我女儿去博物馆小卖部,买了该馆的一沓明信片(一般“镇馆之宝”都印在上面),详细解释一番,然后按图找到原画,告诉我女儿说:“Dorothy,你刚才看了这些图画的介绍了,现在又看到真品原作,这些艺术品的灵魂就会进入你的血肉……”(428)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深圳某大楼乘电梯,完全真人真事,进来一老人,看了我一眼,犹豫了一下没出声,等电梯开到一半,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许老师,你们的节目很受欢迎。”我说:“谢谢。”隔了一会儿,又一字一顿地说:“为老百姓说话。”我又谢谢。临开门走时,回头又说一句:“可惜黄山松太多。”(436)

  所以,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有勇气如实琐碎记下,只是像说明一个过程:废铁是怎样炼成的。(438)

  《越界言论(第3卷)》读后感(六):出山“越界”评天下

  出山“越界”评天下

  学者许子东与他的《许子东讲稿》

  2011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五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二楼小礼堂内,挤挤挨挨一屋子人。面对听众的桌子后,坐着三位学术、文化圈的知名人士,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梁文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没有了名嘴窦文涛,三位嘉宾在北大上演了一场新版“锵锵三人行”。讲座听起来开心,全场爆点笑点不断,去晚了没有座位,站着听完了全场,旁边一位相熟的记者站得腿酸,不肯错过开怀时分,拿着录音笔对略显啰嗦的主持人不断念咒:“这段快进!”

  虽然从香港来到遥远的北方,但从整个讲座互动效果来看,说北大是许子东的主场并不夸张。讲座后的交流中,他对这个仅能容纳80余人的场地的评价很高:“众生平等”——没有阶梯,也没有高出地面的讲台,大家可以平等的交流。我对真人许子东的印象,从这句话开始丰富了起来。

  作为与电视传媒脱节的落后分子,我对许子东的印象来自多年前他研究“文革”小说的专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对作为“跨界”公共知识分子的许子东却不甚了了。对于喜爱他的人来说,我应当属于人数较少可以忽略那一拨。而我这类迟钝分子,也被刚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许子东讲稿》重新唤起了记忆。用许子东的话来说,这并不算厚的三卷本,可以说是他“整理半生”的成果。

  讲稿:好看的学术与知人论世的评论

  《许子东讲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卷《重读“文革”》,第二卷《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是地地道道的学术专著,第三卷《越界言论》是言论集,属于社会杂文散文范畴。

  作为已经脱离学术圈的晚辈,对许教授的专著不敢妄议,但如果从个人感受上有什么不得不说,我想倒可以将这两本学术著作归入“好看”一类。

  我总有一种错觉,人文历史属于大路货,门槛低进入易,想要真出成就,十分难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好看”是个含金量极高的硬指标。真正优秀学者的学术书,不亚于最好看的虚构小说,洪子诚、钱理群、李零、茅海建……这些学者的著作都好看得一塌糊涂。《许子东讲稿》的前两卷也可归为此类。

  以对张爱玲的研究为例,对于张爱玲饱受争议的《小团圆》,许子东做出了许多技术性的文本细读,为了说明“什么样的男人显然不该爱的、为什么一个女人会不惜一切去爱上一个显然不该爱的、和什么是张爱玲定义的爱。”他反观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列出男人“五项基本条件”,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来细致探寻文本内隐藏的作者意图,论证环环相扣,令人信服。

上一篇:血色交割单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马云是特例》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