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10篇(3)

  读完全书也是我更加坚定放弃文学之路的决心,做点什么不比做纯文人好。此前看过一个人说,不能只要小清新,还要想想养老金。多诚挚。

  至于评价,根本是无法述说的。

  《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七):张看,看我

  如今网络时代,也不知道宋以朗是使了个什么法,邝文美写张爱玲的那篇是遍寻不着,三人书信反反复复的也只读得两三篇。这才下定决心买《张爱玲私语录》,像《雷峰塔》,像《易经》,终究没忍住,一本本的买来。不是不值,是不必,知道左右不过那些东西。纵是再喜考据,也考据不出什么东西了。当初看《小团圆》时的昏天暗地,斗转星移,满纸都是赶着出场招呼的故人,隔三差五抖落个惊天爆料,那般惊心动魄如今是再难求得。

  书买的多,读的少,目之所见,不时也自会心头一惊。打两三年前就生出了生之年怕是不能尽读之感,知道惟克制二字是王道。至于张爱的书,更是慎之又慎。除了上面说的缘由外,还有是知道张爱也不会赞成。张爱素不喜买书,我若早知道这点,平生情形会有很大变化。不幸我知道的晚了,还是胡兰成说的“我从来不见爱玲买书,她房里亦不堆书。”当初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真是羞愤难当,却又不得不多佩服一重。书非借不能读只是其一,张爱是每每借到好书,读完了却着急着还。买书和读书真的是两回事,只是我到今天还是不能完全跳脱出来,但心态起码平和一些,能更多些朝乐趣方向去读书。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只冰箱,塞得慢慢的,然而并不输出,静静的散发出腐朽的味道。

  若说是为乐趣,我想最大的趣味就是从中看见自己,遇见自己一直有的,揪出内部深藏,自己都不知的那部分。所以苏轼当年读《庄子》时会慨叹:“吾先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也。”因而遥想读《庄子》,对苏轼一定是大快之事。《私语录》读了小半,最快慰的当属读到第92页,张爱说情愿中年,人渐渐成熟,内心有一种平静,是以前所不知道的。大概是我二十岁左右,不记得是什么缘由,好像是没有任何来由,一日,老爸忽然自己感叹道:“人要一直都是三十来岁多好啊!”当是时,老爸语带悲凉,我听了很受触动。即便如此,那时的我也没觉得三十几岁有多好,倒是很奇怪他为什么不说二十岁。近来常常想起爸爸的这声叹息,说实话,我很感激这声叹息。感激爸爸当年说的是三十岁,而不是二十岁。随着时间的游历,我自己越来越能感觉到通过岁月换取的一些特质,加之到一个人的身上,那种从容美好,让人低回不已。爸爸的话仿佛是这种信念最好的注脚,让我在爱当下的时候信心十足。

  所以当我在看到张爱私下也是这样想的时候,自然是很惊喜。当然,她说的言简意赅,这种话本来就勿需赘叙,枝枝叶叶的说了一大堆,倒像是吃不到葡萄的酸话。

  《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八):最美与最唏嘘的风景

  顾名思义,《张爱玲私语录》中不乏曼妙的语录,有的睿智可爱,有的深切实在,足以令“张迷”心醉,引读者共鸣。仅举一例:“所爱之人每显得比实际有深度,看对方如水面添阳光闪闪,增加了深度——也许别人真有深度。但不爱时,则一切都以心理学简化方式看待。而文学者对世界所有事物皆以爱人观点出之。”

  《私语录》更是研究张爱玲后半生难得的史料,但最令我动容的,是此书展示了两种最令人低回不已的生之风景。最美的,那是友情,最唏嘘的,此为疾病。

  张爱玲也会有真正的友情吗?那个冷眼看透一切,永远能洞穿人性弱点的女子,那个和母亲都保持距离,深谙分析人心之道的女子也相信友情吗?也许如果不是遇见宋淇、宋邝文美夫妇,张是不会相信的,但就是遇见了,何其幸运!张爱玲自己也感叹:“每次想起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很可能错过认识的机会——太危险了。命运的安排多好。”

  人不是天生就沧桑的,“苍凉”背后也有热情,它们需要被唤醒,张深知其味。她早就明白人在恋爱时最天真放恣,而人到中年的友情更让她体会到:“一个知己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友情让她满足,让她快乐,她不吝惜地赞美宋邝文美,不仅与她分享琐事与心情,甚至深深受到她的影响。遇见麻烦的、不顺的事,想想文美一定会怎样对待,怨气就没了。张说:“狂妄的人,我还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心理;你们这种谦逊得过分的人,我简直没法了解!”张爱玲很多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点儿“不正常”,但在现实中,她却遇到了“最正常的人”,并为之折服,变得心平气和,体贴可人。

上一篇:《千城(第1辑)》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谁都逃不掉的世界经济大崩溃》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