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读后感10篇(5)

  金庸说,这部小说其实并不想写袁承志,实际上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袁崇焕,另一个是金蛇郎君夏雪宜,他们的故事都通过袁承志来讲述。

  新垣平在《剑桥倚天屠龙史》中极尽模仿学术报告之能事,实则忽悠读者,但金庸的《袁崇焕评传》则不同,采用了大量的史料还原明末时代,从政治体制到经济民生,句句有出处,外加他个人的点评,我认为这篇评传才是金庸正常的学术水平,与新垣平那种模仿有天壤之别,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明末清初的时代,出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儿女。按明制,带兵的都是文职将领,这与宋朝一脉相承,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皇帝都是行伍出生,害怕其他手握兵权的与其争锋。是故明朝与宋朝一样,军务几近废弛,北边的游牧民族频频南下侵扰。

  明军的“水”体现在与清军的数次接仗中,每次人数都优于对方,但几乎每次都全军覆没。将兵者都是只会做八股文写一手漂亮书法的文人,上了前线,什么战略纵深啦,后勤补给啦,统统不懂。却急于寻找对方主力,展开决战,结果是被全歼。

  书生中也不是没有带兵天赋之人,熊廷弼(解元)、孙承宗(殿试榜眼)等先后经略辽东,在他们主政边疆时期,清军不敢轻易犯边。到了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他的军事天赋展现在经营宁远。

  从关东进入北京的要道是山海关,历任辽东经略都认为山海关有长城与天险可守,明军野战战力比清军弱,应该龟缩在山海关内,守住山海关,北京就是安全的。

  只有袁崇焕提出,龟缩关内的策略相当危险,这等于没有战略纵深,也就是对方一下就可以攻到关下,围着打,这种防守策略极为被动。转被动为主动的策略,要尽量将战线前移,这样双方接仗的地点就在关外,即便是输了也不至于一下就打到关前。因此袁崇焕开始经略宁远,以宁远的中心稳步向辽东腹地挺近。

  努尔哈赤最终倒在了宁远城前,皇太极也未能攻破宁远,最后清军孤注一掷绕过山海关从关西——与德军当年绕过马其诺防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进入北京城郊的通州。按现在的观念,通州、三河属于北京,在当时,也算已经打到家门口。

  袁崇焕最终死在了这次战役中,但令人唏嘘的是他并非战死,而是被崇祯赐予凌迟。

  崇祯对于袁崇焕的不满从他登基以后便开始了。亡国之君的气质总是相似,崇祯接过皇位的时候刚满16周岁,虚岁18,年少气盛,不动声色的除掉魏忠贤,一度国家上下以为是明君,溥仪也有这样的气质。这也是专制制度的可悲之处,那就是期待明君。

  袁崇焕在天启年间宁远大捷让他登上了个人成就的巅峰时期,在他之前,明军从来没有赢过清军。这样的成就令他有些飘飘然,在对待崇祯的时候多少有些倚老卖老,夸下五年内收复辽东的海口,其后又私自处决大将毛文龙,数次向崇祯伸手要军饷,连军饷的出处都替皇帝想好了——用皇家的内帑,相当于皇帝自己的钱。这正犯崇祯大忌。

  清军攻到城郊,崇祯心急如焚,让千里跋涉带兵勤王的袁崇焕速速将清军击退以解北京之危。偏偏袁崇焕列阵城郊但并不出战,因为他明白明军的野战实力不如清军,明军是防守能力强,于是并没有按照崇祯的要求上去与清军接仗。崇祯对袁崇焕的恼怒终于集中爆发,清军尚未退兵,崇祯就将袁崇焕下狱。袁氏部下听闻后大惊,开始往山海关撤退。

  崇祯让袁崇焕在狱中给部下写信,让他们回来解救北京,袁崇焕为了民族大义,最终写了一封信,令部下不得擅退。北京之围最终被解,解除的那天就是袁崇焕的死期。

  凌迟,要求割到一千刀才死,而这时被围困多时并被洗脑的北京城居民,相信清军就是袁崇焕引来的,目的是为了逼宫,好找皇帝要权要钱粮,于是他们纷纷扑上去咬食袁崇焕,刽子手割下的袁氏肉也被高价售卖,民众以抢食“汉奸肉”来解心头之恨。有没有阴谋论的感觉?

  这无疑是历史上极为悲惨的一幕,因此评传实际上比小说精彩,金庸在评传中夹叙夹议的阐述当时各种关系的微妙与客观结果,将自己多年写时评的功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就凭这一点,回头再看新垣平的恶搞之作,实在有点难成气候。

  或许后记和评论都是作家跳开故事本身框架,自由抒发的结果,许多作品的后记与衍生评论,都比作品本身要好看多了,比如《芙蓉镇》、《且听风吟》等等。

上一篇:巴黎女人的时尚经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碎片》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