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到一篇小说最开始的写作诱因是情感,只有情感提供了写下去的能量和动力。但我读得出来,他对写作带有一种使命感,这并不是我所推崇的。作家们常常陷入这种窠臼,大部分人就是为了写而去写;极少数作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而提笔,讲究自然而然,你也看不到他们作品里浅显的意义,只有对生存、人类的思考贯穿始终。
毕飞宇的文字是诙谐灵动的,字里行间带着自我解嘲,又理性十足的气派。整本随笔记录他的童年记忆,也有亲情传达,其中有些篇幅属于写作心得,以及对每个作品的自我解读。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为哪一个人物下了重墨,为哪一个人物赋予深情,一一点明,从作者角度升华了作品。随笔集里其中一篇《中篇小说的“合法性”》可能就是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的“中经典”系列的序言,“中经典”都是国外小说中篇系列,好小说很多,有一些我很推崇。
在随笔集里,还有对作家同行们的识别和解读,他提到了昆德拉、哈代、施林克、鲁迅、莫言、马原、余华等。在《找出故事里的高粱酒》里他最推崇莫言对“外面的世界”的*。《自述》里他戏说:“莫言有两颗脑袋、三颗心脏、四个胃、八个肾……他有惊人的能量……莫言的那双眼睛那么好,对色彩是那么**,耳朵是那么好,鼻子是多么厉害。”以此类推,莫言能从多个角度描述事物,调动读者所有的感官,让小说具有多重画面感。毕飞宇甚至直言可以豁免莫言的缺陷,不要过于野蛮地追求完美。他近似理想化地对莫言顶礼膜拜,其实亦是对自己的认识暗自膜拜,他对于自己的“外面的世界”轻车熟路,一直向着更玄妙的深处。
纵观他的随笔,可以说这是一些感悟,透着真诚,记载一些处事练达,分享一些文学认识。是毕飞宇在描述人生动荡、人物命运的那些小说背后,自己开垦的一块自留地,他在这里种黄瓜,菠菜,韭菜什么的;或者培育一片百花园,桂花、玫瑰、小百合肆意招展;字里行间有幽默,有无厘头的调侃,但不会流于表面,暗藏着批判;也有畅快的抒情,像诗意水流而下;有理智的洪流,左右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在文学世界里走了一条令我羡慕的路,我还差他很远,只是我们都姓毕而已。
本人因为与毕飞宇姓氏相同,就想着要“攀亲”呢。原来我一到陌生场合,介绍自己就说“毕是毕福剑的毕”,后来老毕进去了,我还惦记着可以改说“毕是毕飞宇的毕”,不料作者却在解读《平原》那篇随笔里,点明“我的姓氏是一个黑洞”。他的父亲在非常时期接受有关部门的建议才改姓毕,原来还姓陆,其中蹊跷不必深究,但这个解释让我心寒。曾以为作家群里姓毕的高手作家只有毕飞宇,毕淑敏、毕四海那些人皆不入流,却不曾想到,毕飞宇乃别家高手,所以只能呵呵啦。以上也只是说个笑话大家乐呵,若真是从一个姓氏来看作家的好坏,那正是入了歪门邪道。
毕飞宇对待写作是无比虔诚的,他把所写的作品看作自己的孩子。“我的每一次精神上的成长都是在写作中完成的。无论你怎样批评我自恋,我都要说,我真切地爱着我小说里的那些人物,他们从不让我失望。我希望有那么一天,他们能对我说,我们也爱你,你从来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为此,他继续开拓着文学疆域,愿他不会让小说里的人物失望,同时也不要让我们这些读者失望。
《写满字的空间》读后感(四):写满字的空间是有魔力的
久违了的“手不释卷”终于回来了。当我翻看《写满字的空间》时,这种熟悉又陌生的美好感觉一下子将我吞没了。我心甘情愿地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怎么就手不释卷了呢?怎么就不能自拔了呢?怎么就这么没有定力呢?我思来想去,我辗转反侧,我夜不能寐。
当我认认真真洗完手第三次捧读这本书的时候,当我细长的手指仔细抚**灰底白字的封面的时候,当我感冒刚好重新工作的鼻子嗅到浅浅的油墨香的时候,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本书——确切地说是书中的文字,有一股魔力。魔力是很吸引人的。这吸引犹如《聊斋志异》中的年轻书生遇上了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花仙子,注定是要沉沦的。
花仙子是漂亮的,美好的,让人一见顿生倾慕之心。“花”,还是个“仙子”,单这名字就让人心动不已,浮想联翩。当我在当当网上溜达,准备采购精神粮食的时候,“写满字的空间”,这几个字一下子击中了我。我马上将其装进购物车,毫不迟疑,甚至连作者、出版社都没仔细看。无他,一种最原始的冲动,就是喜欢。这种冲动,相信喜欢阅读,珍爱文字的人都懂。
上一篇:《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第六个小夜子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