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皇帝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3)

  与《壹玖壹壹》谨守克制与沉默的视觉逻辑不同,《告别皇帝的中国》呈现出的是另外一种面相。在马国川先生精心设计的提问下,十二位学者围绕“辛亥百年”这一主题,各自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汇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细节繁复的交响曲,这是以思想突破概念化书写历史应当遵循的逻辑,也是以思想拼贴真实的历史图景需要施展的策略。

  要保证这种“突破”和“拼贴”的成功,端赖于对受访对象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在年龄上,十二位学者之间的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最年轻的也是将近半百,这就在历史记忆、知识积淀和生命感受上保障了对“辛亥百年”进行评论的品质和广泛代表性;在地域背景上,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学人在同一个主题下走到一起来,保障了认知和价值观层面上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学术领域上,十二位学者都是各自学科内建树颇丰的旗手,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视角,从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辛亥百年”,获得立体的整体认识。

  真实的历史影像是我们进行坚实地观察和思考的前提,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则是我们复活历史,使之与现时血肉相连,从而扎根于时间洪流不被轻易裹挟而走的必由之路。它们仿佛任何健康的人所需要的钙质和维生素,希望这两本书能够有助于读者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九):告别的仅仅是皇帝

  马国川的这本《告别皇帝的中国》从总体上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书中汇集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等12位知名的学者,当中许多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因着这些大家的思想,所以显得这本书十分的可看。

  在说他的可看之处之前,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的编排却是很差的。尽管本书的大主题是围绕着辛亥革命,但是书中还是有着一个小主题的——李泽厚的“告别革命”论。在这个小主题的处理上,这本书显然做的不是很好。按照常理来讲,跟“告别革命”论相关的著述应该编排在一起,始作俑者的李泽厚的辩解或置前后置后;但是书中却把相关的著述杂乱的排列着,感觉非常的不好。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对岸的台湾已经举行完了一百周年大庆;对于此岸的我们,辛亥革命革命的遗产又剩下了多少呢?

  辛亥革命使得中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统治,其成果可以说是斐然。但是在其结束后各种各种的弊病并没有因为告别了皇帝而作别。“辛亥革命留下的只是思想上的意义”,“只有名义上而没有实质上的丰碑”(李泽厚,p27)。

  “革命本身不是自由,革命是一种动力和力量的源泉,具有摧毁的性质,而宪法则是革命之轭,是一种整治规范,用宪法之轭约束革命的势力,从这个意义上,一切真正的宪法都是反革命的。(高全喜,p159)”作为缔造民国的同盟会及其后续的国民党,不仅没有被“宪法之轭”,所束缚住,反而开创了“武力解决政治问题的先河”,与袁世凯一起“联手摧毁了民初的宪政架构”,“而且从长远来看,1928年国民党统一全国以前,这个宪政架构一直稳定不下来,更大的责任是国民党”(袁伟时,p62)。

  在谈及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新政的时候,雷颐指出(p71)“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改革都只能有执政者来做,因为权力在他们手中,如果判断改革的权力也有他们来掌握,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是不改革呢?!”,而与此相对应,辛亥革命同样的将这种观念继承并延续下来成为一个负面的遗产。“谁当权谁就是革命,反对我就是反革命”(章开沅,p41)。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负面遗产就是“工科思维”或者说“科学决定主义”(章开沅,p48)。许倬云也指出,“五四运动等于是把启蒙搬过来,但是也没有在五四中贯彻。五四所留下的,一个是科学主义的迷信,一个是国族主义的信仰。”(p142)

  尽管有着“现实的的政治利益在内。真正客观评价,要过二百年以后才能做到”,但是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

  辛亥革命早已结束了。合上书,细细品味,还是序一周有光的那几句话说的很有味道。

  “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专制)到民权统治(民主)。”

上一篇:《世界文明史》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