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样的大结构来看,辛亥革命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最标志性事件。它的必然性来自于政府权威性自我消解后,一瞬间树倒猢孙散的结果。
其实mao也应该算作这一进程中一部分,他的终结直到改革开放。中间这一过程中其实社会一直是向着现代化努力,但是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回环往复。
对于清末,很多观点的基本分歧在慈禧是主动选择改革还是被迫。也由此延伸出对于改革派境遇不同的理解。一个是乐观的,一个是悲观的。
关于从法理角度解读辛亥革命,传统认为的“妥协性”也恰恰体现了前后法理上的延续。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六):革命离场
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繁体版,名为《没有皇帝的中国》。书成于2011年,有一副标“辛亥百年访谈录”,马国川采访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12位学者,问他们对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的评价,对革命和改良的态度,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理解。
一篇篇读来,虽都是名家、大家,学者的观点如此不同。不革命就宪政?革命伟大必然?这些对历史的评价与解读里都带着深深的现实忧虑。
其中最有启发的,是高全喜的观点。作为一个法学家,他对逊位诏书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在看到革命的一面时,必须看到立宪派妥协的一面。历史的另一面才成就了我们所熟知的一面。而他对革命离场,宪政进场的分析,更有价值。
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试图厘清那个时间点上的很多问题,但可以看到,那是理不清的。在阅读的同时,很多的话语让人不禁想去寻找更多的书和史料。这本书像一个地图,为辛亥革命的那些历史画出了路线图。然而,想要到达,还是要靠自己走。
最后,读完这本书心里满是感佩,不论这些学者立场如何,寻找国家之路始终是他们出发的起点。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七):又见争鸣
遇见这本书是一次绝对的运气。
大一下在明新一楼上欧哥的比较政治制度概论,某一天从抽屉里掏**出一本蓝色硬壳大书,一看书名,《没有皇帝的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吓!再看内容,十二位学者关于辛亥革命的访谈录,多有趣!想了想,决定回去查书、入手。
然后,国内只有现在这个《告别中国的皇帝》的版本,于是多少有点失落,大概是对那一版的繁体竖排心念不已吧,好在拿到书之后并没有发现内容删减。
说实话,这种学术性的访谈一来对于采访者的事前准备要求十分充分,二来对于被访者的学术积累要求十分严苛,一般来说深度都比不上真正的学术专著。但这次的访谈录好在面广,十二位名家学者围绕一个不算很大也不算太小的主题各抒己见,加上不知是否是采访者的精心设计,隐约形成了前后的观点分歧,颇有争鸣之意,倒也弥补了无法深谈问题的不足。
既然是采访,那么除了学术,剩下的就是人了。纵观整本访谈,我的感觉是采访者有点引导前后争论的意图,他总是用前一位学者的观点去诱出后一位学者的相反论述。当然,本质上肯定是学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但是我不知道作为采访,这样有失于中立的采访态度是否有待商榷,虽然这毕竟不是新闻采访。
不过有分歧才有对真实的探索,有思想的冲突才能造就更接近本质的想法,人文社科是需要思想交流的。这本书不是为了下什么结论,只是给我们看一个事实。结论不要轻易下,多看些事实,结论就会在事实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显现。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八):写在出版之前(转)
年初以来,有关辛亥革命的新书络绎不绝地出版。有的建立在新发掘的史料上,有的建立在独特的阐释视角上,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这至少说明,百年以前的那场震撼世界的事件,始终未曾淡出人们的视野,仍有大量的细节未经披露,仍是一个待思的领域。
更真切的观察与更*的思考,这正是我们介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态度、方法以及目的。作为结果,就是刘香成先生最新的大型历史影像画册《壹玖壹壹》,以及大家手头上这本精彩的访谈录。
谈起编著《壹玖壹壹》的初衷,刘香成先生认为“用文字书写的历史过于概念化,而照片书写的历史真实而生动”,是以他“要用照片重新拼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历史图景”,并谦恭地说“希望这本影像集可以用看得见的方式,为研究现代中国史的历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作一点补充”。
上一篇:《世界文明史》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