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是一本由(法)阿尔贝·加缪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抗者》读后感(一):荒谬阴影下的灯火
反抗乃是加缪在“荒谬”哲学上的进一步的思考,如果人生荒谬而毫无意义,那我们何以支撑生命存在下去,何以肯定自己的价值,又何以寻找自己的方向?对于此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们存在”,从历史上对不完善的世界的形而上的反抗,讲到对权力阶级的革命的反抗,再到对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性的创造的反抗,完成了一次对“该怎么活”的*探索。PS:其中对于艺术创作的分析很精彩。
《反抗者》读后感(二):高二买的,读到大学
高二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老师觉得我脑子很好就是不用功学,每天找茬,然后去书店的时候看到标题《反抗者》,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又看了看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然后就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感觉一句话恩,可以懂,可是我一段话看完,却觉得一句话也没懂。
高三压力特别大,这本书大概是每天都要翻一翻,虽然只看的前两章,里面的一些例子,有很多没听过的,还有很多思想,我觉得本来我的思想是直的,他给我饶了一个方向,我觉得有些思想有点违背现在所谓的道德,可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总的来说,也还是没看懂这本书,毕竟这本书看上一会我就特别容易犯困,解决失眠问题的好法宝
大学之后,再次看,会觉得这本书意味深长,却不适合我,毕竟自己境界太低,最后弃书了~
《反抗者》读后感(三):反叛者
“反叛者是什么人?一个说‘不’的人。然而,如果说他拒绝,他并不弃绝:这也是一个从投入行动起就说‘是’的人。”
在随笔中,加缪的反叛者并不具体为特定的一个人或一群人。他可以是一种行动准则,一种立场,一种精神。反叛者一直处于一块迁移不止的平稳地带,他随时都有可能站起来反叛出于任何一个与正义相关的目的。这种反叛并不等同于征服,因为反叛者很明确自己的界限,存在一些不可逾越的高墙,存在一些如同创伤一般的存在——“他就像接受创伤一样接受生命”。但首先,他要奋不顾身地去争取一些理应争取的东西,他要戳破一切应当戳破的可能。他必须发声并且有所行动。即使是“绝望的努力”,他也决不弃绝过程中的任何意义。
“我反叛,因而,我们存在。”反叛者的基点不仅建立在自身,还建立在众人的基础上。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所以他在孤独之中摆脱孤独,在荒谬之中突围荒谬。反叛者也不仅是反叛一个人,他作为一个奴隶不仅是要反叛他的奴隶主,还反叛一整个奴隶主群体。每一声来自同胞痛苦的呼喊都让他心痛无比,他必须坚定坚强,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倒下时并不忧伤,因为他知道还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来,他永不孤立无援。“艺术和反叛只会同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一起消失。”对此反叛者深信不疑。
《反抗者》读后感(四):书摘
“上帝是敌人。但上帝是我的一种异化,或者更准确说,是我的现状的一种异化。一切先知与哲学家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发明了使我的现状异化的新方式。”
“在施特纳看来,博爱纯系欺人之谈。无神论的种种哲学以对国家与人的崇拜为顶点,这些哲学本身不过是‘神学的造反’而已。在整个历史上只有一种崇拜,那就是对永恒的崇拜。这种崇拜是谎言。惟有‘唯一的存在’是真实的,它是永恒以及不为其统治愿望效劳的一切事物的敌人。”
“人们同样会注意到,杀人并非从尼采拒绝偶像,而是从他狂热地赞同偶像而找到其合理性。这正是尼采作品的不同寻常之处。对一切说是,便意味着对杀人说是。同意杀人,其方式有两种。奴隶若对一切说是,便是对主人的存在与他自己的痛苦说是。耶稣即教导人不抵抗。主人若对一切说是,便是在对奴隶制与他人的痛苦说是,这就是暴君与颂扬杀人。”
“的确,形而上的反抗最初的行动仅仅是抗议社会存在的谎言与罪恶。尼采的'是'将最初的'不'丢在脑后,否认了反抗本身,同时否认了否定世界现状的道德。尼采真心诚意地呼唤一个具有基督灵魂的恺撒。这就是在思想上对奴隶与主人同时说是。”
上一篇:另一种学术史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