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之旅读后感10篇(2)

  铁路的发展史正是典型的例子。在英国,发明铁路的动力源于谷物和食品的税收太高,人力畜力随之增长,有产阶级自然愿意推动发明,一劳永逸地节省支出。待铁路真的替代了马力,变化才刚刚开始:最初的铁路乘客并不习惯坐火车旅行,并非因为铁路不平稳。相反,铺设铁道前会先修建路堤和路堑,也就是让地面尽可能水平笔直、光滑坚硬,以此降低能耗、减小摩擦,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应当鲜少颠簸,且远远快过坐马车。令乘客不满的,却是这些优越性——窗外的景观变得模糊了,他们无所适从;到目的地的时间缩短了,看似省去了不必要的过程,也让旅程如同运输货物,重要的仅剩起点和终点,远离自然的过程混淆了人与物的边界;不过要适应这一切也不难,就像我们今天的习以为常,当时的乘客很快领悟铁路的便捷,"机械的匀速成了事物的‘自然’状态,相比之下,驾车动物的‘自然’,危险而混乱“,一旦人们的意识形态倒置,就难回到过去了。

  接下来,人们还会在成为“包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陌生人同乘一个包厢令人不安,不仅难以顺利交友,反恐性命之虞;全部朝前的座位相对体贴,不用与人面对面,看书读报的习惯随之而来;自行其事的旅途成为常态,难以觉察的移动,明确的目的地,至于在车上越来越短的时间无妨作为生活的眼神。

  希弗尔布施说,铁路打开了“从前不那么容易到达的新空间”,却又破坏了“点与点之间的空间”。工业化亦然,它貌似提供了新的可能、新的前景,乃至我们的身心都将这新的场景视为“自然”,代价却是破坏和疏离真正的“自然”,那被贬低、被轻视、被“更好”的方案改造和替换的自然。书中穿插的玻璃建筑、百货公司皆是明证,前者从对自然光的充分利用演变成对人造光源的调度,后者以流通量和低价格战胜了传统的精挑细选。19世纪的世界俨然一个巨型百货公司,想象一下,人们想要的一切——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尽数陈列在橱窗里,直奔主题即可,无需亲力亲为地处理中间环节。而今天,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升级版的线上百货公司,技术继续服务于效率,然而拉近的时间和空间,真的能让我们比前人抵达更远方?还是因趋于同化,失去了追求更快更远的兴致呢?

  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过多部与火车相关的小说,要论车窗外的“风景”,得数《命案目睹记》教人印象深刻:两列速度相异的同向列车短暂并行,慢车上的老太太意外看见快车上有名男子欲掐死一女子。如希弗尔布施所言,列车上看到的“景观”过于模糊,难以追忆,老太太也无从指认凶手——直至相似的画面再度映入眼帘。工业化的景观就像动图中一帧从未定格的画面,画面内外的人与物殊难区分,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分辨。真正将其中个性抹煞的,是人的意识和习惯,如我们的独立和戒备、吝于共享的时间和空间。当一切都唾手可得,沉溺于物化的旅途,反而是简单却遗憾的选择。

  ——戊戌年读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铁道之旅》

  《铁道之旅》读后感(四):铁道诞生:“时间与空间的湮灭”

  如今早已习惯了高铁动车的旅客应该很难想象,大约200年前蒸汽机车刚被发明的时候,人类是如何外出旅行的。假如穿越回去,他们一定会抱怨火车的速度慢如蜗牛,乘坐的体验过于颠簸……但要知道,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铁道的出现绝不仅仅意味着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整个19世纪时间与空间工业化的重要象征。

  在前工业化时代的生产生活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木材、水力和风力。18世纪蒸汽机技术的进步,终于将工业动力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成功将之机械化,直到铁路在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落地生根。面对新兴的运输方式,人们是喜悦还是惊惧?铁道如何改变了我们对于旅行时空的感知?城市建设与商品流通又如何被铁道影响?

  德国历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所著《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世界的工业化》以旁征博引的跨学科视角,梳理了铁道技术变革及其背后的工业意识起源,极富洞察力地解答了上述问题。

  “时间与空间的湮灭”,是19世纪初期人们用来形容铁路横空出世后自身处境的惯用语。这句话表明,借助机械的运输手段,曾经需要漫长时间跨越的广袤地理空间被极大地压缩,相应地,时空景观的体验也自然随之变化。当然,那时用来与铁道做对比的交通方式就是公共马车。

上一篇:《爱得太多的女人》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除了青春,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