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学》的读后感10篇(4)

  其实,中国社会的“无用”现象非常严重,比日本社会有过之无不及,这尤其值得我们中国人去认真思考。虽然对他提出的清除无用的方法是否适用还存在疑问,但至少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开始着手去清除社会中的“无用”,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无用学》读后感(七):知识经济下的新思维

  无用学,乍一听都会有种好奇“什么是无用学,无用学是讲什么”的好奇,的确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貌似悖论的命题,既是无用学,又何必大张旗鼓吆喝呢。事实上,在我眼里,日本人西成活裕的这种观点也是日本人惯有的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笔的结晶之一。

  西成活裕,两年前撰写过《堵塞学》一书,致力于观察各个领域尤其是库存堵塞的问题,并对工厂内在制品和物流中的库存如何减少即物品流动的堵塞情况进行了研究。这本书是在堵塞学的基础上,拓宽思维,从局部到整体,放眼世界,对中日及周边国家工厂生产及多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思考成果,也是从生产和物流到现代商业生活各角落的一种逆向反思。在这本书里,涉及的已不仅仅是经营管理知识,而更多的是国民经济、心理习惯、社会思想等甚至是对资本主义自身原罪的反思,对人类未来面临的困局等的探讨。

  基于生产过度库存积压现象而提出的无用学,原本是为了找出生产之中被浪费掉的“用”,找出最佳的产出点。但在作者充斥大脑每时每刻的观察思考后发现,无用学可以用于许多各方面:业余时间打打球,游山玩水,看似没有把这些时间用于工作时间----无用了;可是打球游玩的过程中心情愉快,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作生产效率的提高,于是无用变作了有用。比如冷气的开放,离店时关电源,室内还保持凉爽的状态,但是关电走人这之后的凉爽就是无用了。于是如果能人走之前10分钟关电源,室内依然凉爽的状态下,却能每天节约10分钟的空调用电,这样无用又变成有用了。同样的无用变有用的例子,还比如其他节约方面:洗衣机----装满80%的洗衣桶时比只有几件衣服时洗要省水省电;冰箱过大,食物过多,来不及清理易过期易堆积垃圾,于是可使冰箱的食物摆放“可视化”,以方便家人取用;比如手机套餐,看似便宜,其实其中也包含开通了许多无用的功能等等。表现上看是讲节约,避免社会浪费,*看却是个人行为乘以亿来计算的社会国家和全球问题。作者对百年后全球资源耗尽而忧心衷衷,为资本主义不可抗拒的利已本性而连连责备。写到此处,想到中国普遍浪费现象,彻夜亮着灯的中学教室,里外通明的供电局路灯,街边哗哗流淌的自来水管道,一桌桌吃不了的饭菜。。。真是让人痛心。

  “无用”已变成社会的拥堵和冗余,而“清除无用”便能拯救世界。作者针对生产提出“要保持生产节奏,每天生产出适量的产品,而不是大量生产”这种观点与中国现状恰好相反。一度让国人自豪的中国制造以价低量大取胜。而每有政策扶持新兴产业,比如曾经的能源行业,于是一窝风全国上下立项目建工程,结果产能过剩,弃之不用,过不了几年,不声不响地拆得拆,垮的垮的。这些浪费都不能不让中国政府相关企事业反省。

  因为着眼点比较冷僻,例举说明的案例又偏琐碎,我想肯定有许多人看过此书后不以为然,我想这也是思维习惯及境界的不同所致。毕竟这种从小处、从精细处着眼并全体通力合作方式与中国求大求全的思维习惯大不一样。可以理解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像我们对日本的心情一向复杂。作者有言“每个日本人即使是虫,三条虫也便成了龙。而每个中国人即使是龙,三条龙也不过是虫”。今年是龙年,龙的子孙在这种鄙视面前是否能做出点进步之举呢?

  日本早已从工业经济进行知识经济,并进一步开动脑力创造着无数全球产品,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活跃在世界贸易的舞台上。而作为邻邦,我们虽然也取得了年超过10%以上的经济增长,但是心知肚明这些增长的各种代价,而这种增长也会随着后劲乏力,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不以量胜,而以质胜,日本战后采取的设计兴国战略,多年后取得了成绩,也最终成就了日本走入知识经济,以头脑制胜。日本的发展不正是中国应该借鉴和深思的对象么?对子孙后代负责,可持续性地看待社会发展,集合集体力量和智慧,构筑“非增长型”社会,这是作者考察中国种种社会问题后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有点理想化,不过也很让人期待“清除无用”拯救中国的到来。

上一篇:《心》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北京的味道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