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建筑设计的理科背景,汉先生对源自古希腊理性、均衡、和谐的“古典美学”很推崇,他觉得美的东西一定是有秩序感的,稳定的秩序方能心安。比例、构图、色彩的调和等等都是为了平衡之美。比如:他在讨论“玉壶春”和“梅瓶”的美感时,通过画几何图的方式,谈到圆与圆之间的对称关系,以及造型的S型曲线尺度如何是最赏心悦目的。还有在谈及他家对面的公寓建筑,因为客厅和卧室的窗户,比例的一致,增加了美感等等。
我一直觉得汉先生是朱光潜、宗白华“ 美学散步”观的延伸,他传承了朱光潜说理的一面,把美感分成这几个要素,有如朱先生在《谈美》中,从人生、美感与快感、联想、同情、游戏等不同方面谈论美,只不过朱先生谈的主要是文艺美,汉先生没有局限于此(从建筑园林、室内设计、椅子、灯具等等),大略符合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生活美学”之范畴吧。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的论文中,首先提到中国美学中的“繁杂”和“简约”的两个面向,他称之为“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他觉得华夏美学是在这两者之间摇摆。读了汉先生的书,我觉得宗先生似乎说得不透彻,他归纳了华夏美学的这两种原型(prototype),给出很多实例,比如商周青铜器是繁复之美,明代家具是简约的美,又如汉赋是繁密的美,唐诗宋词是清新的美。
由于汉先生学建筑出身,懂工程原理,也能从事物原理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一味堆砌“天人合一”、“落花无言”、“气韵生动”等等名词,那样的文字看过了会腻,汉先生的书很对我这个理科生的胃口。
本想在豆瓣“读过”里写个简单的评语,但是字数有限,就流水账式码了这么多字,好了,结束了,安心上班吧~~
《如何培养美感》读后感(九):在一个媚俗的环境中,对美的追求会很费劲
一普通读者读完这本书半个月之后的一些纠结杂感与观点,旨在警醒自己。请勿见笑。
这本书是我在学校绿意葱茏、光影斑驳的葡萄架下花了一下午(确切地说是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完的,难得有这种手不释卷的喜爱了。
可是大概半个月之后,这本书又被我冷落在抽屉里,似乎读书时的冲动与感悟已经渐渐冷却。重新审视自己,也并无觉察到有“美感上的长进”,想来正如汉宝德老先生所说:学习的动力要来自意志。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些人是做不成的。
反思自己,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得出一个答案:这是向往与惰性之间的拉扯。
客观地说,自己在周围环境中已经算是比较“爱美”的人,无论住在哪里,一定会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舒适温馨,经常会有串门的同事和朋友流连忘返,甚至直接借鉴布置风格。在环境的布置之中,鲜花断断是少不了的。再简陋的蜗居,只要收拾利落清洁,再适当插一两只鲜花,立刻会增添一缕生命的气息和美丽的气氛。
正是出于天性中对美的喜爱,我才会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无论是辑一影响美的四个因素(形式、色彩、质感、装饰)概述,还是辑二中提到的器物(梅瓶与玉壶春、茶杯与茶壶)、书法、家具、建筑、彩瓷等等具体的物品赏析,不仅将我脑海中零散的生活经验连缀成一个粗糙的架构,还给了我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具体知识(第一次知道经常在陈列架上看到的花瓶有个专门称号,还有商店里卖的小酒壶原来叫玉壶春)。
因为知道自己的浅陋,所以像学生一样特地做了一下读书笔记,把好多以前不懂的东西抄在了我的专用笔记本里。但是过个十来天,重新审视自己,好像跟读书之前的状态并无区别。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我不是批评大环境,我是在批评自己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为什么别人开玩笑的一句“小清新”或者“文艺青年”的玩笑,就容易让我心里不太舒服呢?执着于自己的爱好,却还没有修炼成强大的内心与习惯,讨厌被别人贴上标签所以内心磕磕碰碰,习惯停停捡捡;本该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为了与同事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也跟着一起逛淘宝;明明有自己热爱的东西,讨厌勾心斗角,却不能避免地陷入其中,惊讶地发现自己正一天一天地变成以前讨厌的那种人。
就像作者说的:美感的培育与语言一样,自环境中学习是轻而易举的。可是试问如果你整天都在逛淘宝、刷微博、传微信、聊八卦、看网上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新闻报道,就连下班路上、吃饭间隙,眼睛都离不开手机屏幕上的美剧或小说,哪里还有什么心境去发现甚至关注现实中的美好?在这样一个注意力匮乏、人心浮躁的时代,为自己创设一个小环境,培育自己向往的“美”真的有点费劲。偶尔受了点刺激(譬如读这本书),看到一些很美的事物(爬山逛公园看画展之类),当时偶尔感动一下,等回到日常环境中又继续被媒介中各种匪夷所思的画面刺激眼球了,快感是有的,可惜是以磨钝自身的感受力为代价的。
上一篇:晴空微澜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同级生》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