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通、供热供气、供排水等13个专项规划。新城区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山丹河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成投用。培黎职业学院师生公寓、食堂、运动场主体完工,完成投资3.7亿元。城市棚改项目加快实施,改造老旧小区住宅3447套,北环影院、仓坊街片区项目启动实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投资3.92亿元,开工建设新城茗苑等房地产项目3个,消化库存11.7万平方米。投资7000万元,改造城市道路5公里、集中供暖二级管网34公里,更换智能路灯1543盏。强化城市综合管理,积极推行“街长制”,43个小区物业实现市场化管理,集中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不文明祭祀、噪音油烟污染等“城市病”,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投资9026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492个,实现了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清理生产生活垃圾6.47万吨,拆除农村危旧房1620户,累计改造卫生厕所4.05万户,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配合完成石羊河流域水量配置方案,外流域调水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投资3.39亿元,实施马营河小流域生态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27个农田水利项目,修建渠道120公里,铺设管道47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投资8.4亿元,实施道路交通项目14个,建成农村公路94.2公里,S590山丹至马场二场二级公路、G30连霍高速东乐收费站建成投用,S315花草滩至焉支山景区旅游公路达到计划进度,G312马营口至山丹西公路开工建设,长城驿服务区即将投用。投资1400万元,升级改造农村电网56.46公里。落实提速降费政策,实现高速宽带、4G网络城乡全覆盖。

  ——改革创新更富活力。积极推进“四办”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302项,县、乡、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以上。持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139户、“个转企”135户,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完成公共资源交易366项,交易额4.84亿元。拓展引才引智合作领域,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长安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山丹培黎学校被认定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落实“黄金十九条”等优惠政策,发放创业扶持贷款2.1亿元、奖励资金351万元,减免费用500多万元。农村“四变”改革*推进,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成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农业发展基金融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全程社会化服务等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税务征收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商贸流通、民主法治、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及全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城幼儿园建成投用,县幼儿园保教楼、城关小学教学楼主体完工。高考上线率稳中有升,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有效改善,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级标准化幼儿园14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部分文体场馆实现对外开放。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投用。落实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3003人549万元,资助贫困户参保2.66万人19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输转劳动力6.2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77亿元。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和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全面推行“三治”社会治理模式,建成全市首家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平稳向好。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自身建设明显加强。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党组工作规则》和《政府工作规则》,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健全完善法律顾问、议事决策、社会听证、风险评估等制度,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20件,办结率分别达到96.5%和95%。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聚焦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公务接待、扶贫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检查和审计问效,“三公”经费下降1.65%,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