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完成物流园区规划环评报批,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开发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PPP模式、项目支持、企业代建等多种措施,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重点抓好物流园创新工场、公共租赁住房和花草滩至大青阳火车站道路等17个新建续建项目。积极推进园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展金融、信息、商业、居住等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实体经济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8户,实现园区生产总值6.7亿元以上。
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用足用活国家及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全面落实《山丹县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条意见》,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鼓励非公经济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推进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壮大非公经济规模。落实“政银担企”联动机制,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综合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模式,促进信贷投放最大化,全力支持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力助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医养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商贸物流体系,拓宽发展新领域,增强第三产业综合实力。
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成艾黎纪念馆、文物陈列馆、科技馆、马文化博物馆等展馆装修布展,年内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推进祁家店环湖景区二期、“彩虹山丹”二期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县文化馆改扩建、汉明长城展示利用、明长城小寨段抢险加固、新城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力争长城边塞军事主题公园、全国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项目落地实施。大力提升“四区三线”沿线景区点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水平,重点培育壮大西坡生态观光园、范营生态旅游休闲园等“双十双百”乡村旅游示范点,创新打造旅游综合体,健全服务功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培育文旅体医消费亮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壮大高庙民俗文化产业园、赐儿山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消费集聚区。积极开展纪念建国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办好“二月二”民俗文化节、山丹花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打造提升百姓春晚、消夏周末等文艺品牌。大力普及青少年冬季冰雪运动体验活动,争引承办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品牌赛事,争取年内成功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养生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潜在消费需求。力争实现文化产值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亿元。
激发商贸物流发展活力。立足通道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世博国际商业广场、新城区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商业综合体,改造提升城区便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大力整治“小散乱”商业网点,健全完善以大型商贸物流园、专业批发市场、特色商贸街区和现代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商贸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培育限额以上商贸物流企业3家,商贸物流业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
五、坚持以美丽宜居为目标,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统筹推进新老城区建设,填平补齐薄弱环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辐射能力,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美丽城市。
高起点完善城市规划。严格按照《山丹县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完成绿地景观、建筑色彩、地下综合管廊管线、城市出入口和重要节点专项规划,完善“彩虹山丹”区域规划,着力凸显空间布局合理、风貌定位清晰、文化印记鲜明的城市特色。建立“多规合一”管控平台,强化编制成果的实施管控,严厉查处违章建筑,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高标准加快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多元投入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持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成培黎职业学院二期、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智能路灯节能改造和北环影院、仓坊街棚户区改造等续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城区游泳馆、客运站项目。投资1.8亿元,改造建设胜利街、隍庙街、长城路、迎宾中路和新城区经一路、纬六路,新建安置住房518套,改造老旧住宅154套。大力实施市容市貌提升工程,规划建设公厕5座,停车场、便民市场3处,新增绿地300亩,突出改善出城口面貌,不断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