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基础设施硬仗。投入2.46亿元全力推动贫困村屯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危房改造、电力电网、信息网络等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提级改造村级公路7条29公里,硬化屯级道路19条53公里,产业路171条335公里,建设桥梁6座。打好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实施大石山区水柜工程,根本解决农村饮水及生产用水难的问题。加强通信基站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开通4G基站,4G网络信号覆盖到有条件的自然屯。
打好“三保障”硬仗。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对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做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继续实施健康扶贫,进一步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门诊特殊慢性病实际报销比例达80%以上。加大危房改造扶持力度,彻底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打好就业创业扶贫硬仗。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就业创业扶贫优惠政策作用,力争创建扶贫车间50个以上,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极度贫困户,实现更多极度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劳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打好生态扶贫硬仗。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大的生态红利。增设生态管护员岗位700个,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组建造林合作社、油茶专业合作社等,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和机制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查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整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工作考核、监督、评估机制,树立鲜明奖惩导向。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加强对脱贫户、退出户的跟踪帮扶工作,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完善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制度,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精准兜底帮扶,实施社会救助。深化对口扶贫协作,拓展协作领域,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金融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新突破。
(二)坚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项目投资大增长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严格执行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政务等方面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完善并联审批运行机制,管好、用好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平台,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边境、铝矿、桑蚕、黑衣壮品牌“四大优势”,开创“政府推动、企业主动、中介联动”的“以商招商”新格局,抓好山茶油、八角香料、边境贸易、铝精深加工、特色旅游等产业招商,围绕精准扶贫进行精准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那坡。力争年内实现区外到位资金7亿元,区内到位资金1.5亿元。
狠抓项目投资工作。紧跟“一带一路”、“左右江振兴规划”、乡村振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极度贫困县等利好政策,积极抓好项目储备工作,统筹推进县层面以上重大项目5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57亿元。全力抓好项目投资,继续执行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力促一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年内建成那坡—隆平—那桑二级路、百合—百南二级公路、百省大桥和下荣二桥等项目;做好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那坡段)公路等6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那坡段)、德隆—百省两条二级公路实现开工建设。
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降低民营企业税费、用人、用地、用电、物流等成本,扩大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