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全民共抓生态环保。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抓好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扬尘治理,着力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大力开展赤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实现一级场镇污水处理厂全面运营,完成乡镇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巩固23.4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实施147.8万亩天保工程管护。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古蔺,努力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县”。

  三、加快推动产业成型,在振兴县域经济中提升发展竞争力

  集约集群“强”工业。持续提升工业经济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做大做强白酒产业。全力支持郎酒发展壮大,助推郎酒上市,建成投用郎酒宾馆、郎酒后勤基地,加快建设郎酒总部、吴家沟产能区、天宝峰露天陶坛酒库和包装物流中心;支持仙潭技改扩能、做强品牌、扩大销售,完成川酒集团酱酒公司永乐基地二期项目,支持金美酒业整合永乐酱酒企业,积极招引知名企业进驻古蔺,加快推动中小酒企资源战略重组;实现白酒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能源建材产业。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全面建成德耀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大村、太平煤层气开发和箭竹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建材业,开设年产120万吨以上商砼搅拌站2家,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上非煤矿山5座,试点发展碳酸钙产业,启动铁桥水泥厂技改扩能整体搬迁。增强园区集聚功能。全面推动古蔺经开区实体化运行,全力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完善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供水工程、35KV变电站、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成10KV专线工程,持续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招引政策,力争引进10家以上企业进驻;快速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区建设,规划启动页岩气加工转化、农特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轻工业,全面构建以经开区为主体、若干个小园区竞相发展的“1+N”新格局。

  提档升级“兴”旅游。立足“生态田园、红色古蔺、郎酒源地”总体定位,*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打造西部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创建提升**景区。加快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力争进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名录;全力引进大型国企开发四渡赤水旅游区,同步启动创建国家5**景区;启动黄荆老林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成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动工建设黄荆老林整体开发一期项目;加快推进古郎景区二期工程,建成精品酒店、四渡赤水体验营、攀岩体验项目;创建3**景区2个,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多点开花。深度丰富旅游业态。融合“旅游+扶贫”,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巩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成果;融合“旅游+特色小镇”,启动古茶花海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开工建设康养社区一期、川南第一滑雪场等项目;融合“旅游+文化”,推动蔺州古城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办好12个文旅节庆活动,积极申办“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文化节”。积极宣传营销推介。精心包装双沙画里乡村等一批旅游项目,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力争项目落地开工,持续强化旅游宣传,力争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百亿。

  多元发展“活”商贸。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建成投用现代粮食物流、冷链物流项目,启动建设正达物流汽配服务、蔺州汽车综合服务项目。提升打造商业网点,建成东区小商品批发市场,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商贸综合体、西区金融商贸综合体项目。乘势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发展主体,拓展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多措并举“优”环境。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等政策,严格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大幅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水等要素成本。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债务存量,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强财税管理和税源培育,优化完善新一轮县乡财政体制,全面实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建立健全政银企沟通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合法规范高效融资,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民间投资96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