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制定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美丽汕头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推动18项中长期重要改革工作。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成效明显,成为全省4个试点城市之一。42个单位985个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办理时限缩短50%以上,办理速度全部达到全省前三,营商环境指标对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取得明显进步。*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形成“综合窗口+专业窗口”服务模式,实现实体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数增长16.8%。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城市信用排名列全省地级市第三位。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组建市超声、投融资、建工、冷链物流、交通运输、资产管理等六大集团公司,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工作,南澳农商行挂牌开业。推进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澄海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入中心即可退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作为省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试点地区,率先开展18项口岸业务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应用功能达20项,实现口岸业务流程无纸化,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前列。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文化合作。推进中欧国际物流新通道发展,汕头—明斯克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试运行。吸收外资大幅增长,合同外资增长362.8%。

  (四)“四大平台”加快推进。华侨试验区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全国首创电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模式,全国首创“助企贷”新模式,试点建设省海岸带综合示范区;人才大厦投入运营,泰盛科创园、明园科创金融城、潮商金融中心等加快建设;津湾公园、国家示范性高中开建。汕头国家高新区拓展至30平方公里,创新功能区和行政区新型管理体制,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战略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自贸试验区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对标广东自贸试验区385个项目改革创新经验和案例,复制推广154项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江湾新区启动高标准规划建设,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五)基础设施有效突破。掀起新一轮投资建设热潮,开展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暨竣工投产活动,共签约、开工、投产重点项目211个,总投资额1016亿元,呈现投资领域广、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惠及民生多等特点。拓宽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渠道,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7亿元,PPP项目投融资累计达649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0亿元,增长3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广澳港区西防波堤主体工程完工,10万吨级航道基本建成,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汕头火车站综合枢纽首期工程建成运营,实现动车进城,汕汕高铁开工建设,疏港铁路工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报批。揭惠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汕湛高速、潮汕环线高速全面铺开建设。完成国省道改造110公里。汕头海湾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中山路东延、凤东路等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海滨路东延一期工程动工建设,泰山北路建成通车。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总投资127亿元的练江流域(汕头段)11个污水处理厂及730.8公里配套管网全面启动建设,新溪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中心城区、澄海、潮阳、潮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水利、能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三江水系连通工程潮水溪疏浚工程启动建设,海门湾桥闸和练江水闸重建工程、一批电网工程、汕特燃机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洋东、勒门I、勒门II、海门等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新增4G基站1306座、物联网基站265座。

  (六)城乡环境明显提升。持续推进创文提质升级。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复审。新改建市政道路26条159万平方米,新铺设步道80公里、雨污分流管道121公里,完成海滨路提速改造,实施黄河路、泰山路快速化改造,道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升级改造农贸市场46个,新建改造公厕247座,升级改造公园、绿地30万平方米,在牛田洋片区建成11公里的全省最长红树林景观带,市容环境持续美化。小公园开埠区修复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乌桥岛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已开工棚改房2000套,老城区焕发新光彩。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96个,澄海、潮南区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启动美丽宜居村建设238个,建成农村公路156公里、安保工程250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运班车率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整改要求,“2+2+10”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持续开展练江流域生活垃圾堆放点、畜禽养殖污染、“散乱污”企业整治、干支流“五清”、环境违法打击等五大专项行动,实现园区外印染企业全面依法关停,练江整治实现重大转折,练江干流各项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沿岸环境持续改观。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积极开展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逐步实现城乡“堤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南澳“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成为生态修复典型范例。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列全省第四,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