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巩固提升文创扶贫、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成果,健全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不断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由稳定脱贫迈向逐步致富。健全完善“三保障一兜底”政策体系,突出抓好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户救助工作,着力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人员护理标准,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落实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计划,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推进社会扶贫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强大脱贫攻坚合力。

  (五)致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屏南

  推进城区扩容提质。扎实开展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及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坚持把城区当作景区规划建设,持续实施“东进、西扩、北展、南优、提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古峰、棠口“两镇同城”发展,推进东棠大道、药膳小镇主路和龙漈路、公交枢纽应急指挥中心、水景公园、国宝小学、三校、县医院及华庭世家、弘祥天玺城等项目建设,把东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加大西环路片区开发力度,动工建设县体育中心、建材家居城、文化路西段及西环路人工湖、南段安置地、北段安置地等项目。完成中心片区项目建设。加快长坋中路片区、上洋头片区及溪坪入城口片区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停车场、园林绿化、城区公厕、供水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改造等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魅力山城。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综合执法管理,加大占道经营、渣土车超载、交通秩序及“两违”治理力度,强化背街小巷管理及节点改造,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努力营造文明、和谐、舒适的城市环境。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和“门庭三包六清”活动,巩固提升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营。推动数字城管建设,拓宽市民参与渠道,提高市民主人翁意识,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局面,有力推进城乡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城乡环境向品质化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严格管控道路、施工等扬尘污染,加强各类超标车辆治理。加快垃圾整体无害化处理及城区畜禽定点屠宰场项目建设。持续抓好殡改工作,强化原生林木保护,完成造林绿化4875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保“三合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深化河湖长制,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力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牢牢守住屏南的青山绿水。

  (六)致力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抓好“一网、一门、一次”专项改革行动,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商事制度“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打好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信贷扶持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清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家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引导县内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开拓市场,积极培育锂电新能源、榕屏化工及竹木加工、高山花卉等产业出口。主动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环三都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海沧区、马尾区、蕉城区新一轮山海协作,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推动与复旦大学、中国美院、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省农科院及农林大学、江夏学院、阳光学院、宁德师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借助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注重屏台交流,推进屏台民俗文化、产业、教育、人才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扩大与海外华侨、华人商会和社团的联系,推进华侨中学与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