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加大前沿科技向实体经济渗透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树立跨界融合、三产联动思维,培育“工业+”“服务业+”“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促传统行业与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个性化消费趋势深度融合,加速一二三产在更细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加大园区承载产业力度。优化园区布局。坚持以全市产业布局规划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差异化,明确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引导各园区科学有序、错位互补、协调发展。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发展互动”的思路,大力推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推进高新区与进贤县、青山湖区与进贤县、经开区(临空区)和新建区、经开区(临空区)和综保区合作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完善园区配套。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加快推进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人防、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园区打造产业邻里中心,加快园区“三房”建设。提升园区服务。以“新九通一平”建设为抓手,加强园区政务服务、公共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融资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打造一体化综合型服务平台,探索智慧园区建设,努力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各项服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权力下放、资金下沉、重心下移、监管跟上、考核精细”为主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动园区落实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制定并公布省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推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享受相应经济管理权限。依法简化审批事项申报环节,简化审批管理层级,提升审批效率。落实深化开发区干部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暂行办法,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和以岗定薪、按绩计酬的人事薪酬制度。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对工业园区实施差异化的激励和淘汰考核机制,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为新产业、新动能腾出空间。
加大金融支撑产业力度。全力激发金融发展活力,支持赣江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加快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发展,大力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来昌设立区域性总部,积极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着力扩大信贷规模,努力克服资金面偏紧和政策面趋严的困难,强化与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全力保障全市重点基础设施、“一核两重”产业和乡村振兴项目融资需求,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助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奋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壮大资本市场“南昌板块”。大力实施科技金融推进工程,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科技链,聚焦科技链完善资金链,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加大人才服务产业力度。营造氛围聚人才。加大“人才新政”宣传力度,让人才从政策“新意”中看到南昌“诚意”。持之以恒抓好人才新政的实施,确保100亿人才资金每一分都真正用在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上。搭建平台引人才。统筹推进“洪”字号系列人才工程,重点围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现代金融等产业精准引育。吸引国家大院大所、知名高校、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在昌设立研发机构。力争5年内全市建成100家院士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配套举措为人才。全面落实“天下英雄城•聚天下英才”行动计划,加快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精准有效的“1+N”政策体系,着力解决事业和待遇两大人才最关心的问题。
加大科技推动产业力度。做优创新布局。着力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以及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南昌航空科创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以及红谷滩科创小镇,积极推进创新型县区、开发区建设。做强创新主体。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工程,力争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达到30%、50%,到2023年均达到80%。做实科研平台。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筹建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南昌分院、南昌同济大学江铃汽车创新研究院。做好成果转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搭建南昌科技广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设立科技成果数据库,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信息。提高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营效益,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保护功能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