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实施总投资205亿元的13个市级重大重点农业及城乡统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3.7亿元。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粮安工程,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确保中国云厨南昌全域产业园、铭宸农业科技园竣工建成;以南昌绿谷为核心,全力打造一大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促进民俗民宿产业、美丽经济、生态景区、康养产业等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2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5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速南昌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培养扶持本地龙头企业,推进“一村一品”基地建设,接续扶持100个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抓好春秋防疫、春夏防汛、农产品流通防残毒等基础工作。

  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农村“五拆五清”工作,完成年度2000个左右村点的建设任务,实现“三年扫一遍”的目标。持续改善贫困村村庄环境和贫困户家居环境。大力开展“四精”美丽乡村试点创建,加快推进安义县、湾里区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及各县区秀美乡村示范线路建设。按照“全域规划、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思路,支持建设一批特色示范小镇、“五位一体”新农村和农村新户型建设示范点。稳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

  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财政惠农信贷通”,积极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挖掘盘活后备耕地开垦资源,抓好“旱改水”项目实施,着力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因地制宜发展土地整合型、股份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形式,力争2019年全部消灭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五)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着力提升大南昌都市圈区域特色优势。

  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和自然保护区监管。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抓好“四尘三烟三气两禁”专项整治,让蓝天永驻。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农业农村水污染治理、“河湖长制”水质考核,全力打造“东方水城•中国水都•鄱湖明珠”品牌,让碧水长流。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详查新增土壤污染防控,让净土芬芳。打好青山保卫战,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梅岭等重点区域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持续开展造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让青山常绿。打好环保执法持久战,加大定期执法、联动执法和信访投诉执法力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5%,PM2.5年均浓度保持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赣江、抚河断面水质达标率大于92%。

  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价值实现、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和自然保护区监管,高品质建设南昌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工程。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资金投入、物资保障、措施强化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义务。鼓励支持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环保工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共为。

  (六)更加注重民生兜底和优化供给,着力夯实大南昌都市圈全面小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