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六)新型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河池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批实施,金城江城区控制性详规修编成果即将批复,高铁新区、宜州城区、宜州新区(一期)以及各县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市行政中心迁移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政府原则同意将金宜一级公路无偿移交我市。抓好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金城江城区的市工人文化宫、五小碧桂园校区、道路“白改黑”(一期)、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项目竣工,市体育场、辉乐桥、乾宵路改造、路灯节能改造(黑改白)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宜州城区的浙江大学西迁宜山纪念馆、河池•宜州政协文史馆、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西屏实验学校等项目投入使用,环城路、“九街十八巷”改造等项目稳步实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家”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拆除“两违”建筑6.22万平方米。大县城战略*实施,统筹推进县城基础设施项目75项,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城和小城镇,宜州刘三姐全国特色小镇完成规划编制,巴马养生养老小镇、南丹丹泉小镇、宜州天丝小镇、东兰铜鼓小镇列为首批广西特色小镇。17个百镇示范、乡改镇、少数民族乡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市本级的人民厂、老虎山两大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5.9亿元;全市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5817套,累计分配入住公共租赁住房3.45万套。

  (七)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全面巩固。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住了生态红线和环境安全底线,擦亮了“山青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反馈的1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群众向“回头看”督察组反映的问题也全部办结,我市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充分肯定。率先在全区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大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禁止城区燃放烟花爆竹,金城江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94.49%,空气质量改善率全区第一;全面推行“河长制”,通过自治区考评验收,总分排全区第二,红水河、龙江河、刁江等主要河流水质全面改善,100%达标,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累计争取中央专项资金6.9亿元,逐步形成源头预防、风险管控的土壤治理与修复模式。开展森林和湿地综合效益评估工作,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长制”成为全区试点,完成植树造林39.7万亩,森林覆盖率69.74%,稳居全区前列。*开展石漠化治理,治理岩溶441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167平方公里。投入1663万元治理地质灾害点45处。

  (八)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72万吨,占全区任务的88.9%;持续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免税款20.3亿元,减征社保费1.16亿元。积极抓好地方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工作,整合后新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已完成装修,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1%,比自治区要求高出11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02万户;*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成为首个与自治区不动产数据联网并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设区市,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和批示;企业开办仅用2个工作日,是全区目前企业开办办结时间最短的设区市。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新组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国林集团、金山湖投资公司;巴投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均突破100亿元。农业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市本级和环江列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宜州区合寨村的韦焕能同志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荣获“全国改革先锋人物”称号。对外开放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广西科学院共建河池分院,探索院地合作新机制,共享科技资源和成果转化;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提升为粤桂扶贫协作重点项目,引进深圳企业43家,合作项目58个,计划投资309亿元。所有县(区)推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制,为125个企业代办审批事项240项,全年招商引资内外资到位3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