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拓展合作交流领域。紧抓“中新南向通道”建设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引入外部资源、市场资金、社会资本、技术力量借力发展。争取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装备制造机械厂、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厂和通过省工信厅审核的9个招商引资项目在兰州新区舟曲产业园落地,协调《兰州新区舟曲安置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审批,推进兰州新区新苑小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拉尕山、翠峰山、庙沟、大峡沟、沙滩等景区签约项目合作协议顺利落地,引进民间资本新建1所中医院。协调对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争取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开发、可持续性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开发等方面取得进展。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统筹规划县域发展空间,提升利用率和利用质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一是拓展国土空间。完成《舟曲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舟曲县新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沙川片区)》修编评审和《舟曲县县城乡村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完成3个村自然保护区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建设,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推进拆除复垦、拆旧腾地等工作,持续推进“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促进乡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拓展生态空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自然保护区覆盖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村庄道路、田间地头、排洪沟两侧等**区域进行复绿,义务植树100万余株,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2.8万亩,让“一江两河”流域绿起来,扩大生态容量和生态空间。三是拓展旅游空间。争取瓜欧景区连接线、阿朱坡至少下等7条旅游公路完工,建成乡镇汽车站14座,逐步实现“内通外联”,拓展县域旅游空间。加强与周边旅游名县和著名景区协作,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实现线路对接、优势互补、客源互流、利益共享,拓展外部旅游空间。

  (四)实实扣牢“农村兴农民富”目标,盘活“六类资源”,持续激活发展动力动能

  ——全面盘活优势产业资源,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围绕“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年”目标,推进特色农牧产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提高产品商品率和产业竞争力,让群众逐步富起来。一是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因地制宜完善扶持“菜单”,灵活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力争从岭藏鸡、中华蜂、土猪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只、4.6万箱、5万头,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羊肚菌种植规模达到26万亩、12.34万亩、900亩,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占到食用农产品规模的50%以上,逐步形成质量优势。二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争取申报“舟曲棒棒槽蜂蜜”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认证和“中华蜜蜂之乡”,逐步形成地域品牌优势。

  ——全面盘活城乡存量资源,增强农村发展动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土地、林地、草地、农房等资源要素,让农村产业立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增收渠道多起来。一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运用。理清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保护资源性资产,盘活经营性资产,管护非经营性资产,利用非物质性资产,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二是精准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加快形成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稳定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快土地确权数据应用。建立土地确权数据库共享机制,与县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统筹衔接,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让更多土地资源“活起来”。四是加快不动产登记颁证。完成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加快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工作,让更多不动产资源“动起来”。五是全面推开“三变”改革。认真总结“三变”试点改革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的作用,选准产业抓基础,培育主体抓带动,紧盯关键抓创新,靠实责任抓落实,*推进“三变”改革。

  ——全面盘活地域文化资源,引领农民参与发展。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兴盛文化事业,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成甘南州红色革命教育展示基地、县体育中心、20个乡镇村文化体育健身场所,完成县电视台、文博馆、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乡村舞台”升级改造,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二是传承弘扬本土优秀文化。*挖掘舟曲传统优秀文化精髓,鼓励扶持创作更多本土文艺精品力作,发挥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作用。三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以“五节一会”为引领,举办好春节系列特色民俗等文化活动和全民体育赛事,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下乡”“结对子、种文化”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