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坚持护美生态,全力坚守生态底线

  突出抓好保护、修复、建设、提升等重点环节,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聚力打造美丽中国“绩溪样板”。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执行“三区三线”,建设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多规合一”。完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执行联动机制,健全水生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确保主体功能区政策精准落地;主动参与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区创建,深化与临安等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平台监管作用,推行“一源一档”数字监管模式,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巩固提升河长制,启动河道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完成扬之河扬溪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登源河伏岭段中小河流治理、大源河孔灵段河道整治工程。深化林长制工作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加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自然地保护;推进增绿增效行动,新增人工造林500亩。

  加强污染防治攻坚。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严格执行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制度,健全落实餐饮油烟、道路扬尘管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车用国六汽柴油标准,进一步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加快城乡污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徽山大道至郎家溪段污水管网建设、乳溪河污水截流工程,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完成所有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模式。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治理修复工作。高质量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完成采砂制砂点(企业)整治清退和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关闭退出非煤矿山2家以上。

  建设生态宜居特色城市。以深化城市设计双修试点工作为平台,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确保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全面彰显美丽城市特质。建立县城总体规划动态维护机制,落实“通则+图则”控制性详规体系。提高城区通达能力,完成鄣山路东延下穿和会山路、中王路延伸工程,实施徽山大道边坡治理、河滨南路建设、扬之南路火车站至曹渡桥段改建整治;保护提升老城区,完成中正坊背街后巷整治、绿地改造和老城区主干道“白改黑”;实施城市“显山露水”工程,建成来苏公园,加快灵山公园、东山公园扩园工程建设,完成扬之河沿线景观带、翚溪河景观工程,谋划实施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建成一级普通消防站,加快建设城区天然气管网,新建绿道8公里,新增停车位150个、充电桩20个,新改建城区卫生公厕6座。*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专项行动,强化占道经营、户外广告、非机动车停放、建筑渣土运输等专项治理,规范市政设施养护社会化管理,出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智慧化、精细化。

  (三)坚持放大优势,全力发展美丽经济

  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深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争创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积极推广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支持企业绿色化、清洁化、低碳化改造,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实现零的突破。全面推行绿色健康养殖,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禁养区全面禁养、限养区全面整治、适养区全面提升”的要求,促进生猪等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强化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确保创成2家省级以上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启动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推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全覆盖。

  拓展文旅产业。坚持不懈把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深度融入杭州、黄山旅游经济圈,积极参与泾旌绩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产业走廊建设,确保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快打造百亿文化旅游产业。修订完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创新旅游资源整合路径,推动安徽出版、北京顺峰、香港爱家、伟光汇通等集团投资的文旅大项目全面建设。改造提升古城特色休闲街区,兴建徽菜美食城,推动徽博园早日运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制造基地,高品位建设徽墨产业园、徽雕产业园,开发绩溪特色文创旅游商品,力争旅游购物消费比重提高到20%以上。鼓励发展高端民宿,规范提升“农家乐”。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建设徽派传统建筑构件集中生产区,推出3条精品体验游、研学游线路,争取举办2次以上全国性体育赛事。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媒体合作,开展高铁冠名营销,实施高铁旅游优惠政策,确保旅游接待量、综合收入均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