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领跑大战略,加速大振兴,在强农固本上增收增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产业化引领,让农业更兴。提升特色产业。建设葛根、百合等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莲藕、茨菇等水生蔬菜产业聚集高地,新增“稻虾连作”3.5万亩,高效蔬菜发展到15万亩。延伸加工生产。探索设立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基金,启动建设金弘安粮食产业园,巩固提升尚田石榴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9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值56亿元。构建品牌经营。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品牌创建、打造品牌联盟,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雷官板鸭”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景致化建设,让农村更美。坚持“筑牢基本版”与“创优升级版”并举,新增投资6000万元,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5个、建成13个。塑造“净好家园”。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拆、清、治”专项行动,改善破旧立面3.5万平方米、房前屋后环境1.2万户,改造卫生厕所4000个,建设污水处理站5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打造“民宿庄园”。实施百村千驿工程,创办自驾驿站、农家客栈38个,培育施官顿丘海棠、三城河口清莲等乡旅融合示范点,繁荣民宿经济新业态。营造“文化乐园”。修葺一批乡居、整理一批乡味、传承一批乡俗,打响杨郢宝山、半塔大刘郢等皖东乡村文化新品牌。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建立“一约四会”、道德红黑榜制度,新建村级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90个,文明村镇覆盖率达50%以上。

  多元化创收,让农民更富。深挖经营性增收潜力。推进“小农户”衔接“大龙头”,构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家、示范合作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稳住工资性增收势头。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突破50%。**财产性增收红利。规范化运行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最大化盘活农村土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多样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民从资产入股中获得更多红利,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万亩。

  (四)稳健抓改革,阔步促开放,在**动能上出新出彩。*改革攻坚,扩大开放合作,狠抓项目建设,全方位厚植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锐意改革释红利。强化改革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对标改革要求,把握政策尺度,完成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字号”试点,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国家级试点,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品牌。深化农村“三变”、农业水价、供销合作综合改革,提炼经验,逐步推广。探索开展非林地林权证发放。统筹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稳步推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造公私联改来安特色模式。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公安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

  扩大开放注活力。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实现到位资金110亿元。坚持招大引强。紧密对接“国字号”、“央字头”和500强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附加值大的优势项目,培育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突出招商选资。围绕现有产业链走向和关键节点,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补齐、补全产业链条。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深化区域合作,实现融合、错位发展。加快项目转化。推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督查机制,确保重点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推动池杉湖吴韵湿地小镇、南海控股文旅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科世科汽车线束等重点项目开工,友发包装、铭瑞新材料等项目投产,在建项目履约率达60%以上。

  抢抓项目稳增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打造稳步发展“压舱石”“助推器”。凝心聚力谋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策划论证一批支撑经济发展、惠及民生民本的项目,做实做深项目前期,确保县级项目库常年保持在450个以上,列入省重点项目80个以上。全力以赴争项目。紧绷机遇意识和争抢意识,盯住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市资金项目,争取债务转化、土地指标等政策倾斜,切实以项目为载体,力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向来安。集中攻势推项目。健全并联审批、一线帮办、清单管理、分级调度等推进机制,严格落实“四督四保”要求,大力开展“三看三比”活动,迅速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全年新开工项目150个、竣工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