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聚焦聚力推进脱贫攻坚,扶贫成效更加精准。坚持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攻重点。强化制度保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的贫困县退出工作指挥部,投入资金66.6亿元,形成了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的“1+5+23+N”政策体系。成立316个工作专班,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识别边缘户3684户10564人,坚决做到零漏评、零错退。攻焦点。聚焦“一达标”,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实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04114个,带动贫困户56949户148037人;认定居家就业基地及就业扶贫基地1456个,居家就业及辅助性岗位申报27153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7户995人、危房改造18108户;全面兑现“180”、“135”、“1579”政策,220821人次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保障经费2.7亿元,贫困人口就诊综合补偿比达92%;教育扶贫资助全覆盖,资助学生67204人次,实现6-16周岁适龄儿童无因贫辍学。攻难点。扎实做好“三大革命”,改造旱厕40523座,新建公厕53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7座,实现全域环卫保洁市场化。持续推进“双基”建设全部达标,“六网进村”工程加快建设,新修农村道路1542千米,农村公路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0%,自来水入户、光纤通自然庄全覆盖。13个贫困村顺利出列、12501户28614人如期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23%。我们完全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彻底甩掉戴了33年的贫困县帽子!
三是持之以恒强化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坚持让城乡更具品质、更有温度、更富内涵,城区建成面积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4.5%。坚持拆旧与建新联动。规划编制求精求细,建成多规合一数据库与平台,编制城区专项规划14个、乡镇总规及控规29个、美丽集镇与美丽乡村规划20个,为城乡建设构建起完善的指导体系。拆违拆旧善作善成,全县拆违拆旧拆迁77113户,率先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阜阳大地上无一处危房”的目标。镇村建设提质提效,建成游园、广场178座,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14个、背街小巷36条,建设提升省级中心村10个,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生态更优,颍左颍右大堤生态提升工程、五里湖生态湿地四期工程加快建设,新增造林面积3.4万亩、绿化面积511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绿化提升180千米,新增省级森林村庄26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个。水韵更长,保丰河、外城河等水系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治理骨干水系106千米,疏浚中小沟895千米,开挖整治沟塘1060个。书香更浓,文化服务中心、滨河文化广场等加快建设,梧冈小学投入使用,管仲老街一期开街运营,城乡景观与文化塑造深度融合。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文明创建高歌猛进,开展“七大提升行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完善基础设施,G345、S454国省干线改造主体工程完工,新建改造电网325千米,实施解放路、交通路智能交通升级改造工程,新增城市道路38千米、雨污管网60千米、燃气管网20千米、供水管网20千米、盲道16千米。强化功能配套,建成地下停车场1座、城区公厕45座、垃圾中转站4座,长途汽车中心站、游客接待中心、城北公交换乘中心投入使用。
四是坚定不移倾力民生改善,幸福指数逐步攀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精心“建”,循环经济园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垃圾电厂主体工程竣工,生物质电厂、地表水厂、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加快建设。精准“改”,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持续规范项目建设,依法审批98个,整改备案223个。精细“管”,有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拆除“散乱污”企业68家、砖瓦窑厂145家、砂石厂169家、采砂船197艘、河湖围网养殖8374亩,主要河湖功能水体水质全面达标。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净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人文环境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安徽旅游职业学院、颍上七中等29所学校投入使用。文体事业亮点纷呈,承办国际国内文体赛事5项,县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营,管仲老街、明清苑和尤家花园入选省影视拍摄基地。精神文明成果显著,新增“安徽好人”1人、“阜阳好人”12人。卫生事业持续改善,县中医院新区投入使用,建立急救分站12个、基层医疗中医馆26个,城乡医保参续保率达110.4%,县域内就诊率达80%。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民生保障高效实施,投入资金30.1亿元,完成33项民生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5100套,分配公租房、安置房1308套。民主法治持续加强,*开展“七五”普法,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乡村“微自治”取得实效。诚信颍上全面推进,加大惩戒老赖力度,社会信用环境持续净化。扫黑除恶强力推进,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10个。社会治安大局稳定,274个村(社区)实现“零上访”。安全生产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