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培育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传统产业涅槃重生,大力培育新动能新产业,开辟产业转型新境界。

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开展新一轮技改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50个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60%以上。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聚焦主业开展并购重组,助推铜陵有色跻身世界500强。*实施“优质工程”企业诊断计划,深化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五所合作,帮助企业破瓶颈、增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提升行动,新增省级工业精品、新产品25个以上,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制造业标准化示范市。

  催生新兴增长点。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实施新经济培育计划,引进地标性企业,点燃发展新引擎。构建发展新生态。优化产业生态圈,搭建优秀的承载平台,让投资主体充分选择、自由落户。集聚优质人力资源,厚植要素价格优势,打造“成本洼地”。引进企业新物种。抢占时代风口,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加快发展共享、智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办好国际铜加工协会技术年会、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大会,积极争取承办各类行业和专业高端展会、论坛,力争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会,努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活跃一座城,带来一批项目。锻造精准新服务。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证照分离”模式进行分类管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制,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精准实施个**,聚焦企业差异化诉求,提供点单式定制服务,当好“五星级服务员”。

  提高项目建设质效。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主抓手,*落实高质量“四督四保”制度,全年安排亿元以上项目400个,开工90个、竣工80个,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泰富碳新材料、中建材环保装备制造、连浩通精密大电流接触件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北大青鸟氮化镓晶圆片、有色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信敏惠新能源汽车电池溶剂、万华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竣工投产。力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G3长江公铁大桥,配合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完成国道236改建,做实铜枞宜市域铁路、铜九黄城际铁路、开发区过江通道和胥坝夹江大桥等项目前期。围绕“公铁水”、生态环保等基础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盘子。

  (四)激发全面改革开放新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政策红利,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展现铜陵风采。

  推动重点改革走深走实。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铜陵有色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集团整体上市步伐,完成铜化集团增资扩股,推动投融资法人主体市场化转型;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建设;单设市国资委,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大力推进PPP项目。持续深化社区改革,探索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依法下放初中阶段教育管理权至区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紧密型医联体改革试点成果,全面推行县域医共体改革。

  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坚持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组建民营经济促进局,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护航。*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新进规上企业45家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提升到51.8%。推进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争创“专精特新”企业40家以上,培育一批“单打冠军”和“排头兵”企业。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要素成本。设立8亿元以上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落实续贷政策、扩大信贷投放,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在铜都大地创业愉快、兴业愉快、发展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