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左右。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基础。阳新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既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更是重大的责任。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民生情怀和更实的工作措施,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确保稳定脱贫、长久脱贫。
聚力脱贫摘帽。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等任务目标,聚焦深度贫困村、基础薄弱村和特殊贫困群体,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加强扶贫产业后续扶持,强化脱贫光荣正向激励,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结合,实现口袋与脑袋同步富裕、物质与精神同步脱贫。对标中央、省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压紧压实工作职责,逐村逐户逐人找差距补短板,确保50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规范完善各类台账资料,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全力以赴迎接省、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历史任务。
持续巩固提升。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整合财政资金5亿元以上,全面实施十大巩固提升工程。推广“一户一策、一村一法、一镇一品”发展模式,做强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七大产业,支持白沙、木港、枫林、王英、荆头山等镇区兴办扶贫产业园,培育壮大苎麻、桑蚕、中药材、食用菌、稻虾等八类农业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做实“六个当家”微产业。创新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力争贫困户主导产业年收益增长25%以上,全县产业带动率达85%以上。增设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500个,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全面完成拆旧复垦任务。按照应贷尽贷原则,持续开展“扶贫贷”业务。扩大贫困村农业特色产业保险保障范围。提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成效。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强化县镇村联动作战模式,保持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总体稳定。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应急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全面加强各类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健全项目资源整合投入、公告公示等机制。*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狠刹扶贫领域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强化脱贫宣传,选树先进典型,讲好阳新脱贫攻坚故事。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创造高质量发展安全稳定环境。按照“主动防范、系统应对、标本兼治、守住底线”的总体思路,全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筑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防范金融风险。强力推进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企业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严厉打击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稳妥推进重点企业债务处置。强化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监管,严控银行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债务风险,确保贷款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科学引导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规范运营。分类实施房地产信贷调控。加快完善各类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力争全年不发生非法集资案件,陈案风险量化解70%以上。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畅通国贫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行拟上市企业县领导包保服务制度,加强省“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培育辅导,推动奥莱斯轮胎等企业尽快在主板上市。
化解政府债务。按照“明界限、盘底数,化存量、控增量”要求,积极稳妥逐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依法规范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关,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加大县城投、交投等5家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力度,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适时置换存量债务,试点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政府专项债券,实施有稳定现金流和中长期投资回报的PPP项目,采取盘活土地资源、处置闲置资产、进行债务重组等方式提高政府财力和偿债能力。完善政府债务监测平台建设,构建防范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筑牢地方债“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