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办法,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增家庭农场100家,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10家,培育认证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培育良好文明乡风,建设平安乡村。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村湾环境整治,完成33座农村老旧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实现农村地区无敞口垃圾池;完成765座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12万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开展10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对300公里通客运班车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新建通湾公路200公里;创建省级绿色乡村45个。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扶持创业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支持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0个以上、实习实训基地200个以上。加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优化创业贷款担保服务,将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支持范围。继续为武汉户籍外出务工农民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申报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扩大稳岗补贴覆盖范围。*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激励计划。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工作。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织牢社会保障网。推进全民参保,社保扩面新增40万人次。提高城乡低保、抚恤优待、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等标准。为全市贫困妇女购买特定医疗安康保险。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00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服务点)307个,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5万套,建成2.5万套,建设筹集公租房1万套、大学毕业生保障房40万平方米。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000个,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所,新增学位2.4万个。提升4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104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改善农村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10家、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室240家。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办好特殊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打造“长江文明之心”,推动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规划建设新长江文明馆,建成开放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琴台美术馆。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推进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深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开展高雅艺术惠民演出季活动,举办琴台音乐节、武汉高校艺术节等活动。组织“武汉之夏”等文化惠民活动3000场次,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进社区(村)2000场。推进国家足球发展改革试点。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更新和新建社区(村)健身器材500套。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整合提升“两江四岸”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特色街区和景区,打造一批经典文化旅游线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育数字创意、设计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扩大“设计之都”品牌效应,支持各区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武汉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展药品带量采购范围和品种,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促进4家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5个区级疾控中心达到国家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市儿童医院妇幼综合大楼等项目,建成投用市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等迁建项目。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无烟环境建设和控烟立法。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全链条可追溯监管体系,健全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