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快智造强市建设。雨山区、市经开区、博望区要聚力三大战新基地建设,其他载体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提高集中度,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引导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新增一批省级以上数字化生产车间和智能工厂。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0个,完成投资增长9%。企业兼并重组30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全息数字马鞍山,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企业登云”计划,推动80家以上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突破17家。加强质量强市建设,持续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积极争取省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点,培育军民融合优势产业集群。

持续加大项目投入。项目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长点,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双集中”活动,实施重点项目630个,完成投资750亿元,突出抓好市级调度100个项目,确保易锐集成光电子产业基地、音飞智能储存设备等150个项目开工建设,永途新能源汽车、中铁轨道交通装备等78个项目竣工投产。瞄准智能制造、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全市重大项目库规模达2000亿元,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盘子。加强项目用地、融资、能耗指标、市政配套等方面的统筹。坚持招大引强,继续实行市领导领衔重大招商项目制度,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全年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8%,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探索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现金救助,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产品和业态,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供给,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加快文旅融合,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运营,采石5**旅游景区景观质量等级通过国家级评定。*推进“电商马鞍山”建设,华东农产品物流园竣工投产。改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让老百姓安心消费、舒心消费。

(三)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四新经济”。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突破15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5%以上。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在孵企业(团队)超过6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5%,每万人发明专利突破20件。

促进创新人才集聚。坚定不移走“人才兴市”之路,大力实施“诗城英才”计划,继续推进人才引进“龙马”“骏马”“驿马”工程、本土人才培育”1221″工程,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加快“技工大市、职教名城”建设,优化职教资源和院校布局,促进校企融合发展,新增各类技能人才1.88万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各层次人才提供安居、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出入境审批等方面的便捷服务。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园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郑蒲港新区要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做精主业、做优服务,在全国全省开发区排名中争先进位,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统筹推进6个省级开发区建设,推动当涂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大市级权限下放力度。在国家级开发区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郑蒲港新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支持宿马产业园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