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打造运动之城。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大力弘扬体育文化,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做大做强体操事业,实施快乐体操进校园工程,健全体操人才培养机制,唱响体操之乡、冠军之城名片。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和培训机构,支持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建设南城新区“一场两馆”和城北全民健身中心,健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培育品牌赛事,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聚力“三大攻坚战”,在补齐短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建设金融风险监控系统,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融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强化信访源头治理,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利益诉求。

全力实现精准脱贫。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因村因户定策、精准精细施策,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兜底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落实落地。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把就业扶贫作为重要举措,加强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大力推广“民企联村”“互联网+”“爱心超市”等社会扶贫模式,汇聚各方帮扶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保障已脱贫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加强扶贫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包保帮扶责任,全面完成剩余12个村、17775人脱贫出列任务,确保全市整体脱贫。

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完善空气质量监控平台建设,加强机动车尾气路面执法,强化餐饮油烟、建筑扬尘和秸秆焚烧管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开展水体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推进通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185”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加大污染源巡查和执法力度,确保重点河道水质持续好转。继续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和汉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岸线资源管控和造林绿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汉江分洪道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将汉江沿线建成绿色发展经济带和生态旅游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攻坚,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污泥等处理厂建设,力争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开展淡水养殖尾水治理,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防治并举改善土壤质量。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七)聚力民生福祉,在互惠共享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充实群众获得感。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新增就业2.1万人。*实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面提标各类社会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织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安全网”。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养老模式,加快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住房安居工程,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让群众住有所居。启动实施“红色物业”工程,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义务教育阶段网上阳光招生改革,加大教师引进交流力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中高职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力打造“健康仙桃”,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大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降低群众就医成本。着力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对接,建成市文化中心并投入使用,打造仙桃文化地标。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文化小康进程。加大沔阳文化、三蒸文化、陈友谅文化、水乡文化等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加强非遗文化研究保护利用。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办好“农民艺术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场以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