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2月27日在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刘丹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〇一七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的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以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坚定发展信心、直面矛盾问题、增强前进定力,聚焦产业重构、功能再造,抓全面、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安全稳定、自身建设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转型迈出新步伐。始终把产业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招大引强、聚新培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亿元,增长10%。招商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7.84亿美元,增长10%。外贸出口3.68亿美元,增长6%。全年完成房屋征收拆迁145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挂牌517亩。

“一号工程”强势发力。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大员上阵、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招商”格局。出台“黄金双九条”,依托“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建立专业平台,借力新“四军”,招商引资精准度、落地率显著提高。中粮集团、中国电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相继签约,复星集团、龙湖地产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启动建设,浪尖设计、猪八戒网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运营,世界冠军“回家”投资,3位诺贝尔奖得主加盟硚口。引进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5个,深投控、融创中国等签约过亿元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新注册投资过亿元项目150个、总注册资本达到136.5亿元,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13个、到资额近60亿元。

产业发展进中提质。现代商贸业优势持续巩固。凯德西城、南大天地、正达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先后开业,中百罗森、TODAY、永辉中百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聚集,大龙网等60家电商相继落户。工业服务业特色不断彰显。葛洲坝集团设立硚口首个院士工作站,“D+M”小镇一期、新工厂等“新两园”完成改造,建成武汉创智园、新华智慧印务园、南国创意设计中心,引进中海庭、烽火众智、蓝海科创等工业服务业企业15家。健康服务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国家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成立同济医学院校友国际联盟、基金会,引进德诺美等健康服务业企业24家,被省保监局授予全省首个健康保险创新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6.8%。

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组建新民营经济发展局、新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推动新民营经济集聚发展。改进企业服务方式,开展“双万双联”系列活动,解决企业诉求700余个,协助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突破1亿元,帮助企业争取扶持资金1.29亿元。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税新措施,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大幅下降。新增市场主体1.04万家、增长15.8%,新增注册资本过千万元企业359家、过亿元企业20家。精英盛华、普罗格科技在“新三板”挂牌。

二、功能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赶超发展的第一抓手,强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区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开创新局。长江主轴核心亮点区块建设全面提速,复星金融岛开工,武汉恒隆广场、国际时尚中心加快建设,长江食品厂东片项目重启,跃进片签约近80%。汉正街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举办中国服装大会、时尚**论坛、男装原创展示暨采购大会,成立中国·汉正街时尚创意联盟,建设服装设计中心,聚集设计工作室100余家。大力推进以消防安全为重点的综合整治,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市容环境持续提升。

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多点推进。大力建设同济健康城,编制完成产业空间及城市更新改造规划,新世界中心二期、同济医学院转化医学大楼加快建设,地大扩大片征收收尾。积极谋划宗关枢纽商务区建设,完成区域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建御景星城、时代新世界部分竣工,汉宜路片挂牌,建一路片签约达到97.8%。武胜路等功能轴线加快建设,香港中心开工,大悦城项目落户,崇仁**签约达到92%。侯沧海商路笔记

汉江湾生态新城取得重大突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纳入长江经济带PPP项目库。汉江湾核心区江湾国际、海尔智慧城加快建设,内燃片开工,万人宿舍片征收基本完成。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东风村改造方案基本确定,农利、常码头等村整村拆除,长丰、易家墩等村拆迁收尾,永利等村村民部分入住,还建房开工50.8万平方米、竣工58万平方米。乐道、乐商、乐创等汉江湾乐活季活动精彩纷呈,汉口里、江城壹号获评省级旅游名街。

三、城区环境展现新面貌。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永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完成整改,太平洋排口截污、宗关水厂反冲洗排口迁移全面完成,湖泊和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1135片土壤修复*推进。开展拥抱蓝天行动,PM2.5平均浓度下降3.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18天。推动绿满硚口,完成长江大道硚口段、园博大道等10条道路景观提升,新增绿地面积21万平方米、绿道5公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能耗总量增幅控制在2.64%。国家发改委点赞硚口生态建设成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介生态汉江湾。

城建攻坚加快推进。区级城建投资35亿元,完成征地130亩、征收14.3万平方米。汉江大道、惠安大道、硚孝高速完成征收。长安路西段通车,金银湖南街、凌云西路、平安二路等12条道路建成,古田二路地下通道、汉中路、丰硕路等14条道路加快建设。大力推进“四水共治”,福新泵站启动建设,打通城华路至丰硕路排水主通道,疏通排水管网362.5公里,改造二次供水点位22处。江滩四期防洪清障全面完成,平稳度过夏秋两汛。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心启动建设。维修主次干道3万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人防工程7.5万平方米。停车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累计建成停车场42个、新增停车位6708个。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城市综合管理保持先进水平。推动城管创新,建成智慧指挥中心,重点区域实现远程监管、实时管理,精细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机械化清扫保洁力度不断加大,环卫作业市场化稳步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开展。坚持减存量、控增量,拆除违法建设18.5万平方米。开展商圈环境、城市家具、交通秩序、轨道站点等专项整治,创建中山大道、园博园南路等示范道路,一批影响居民生活的城市顽疾得到解决。

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民生社会事业投入43.4亿元,占财政支出79.7%。新增就业2.78万人次,扶持创业4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为群众追回劳动报酬2000余万元。“五险”新增参保人数5.9万人次。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8060万元。探索开展“救急难”试点,发放救助资金192.8万元。保障房开工建设8453套、基本建成6700套。分配公租房6000套,规模全省最大。大力推进居家养老“133”工程,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新增幸福食堂10个,建成老年人服务中心6家,服务老年人12万人次,居家养老工作全市领先。残疾人帮扶、慈善救助等工作扎实开展。投入104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7个,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紫润中学完工,太平洋小学等3所学校结构封顶,辛家地小学新校区开工。学区制改革*推进,教育云应用持续拓展,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与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备忘录,编写专业教材,校园足球从试点走向示范。开展幸福硚口、乐在汉江系列文化惠民活动50场,承办湖北省桥牌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10余场,放映露天电影80场。启动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组建3家紧密型医联体,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0%。市、区政府十件实事圆满完成。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档案、科普、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深化平安硚口、法治硚口建设,建成综合视频监控平台、6个街头综合警务站,“海燕直通车”“爱心黄手环”等服务深受群众欢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一感两度两率”稳步提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成立18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大力推进安全隐患交叉检查,整改摘牌重大安全隐患47处,消除D级危房59栋,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开门接访、主动下访、上门回访,市区街上下协同、内外联动,信访积案化解成效居中心城区首位,重大会节期间实现零进京、零非访。处置公共卫生、民族宗教等突发事件15起,区公共服务平台办结率达到92%、满意率超过82%。食品药品、公平交易、产品质量等市场监管有效开展。实施城市“微更新”,启动20个老旧社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推进“红色物业”,成立硚安公司,物业服务更好融入基层治理。

五、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大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举办“资智回汉聚硚”系列活动,聘请世界冠军、知名企业家等招商招才大使、顾问26名,设立创新创业基金4.5亿元,筹集人才公寓572套,引进9名诺奖级、院士级高端人才,2.6万名大学生创在硚口。武汉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走进杭州、西安,增设大健康分项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申请专利654件。推进汉江湾·云谷建设,新改建载体37万平方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3个,培育市级研发机构7家,孵化企业100余家。硚口被授予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放管服”改革全市领先。承接和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37项,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落实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面推行。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证明事项44项。大力推进“三办”改革,成立区行政审批局,17个部门、79项审批事项实现“三个全集中”,“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分别达到54%、99%、100%,群众等待时间、事项办结时间分别缩短50%、80%以上,“互联网+政务服务”经验在首届中国智慧政府创新大会上交流。

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大。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模式,成立区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网上群众工作部。群团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事业单位“九定”工作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深化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管体制改革、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启动区级行政执法监督云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性融资和资金支持,破解了“三旧”改造等方面的融资难题,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管控。项目化管理全面推进,绩效考核、政务督办明显加强。

六、自身建设得到新提升。始终把全面从严作为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持续增强。

法治建设不断强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议提案303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以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财政预算、政府购买服务等管理制度,政府决策更加规范科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6.2%。政务信息全面主动公开,办理依申请公开21件。“七五”普法等工作*实施。

作风建设纵深推进。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公车使用等专项督查检查162次,查处问题22起、处理32人,“三公”经费在去年下降35.5%的基础上,又下降14%。坚决整治“新衙门作风”,推进基层站所作风评议,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拼搏赶超氛围更加浓厚。

廉政建设持续深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18件。落实公务员岗位责任制,推进“汉水清风”主题廉政教育,运用批评教育、约谈函询等组织措施处理254人。健全资金使用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覆盖。

各位代表!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硚口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鼓舞,但问题不容回避。主要是:缺乏压舱石作用的重大项目和领军企业,城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转型发展动能尚待培育;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品质不高,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三旧”改造瓶颈亟待突破;民生保障跟不上群众需要,本质安全基础较差,各种矛盾风险叠加,稳定压力增大;“新衙门作风”不同程度存在,拼搏赶超、担当作为劲头还需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

二〇一八年工作意见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硚口极其关键、大有可为、构建格局的历史方位,牢牢抓住硚口发展不够、实力不强、质量不优的主要矛盾,保持历史耐心、增强战略定力,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努力开创硚口发展新局面。

新的一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转型创新升级为主题,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建设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全力打造三张靓丽名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改善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

全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市级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征收拆迁130万平方米,实现挂牌500亩。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聚焦发展不动摇,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直面问题不畏难,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难点瓶颈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坚持统筹兼顾不偏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坚持人民立场不含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持自身建设不松劲,提振精神状态,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增强施政本领。

一、坚持“世界眼光、一流标准、高点定位”,以整体规划为引领,以“三旧”改造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三大功能区

加快建设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打造长江主轴核心亮点区块。按照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定位,主动融入当代之城、历史之城,加快复星金融岛、武汉恒隆广场、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推动汉正街东片C1地块、跃进片等地块挂牌,启动宝善红燕片、六角南巷片等地块征收,打造国际总部中心、武汉金融中心、高端商务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城市亮点区块。继续深化时尚牌,举办时尚**论坛系列活动,建设多福路服饰时尚街区、汉正街时尚珠宝街区,探索武汉城市圈跨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聚集时尚品牌企业,提升时尚汉正街全国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构建长江左岸崛起的新增长极。发挥区域资源富集、交通畅达优势,推动“两核多轴”全面发力。*推进同济健康城建设,推动地大片挂牌,加快新世界中心二期、同济医学院转化医学大楼建设,充分利用同济“金字招牌”,促进建成和在建楼宇向大健康聚焦,全面完善配套功能。着力打造宗关枢纽商务区,加快中建御景星城、时代新世界高档商务楼宇建设,汉宜路片、宗关铁桥片、建一路片地块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生态居住等功能,建设现代商务中心。加快香港中心、大悦城等项目建设,实现崇仁**挂牌,完成65中北片征收,提升武胜路、硚口路高端商务轴线功能。

加快建设汉江湾生态新城,争创长江大保护“三生”融合发展示范区。对标未来之城,按照创新智城、乐活悦城、生态绿城的定位,创新汉江湾管理新体制,高水平编制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打造科创总部基地。加快汉江湾核心区、汉江湾·云谷建设,统筹城中村产业用地开发,推动江湾国际、海尔智慧城部分竣工,实现1135片、万人宿舍片、汉正西物流片等地块挂牌。加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完成东风村村湾拆除、加快集体厂房拆迁,确保其它各村拆迁全面完成,推进龙湖汉江湾、华润翡翠城等项目建设,完成电缆宿舍片、轻机公客片、支铁片征收,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社区。实施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大湖+”试点项目落地,推进“五色旅游”,打造乐活汉江湾。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强力支撑功能区建设。增强城建计划的刚性和可实施性,以更高标准聚力建精品、创亮点。加快推进汉正街隧道、沿河大道、江汉七桥、古田一路北延线等骨干路网工程。启动南泥湾大道、古田二路、宝丰二路改造,加快建设城华路、紫润路等10余条道路,建成三环线北路、丰美路等10条道路。建设东部汉正街中央绿轴、西部汉江湾生态谷,连通汉江湾、张公堤南北绿带,改造提升解放大道、古田三路等景观大道、垂江画廊,启动古田公园和南泥湾大道、丰硕路十字绿轴建设,建成小游园、微景观15个,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完善张毕湖公园、竹叶海湿地公园配套功能,开放竹叶海湿地公园。*推进“四水共治”,完成江滩四期50万平方米生态雨林带和福新泵站建设,加快肖家地泵站建设,全面疏浚大型排水管网,推进社区排水管网改造。启动建设游艺路变电站。建成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心。新增人防工程7万平方米。

二、坚持高新高效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力推进“一号工程”,重点发展三大产业,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强力推进“一号工程”。坚持法人在地、税收在地,做实项目库、做大朋友圈,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协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经济贡献率。大力实施地块招商、楼宇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冠军招商,着力引进总部型、创新型、引领型企业,力争在500强企业引进上取得更大突破。坚持以市场换投资、以功能引产业,谋划落实1135片、汉正西物流片、建一路片等重点地块招商,推进越秀财富中心等重点楼宇和园区招商,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完善对口联系和跟踪服务机制,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至2个。

建设现代商贸引领区。顺应技术升级、消费升级新趋势,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丰富业态,打造现代商贸升级版。引导宜家、越秀、大武汉等购物中心、家居市场优化经营结构,创新服务体验,形成社交体验、时尚消费、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中心。鼓励中百罗森、每日鲜、TODAY等“小而美”的社区化零售业态发展,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支持中百、工贸、大龙网、一路乐等壮大发展,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聚焦汉派服装、家居建材等领域,谋划百亿级、千亿级产业板块。新引进商贸总部企业3至5家、电商企业60家以上,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千亿元新台阶。

打造工业服务聚集区。坚持“高质+高智”导向,聚力发展工业总部、高端服务。做大工业总部经济,大力支持雪铁龙、葛洲坝、省石油、天然气、地铁、水务、公交、远大等企业发展,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家以上,力争引进工业总部企业3家。建成“D+M”小镇二期、博济智汇园,打造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新两园”。发展服装设计、时尚设计,建设汉正街服装原创设计中心,聚集服装设计工作室120家以上。发挥宜家、大武汉、红星美凯龙品牌效应,延伸家居建材产业链,积极发展家居设计、装修设计、室内设计。加快建设智慧汽车大数据中心,支持桥科院、材保所、猪八戒网等企业发展,谋划布局网联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业态。

创建健康服务示范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百度战略合作,重点发展高端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健康体育等业态。依托中科育成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发展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推动成熟可靠的前沿医疗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健康云”。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发展医疗执业保险。办好生命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研讨会、第二届健康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暨创新成果推介会,谋划建设国际医院,着力引进健康服务企业20家。

争创发展环境最优城区。坚持企业优先,把服务创新、营造环境、赢得口碑放在突出位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多层次联系企业制度,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反应处理机制,优化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营商环境。用好长江经济带、老工业基地、电商基地等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整合辖区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为企业发展和员工生活提供便利。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速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完成“个转企”230家,新增“四上”企业30家以上。坚持依法征管,不断简化办税流程、优化纳税服务,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税措施。

三、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绣花精神织造亮丽城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美丽生态硚口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机制、强合力、补短板,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降尘、藏土、整治、执法等措施,促进PM2.5、PM10平均浓度不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加强水源地保护,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张毕湖、竹叶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一流标准,全面完成1135片土壤修复。提高全区绿化率,提升彩化、亮化、文化、信息化水平。加快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创建一批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全面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严惩重罚等制度,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确保每个人都有责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责任人,保持城市综合管理先进水平。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智慧城管指挥平台作用,提高处置效率和水平。落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服务保障任务,强化房屋立面、广告招牌、楼宇亮化、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做好清扫保洁、门前三包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市容环境干净整洁。积极配合道路建设、征收拆迁、城中村改造,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精心打理城市,实施“微更新”,维护好城市家具,全面提升道路、绿化等养护水平。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继续深化基础文明行为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发挥硚口“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榜样带动作用,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讲好硚口故事、传播硚口声音,全方位多维度提升硚口文化软实力。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就业2.2万人次,扶持创业4500人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通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低保动态管理,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工作力度。强化住房保障,完善保障房配套设施,加强公租房管理。夯实拓展“133”工程,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建成4所学校,加快建设常码头小学、辛家地小学新校区。继续推进学区制改革,深化教育云应用,实施名校名师名课工程,落实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办好区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健康硚口,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深化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争创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优化生育服务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好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对台、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地方志等各项工作。支持工青妇科协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构建社会创新治理新格局。坚持“德治、法治、自治”并举,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面建成街道、社区两级平安服务中心,强化网格化服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精做优“爱心黄手环”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整改,深化汉正街、长丰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的安全事故、消防事故。建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推动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全面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完成社区换届,加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建设,完善“一元引领、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体系。

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天下英才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理顺体制机制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增添市场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开辟硚口创新创业创富新天地

建设创新型城区。持续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构筑知识圈、科技圈、创新圈。更好发挥招商招才大使、顾问作用,依托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冠军文化,争取在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国际工匠人才引进上取得新进展。继续承办好武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吸引大学生创业就业8700人以上。支持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新改建汉江湾·云谷创新载体10万平方米,建成3家科创小微企业园,建设楚天创新园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引进创新项目20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理清职责边界。落实监察体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任务。加大事业单位整合调整力度,优化结构布局。实施综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和水政综合执法改革,深化排水“三化”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创新棚户区改造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试行电子商城政府集中采购。

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好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依法公开“三个清单”,加强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管理。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三办”改革,建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精简审批材料,推广网上预约,实行并联审批,努力实现服务最优、流程最简、时限最短、功能最集中。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以扎实的征收调查和精准的征收方案为基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控制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率。坚持整体平衡,强化项目与产业、功能统筹,推进成片开发。加强经济运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财源建设的力量统筹、工作统筹,构建区级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街道共同参与的经济大合唱新格局。主动对接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谋划实施好PPP项目。推动老工业基地、电商基地、校园足球三项国家级示范试点取得新进展。完善容缺审批机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快发展新民营经济。高水平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使国资公司、硚房集团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六、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百姓“双宣讲”为抓手,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掀起全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协商,提高议提案办理质量。加强与“两代表一委员”的沟通联系,把大家的“金点子”变成施政的“金钥匙”。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等工作。探索将政府预算、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纳入人大联网监督,稳控债务风险。*开展“七五”普法,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说了算、定了干,当好工作落实的“操盘手”。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克难攻坚,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增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公务员岗位责任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加强政务督办,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地见效。

坚持全面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实施细则,*整治“新衙门作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严格“三公”经费管理,节用裕民过紧日子。实现监察全覆盖,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全面强化重大项目、国企国资、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