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7日在濉溪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赵德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发展成效、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全力以赴促改革提效能、坚定不移稳增长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圆满完成五年任期目标,开创了濉溪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突出表现在“三个提升、六个率先”:

实现“三个提升”。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71.2亿元增加到251亿元,年均增长12.6%;规模工业增加值由74亿元增加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8.6%;财政收入由23亿元增加到30.2亿元,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由164亿元增加到282亿元,年均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6.8亿元增加到86.7亿元,年均增长13.4%。2015年,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十强县”。发展环境明显提升。我县先后荣获“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县”“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等殊荣。连续4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连续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知名度明显提升。2015年我县位列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榜单第48位,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榜单第29位;2016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第49位,在全国的知名度明显提升。

实现“六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小老板3.56万人。在全省县城率先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放自行车1600余辆。在全省率先举办皖北“互联网+粮仓”创新发展论坛。在全市率先启动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全市率先进入“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行列。在全市率先开通4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结束了建县66年无公交公司的历史。

——五年来,转型步伐在调优结构、提升质量中持续加快。三次产业比由2011年的21.6:51.4:27调整为17.4:49:33.6,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弱到强,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批“专精特新”小企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数量增至6000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28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60家。理士电源、皖雪食品分别进入2015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50强榜单。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70亿元,是2011年的1.9倍。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家,矿山机器、协力重机研发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城乡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淮海国际商贸城、福田辰茂酒店、濉溪大市场等建成运营,百善物流园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先后引进马鞍山农商银行、湖商村镇银行、招商银行,各类银行达11家。2016年金融业税收达1.3亿元,是2011年的10倍。我县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小麦单产连续4年超千斤。五年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03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120家,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产品商标达186件,“隋园蜜”牌西瓜等7个品牌获省级名牌称号,15个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五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7万亩、除涝面积72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五年荣获省“江淮杯”奖。项目支撑力持续增强。五年共实施重点项目683个,完成431个,累计投资817.8亿元。华中天力、宝隽汽配、浍河路桥、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县中医院大楼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改造新建国省干线公路235.7公里、县乡公路263.3公里、村级道路483公里,城乡交通环境大幅改善。

——五年来,园区载体在完善配套、聚强产业中突显优势。县开发区比较竞争优势明显。安徽省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牌运营,各类配套持续完善,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省铝基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创新型园区和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等殊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1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87亿元,是2011年的2.2倍。濉芜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三横七纵”路网,濉芜星城31栋安居房建成入住,承载项目能力明显增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3大产业加快发展,协议引进项目27个,规模工业企业增至10家,麦能电气、瑞凡车业等14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赛宇汽车部件、艾瑞库车业等企业已投产。百善食品工业园发展成效初显。入驻规模工业企业41家,皖雪食品、神华肉制品、翔宇物流等企业发展壮大。6个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濉溪镇、百善镇分别被认定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镇和农产品加工基地。2016年,各园区规模工业产值达530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93%,园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城乡面貌在加快建设、优化环境中明显改观。大力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生态文明环境持续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县城总规修编、6个组团控制性详规、11个专项规划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初稿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人口2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3%、燃气普及率达9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城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一期建成使用,智能交通站点加快推进。城市综合功能持续增强。新建、改造城区道路46公里、桥梁8座,老旧城区、河西区、园区与市区无缝对接。改造背街小巷41条、公厕48座。五年建成商品住房25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7.1万平方米,一批高档商住小区和保障性住房建成入住。实施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建成12个公园绿地广场、6个出入口景观、26个节点绿化,绿化覆盖率达40.2%,濉河公园荣获安徽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百善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刘桥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临涣镇、双堆集镇获“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临涣镇进入“全省千年古镇”候选名单。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建设中心村59个,黄新庄、蒙村成为两大亮点。建成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40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供电能力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和“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开展,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五年来,发展活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充分迸发。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有力。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先照后证”等制度,市场主体活力加速**。五年新增私营企业3935家、个体工商户26753户。金融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县信用联社完成改制,组建濉溪农村商业银行。建投公司改制组建濉溪建投控股集团,融资能力显著增强。政府控股的金茂和金福达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不断增强。口子酒业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广博机电、汇邦小贷在新三板挂牌,美信铝业等15家企业在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扩大。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面公开,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推进,“营改增”、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改革全面落实。加强存量资金清理,五年盘活存量资金9亿余元。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五年引进省外资金511.5亿元,利用外资8.93亿美元,引资总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市第1位。五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总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福尔足袜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成为我市首家外经企业。另外,政府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公车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推进。

——五年来,社会事业在惠民利民、创新管理中全面进步。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60元和10595元,年均分别增长8%、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26236人、4个贫困村出列。民生民计保障有力。五年投入民生民本支出18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7.8%,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先进县”。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7个,孙疃大田家水厂建成规模全省最大,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61.9%。建成保障性住房4671套、乡镇公办幼儿园27个、镇综合文化站11个,改造农村危房6398户。临涣镇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刘桥镇敬老院获评“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就业社保成效斐然。五年新增城镇就业727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89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技术示范校”。五年招聘教师1005人。我县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五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556件、专利授权186件。柳孜运河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老城石板街被评为“安徽省十大传奇古街”。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扎实开展,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改*推进,组建2个“医共体”。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二孩政策全面实施。3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位。我县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成功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及首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县防空防震办被评为“国家防震减灾先进集体”。公共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综治维稳、矛盾纠纷化解、信访调处等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统计、残联、气象、科协、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军民共建融合发展。国防动员委员会制度健全完善,国防动员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红色教育、拥军优属*开展,义务兵优待金逐年提高。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消防指挥中心,购置了消防和防爆设备。成功举办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纪念活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五年来,自身建设在改进作风、廉洁勤政中得到加强。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87件、政协委员提案584件。制定落实《县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强化政府目标管理,政府系统运转规范有序。强化财政预算执行、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全覆盖。五年审计政府投资项目3552个,核减投资额6.8亿元。建立市县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透明,五年累计实施政府投资项目招标2717个,节约资金6.6亿元;政府采购项目1012个,节约资金8354.7万元。为民服务更加务实。*贯彻“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权力、责任和涉企收费“三项清单”,县级权力事项精简35.8%、行政审批事项精简27.2%、涉企收费项目减少14%。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面公开,县长信箱、网络问政、政府热线按期办结率达100%,县政府网站被评为“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网站”。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贪腐案件和系列窝案得到查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文风会风持续改进,“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坚持“大改大建、投资拉动、金融助力、创建共享”的发展思路,以“十大重点工程”为主抓手,加快项目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5%,财政收入增长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大改大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建立落实县级领导包保、督查调度、审计监察全程监督等工作机制,高效推进棚户区改造,南关、淮海南居等续建项目全部封顶;北关一期加快建设,四里庄、仲小庄等实物安置项目完成招标;货币化项目序时推进,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60余万平方米,实现开工户数15366户。实施公共服务惠民工程。濉溪二中搬迁项目正在试桩,郭楼桥九年制学校正在进行围墙施工,文体中心、老年大学等项目正在完善规划设计。实施南部次中心工程。工程列入2016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推进计划,总体规划正在征求意见,初步谋划重大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实施交通网络建设工程。实施513.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已完工425.3公里,全年农村公路投资达10亿元,创造了道路设计标准最高、建设里程最长、投入资金最多的历史。濉漆路、濉岳路、南双路和省道S101一期、S202等建成通车,符夹线、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和南坪浍河船闸、航道疏浚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1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治理工程正在施工,沱河、王引河治理、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等项目已完工,黄桥闸除险加固、徐楼闸拆除重建工程加快推进,仲大庄闸重建项目完成初步设计。5个粮库标准仓和收纳仓等“粮安工程”已完工,粮食安全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坚持“投资拉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实施铝基产业提升工程。铝产业基地入驻铝加工企业近30家,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产业链条,华中天力等13个铝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年加工铝材能力70万吨。预计,全年涉铝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宝隽汽车部件等8个铝基项目竣工试产,利丰电器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工程。南坪中广核、刘桥恒瑞等5个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上海浦发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实施电子商务培育工程。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服务平台建成运营,“濉溪青年创业园”建成挂牌。建成京东淘实惠服务中心、淘宝特色馆等电商平台20个、镇村电商公共服务联系点77个、邮政服务网点141个,新注册电商企业37家。实施文化旅游开发工程。小李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改造完成,柳孜运河遗址薰衣草庄园项目基本建成。老城石板街改造与乾隆湖湿地公园项目完成施工招标。与安徽文旅投资集团签订《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隋唐大运河遗址景区为依托,规划建设国家5**旅游景区。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凤栖湖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乾隆湖湿地公园岸线整治基本结束,浍河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已上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三)坚持“金融助力”,解决项目融资难题。建投集团通过融资租赁、争取政策性贷款、设立濉溪建徽城镇化一号基金等方式,全年融资授信87.9亿元,同时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9.7亿元,保障了棚户区改造、河西城镇化、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资金。建投集团与招商证券合作发行10亿元企业债工作加快推进,与中石化淮北分公司合作注册具有法人资质的合资公司,拓宽了增收渠道。推广PPP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中国十七冶和二冶集团等大型央企,实施的6个棚户区改造及15个市政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通过开展“税融通”业务、实施“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设立续贷过桥资金等方式,全年帮助企业融资85亿元。以0.9亿元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与徽商银行合作,设立4.5亿元产业基金。创新土地出让方式,全年挂牌土地1584亩,土地出让金收入达5.05亿元。

(四)坚持“创建共享”,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开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和全省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安居、畅通等六大工程,县城功能持续增强,人居环境显著优化。碱河路铁路立交桥、郭楼桥建成通车,河西区岱河西路、闸河西路、百合路、合欢北路南段加快建设。县体育场塑胶跑道及附属设施改造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实施20条背街小巷整治,百姓出行更加方便。五里郢游园景观绿化加快推进,完成乾隆湖公园一期等18个节点绿化,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通过省级初核,已向国家住建部提交申报材料。恒大名都四期、御溪荣境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11.6亿元。*推进“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集贸市场等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开展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整治、扬尘污染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五)坚持“三产联动”,推进经济较快增长。全面落实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实施“调转促”计划,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工业质量有新提升。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4家。预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30亿元,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1%、26%。万元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3.5和4.1个百分点。在第四届安徽省专利奖评选活动中3家企业获奖,总数居全市第一。招商引资有新成效。成立上海、广东2个招商联络组和9个招商分局,举办濉溪铝产业招商暨发展论坛、安徽濉溪?温州经济交流恳谈会等招商活动,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预计,全年引进省外资金91.5亿元,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麦能电气、汉世伟和牧原生猪产业化联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签约恒瑞铝压铸等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100.9亿元。服务业质量有新提升。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1家,总数达116家。在全省成立首家县级邮政业发展中心。浍河复航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超快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试运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普及,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被评为国家3**红色旅游景区。对外贸易持续扩大,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农业发展有新成绩。“濉溪粮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专用小麦产量占50%以上,全省品牌粮食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增家庭农场360家、产业化联合体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面完成,供销社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等*推进。新增造林面积2.4万亩,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49.8公里,五年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诚心诚意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崛起步伐持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是县委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勠力同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濉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为濉溪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要推动濉溪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工业强县、项目带动,唯有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扭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龙头”,才能做大产业、做强经济,厚植发展优势,加快转型步伐。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唯有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敢闯敢试,才能有效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增添发展新活力、**发展新动能。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唯有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握当前、统筹兼顾,加快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才能更好推进城乡建设整体联动,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必须坚持心中有民、廉洁勤政,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宏观经济影响和生产要素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经济总量依然不大,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发展层次偏低,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城镇基础设施仍有许多短板,建设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访维稳压力较大,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为官不为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二、未来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前景广阔。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皖北崛起发展,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陶铝峰”建设,相关配套政策将密集出台,为我们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实现新业绩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强大动力,濉溪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型崛起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党代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焦转型崛起主线,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突出招商带动、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厚植新优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闯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濉溪特色的转型崛起新路,为加快“四个濉溪”建设,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3亿元,年均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2.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6亿元,年均增长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086元、16301元,年均增长8%、9%。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培育产业融合、转型崛起新动能。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坚持创新创造供给、供给引领需求,大力推进“调转促”行动计划,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完善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生产**业提速、园区经济提升、重点企业培育、质量品牌升级、节能降耗“七大行动”,努力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闯出新路。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大优势产业,重点促进铝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煤炭及矿产采选、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建材4大传统产业,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到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00亿元,铝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远期打造“千亿元铝产业板块”。推进“2+1”园区转型发展。创新建设、管理、投资、招商等工作机制,将县开发区、濉芜产业园、百善食品工业园打造成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吸引客商投资的“福地”,重点推进县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到2021年,“2+1”园区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扬“工匠精神”,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

强化科技创新新支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到2021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件。

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全面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一带、两大园区、四大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即建设泗永路一线“良繁带”,打造50万亩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五铺农业科普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打造“品牌粮食、高效瓜菜、健康畜牧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推进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装备能力。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省、市级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家。积极发展“三品一标”,争创一批绿色皖农品牌,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提升服务业发展新品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服务业,培育建设1-2个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进柳孜运河遗址保护与开发、老城石板街改造、临涣古镇开发等核心景区建设,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争创全省旅游强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积极发展信息消费、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促进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二)实施协调发展行动,构建城乡联动、一体发展新格局。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镇化驱动潜能,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继续实施安居、畅通、增绿、惠民、街巷整治、管理提升“六大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县城。高效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步推进路网、地下综合管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套农贸市场、商业中心、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到2021年,完成棚户区改造5万户400万平方米,老城区基本完成改造,河西区框架全面拉开,县城整体形象大幅提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到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4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

加快推动南部次中心建设。南部次中心项目位于百善镇境内,规划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计划集聚人口20-30万人。按照中等县级城市的规模高标准规划设计,多元化筹集资金,分期加快建设,并依托大运河文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资源和平台优势,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用5年左右时间,将南部次中心建成“产城一体、四化融合”的皖北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强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以美丽乡镇建设为载体,推动各类公共设施向镇村延伸,增强城镇整体功能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种养加一体、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的魅力小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交通、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五年新建或改建各级公路610.1公里。

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目标,持续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一航两港两闸”、淮北-蚌埠(阜阳)-合肥城际高铁等100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数控装备制造等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推进乘用车铝合金板、复合板带箔材、智能电机、碳纤维、锂电池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形成“重大产业专项-重大产业工程-重大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格局,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五年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850亿元。

(三)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打造生态优良、宜业宜居新家园。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保护,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坚决防治大气污染。继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倡导节电节水节能,发展绿色公交,推行绿色建筑,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大力推进治污减排。引导企业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和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镇。完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到2021年,林木绿化率达25%。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水生态河湖连通与环境整治工程,打造“皖北水乡、生态濉溪”。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涉及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的环境风险问题。

(四)实施开放发展行动,提升贸易交流、对外开放新水平。强化大开放、大互动意识,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上海非科技创新中心疏解带来的产业转移,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先进技术和研发团队。到2021年,五年利用外资总量14.6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618亿元。大力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加快浍河复航、南坪船闸等工程建设,利用浍河航运,连通京杭大运河。实施多式联运,建设煤炭能源、煤化工合成新材料、粮食、建材等物流交易中心,打开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的新局面。着力提升经济外向度水平。鼓励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装备、产品、技术等“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发展优势出口产品,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到2021年,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达50家,进出口贸易总量达2.8亿美元。

(五)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增进生活幸福、安居乐业新福祉。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集中力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的新生活。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到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文教卫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15年基础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促进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深化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医疗服务与健康养老相互结合,加快建设健康濉溪。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推进“七五”普法,培育法治信仰、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更加稳定和谐的平安濉溪。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特色双拥工作。

三、2017年主要工作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年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上级规定的范围以内。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以强产业、提质量为重点,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调存量、扩增量、做减量、提质量”,加强企业帮联、要素保障、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做强现有企业“调存量”。支持美信铝业、巨成化工等现有企业扩大产能,推进宝隽汽车部件、艾瑞库车业、万润新材料等投产企业达产达效。引导理士电源、莱伯特相框、奥登服饰等企业将生产基地重心向濉溪转移。同时,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有效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培育规上企业“扩增量”。选择一批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的优强小企业重点支持和培育,同步推进利丰电器、中建汽车配件、麦能电气等项目尽快投产,纳入规上企业统计,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5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5亿元。推进节能减排“做减量”。引导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加大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华中天力、金鸿盛电器、弘邦天力和理士电源、广博机电等重大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建设,促其早投产、早见效。加强技术创新“提质量”。开展科技型、高新型、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推进产学研合作,新增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2家校企合作机构,重点推进省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报国家级检验中心工作。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增创一批省级以上名品名牌。

(二)以补短板、增后劲为重点,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责任落实、项目台账、要素保障、审批服务、协调调度、“四督四保”六大机制,实施重点项目投资、储备项目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三大计划,建成一批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优质项目。年内安排重点项目219个,总投资68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6.2亿元。实施南部次中心建设工程。推进起步区县委党校、科技馆、规划馆、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三甲医院、示范高中等前期项目年底前力争具备开工条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重点推进24个新建、续建棚改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彻底改善县城面貌。加大房屋征收力度,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80万平方米。实施铝基产业集聚工程。加快实施铝基金属材料、汽配制造业升级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家园铝业与辽宁忠旺集团、美信铝业与广东万顺股份公司、银丰铝业与比亚迪汽车集团、华中天力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大企业合作,推进热轧机组生产线、高端动力电池箔坯料、汽车轻量化特种车辆车体等铝加工项目建设,提升铝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文化旅游开发工程。加快推进老城石板街改造、乾隆湖湿地公园、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博物馆、特色旅游小镇花海景观、临涣古城等旅游项目建设,做靓濉溪旅游品牌。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发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品牌和政策优势,推进县开发区电商园、濉溪镇新经济园、韩村镇电商园建设,打造新产业、新经济。实施新能源发展工程。加快南坪中广核、刘桥恒瑞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中远溪风电场、上海浦发生物质发电、鸿源煤气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实施综合交通网络工程。加快省道S101二期、S203二期、S235一期改建及S337新建等省级干线公路建设,实施148公里县乡公路、158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一航两港两闸”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3个城际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打造立体交通新优势。实施生态环保工程。推进大连环嘉集团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王引河和小溪河水环境治理、凤栖湖湿地公园等7个项目建设,开展浍河生态综合治理前期工作。实施民生改善保障工程。推进河西区文体中心、老年大学、濉溪二中搬迁、郭楼九年制学校等12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商气人气向河西区集聚。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推进1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治理、50万亩良种生产基地、徐楼闸和黄桥闸重建等23个涉农项目,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通电机井3083眼,提升农业综合装备水平。

(三)以引大商、聚财智为重点,着力推进精准招商活动。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围绕3大优势产业、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开展招商招智招财活动。全年引进省外资金95亿元、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利用外资2.42亿美元,完成规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开展大招商活动。围绕做大做强铝产业,加强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央企、国企、上市民企上实现突破。围绕融资担保、金融租赁、风险投资等领域,引进1-2个金融服务业项目。围绕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引进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性能新材料等方面技术创新项目,引进一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和众创空间。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加强政务服务和商事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完善落实招商机制,对重点招商信息,指定承办单位直接对接;对重大招商项目,量身定制“套餐服务”;对拟落地项目安排专人全程跟进、用心服务,促其尽快落地、加快建设。强化产业宣传推介。坚持“外出招商”与“邀商考察”并举,把“濉溪铝产业招商暨发展论坛”打造成特色招商名片,提升铝产业知名度。积极筹办首届濉溪柳孜中国大运河文化艺术节,扩大文化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项目支撑优势平台。继续推进县开发区、濉芜产业园和百善食品工业园扩容提质,持续增强承载项目能力。重点推进县开发区与兰州金轮实业公司、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公司电解铝仓储库合作,解决铝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和资金难题。推进濉芜产业园500米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污水管网搭接等项目建设。推进百善食品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尽快建成运营,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功能。

(四)以强功能、优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管理。继续围绕“三城同创”,*开展“六大工程”,打造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修编老城区、旧城区、河西区、濉芜产业园控制性详规,完成县城公共设施、县域乡村建设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快南部次中心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启动各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和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推行“多规合一”,强化规划约束。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贯通闸河路,改造沱河东路、西外环路,新建浍河西路、紫薇路,加快河西区闸河西路、百合路等5条道路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态系统。结合棚户区改造,延伸、改造供水主管道。通过市场化模式,推进100辆纯电动轿车租赁项目建设。改造20条背街小巷,建成2个菜市场。实施碱河路游园等3个公园绿化、郭楼桥两侧景观等4个节点绿化、S202省道(王引河-沱河段)两侧和河西区5条新建道路绿化,持续扩大城市绿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智能交通、数字化城管监控指挥中心、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推动刘桥、临涣等中心小城镇建设提速提质,以“两治理一加强”为重点,推进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和管理,同步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增强小城镇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推进百善镇争创“中国特色小镇”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建成17个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产村融合,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支持四铺镇新庄花卉、颜道口“隋园蜜”西瓜,双堆集镇陈桥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发展,打造10个以上特色种植专业村。

(五)以扩消费、提品质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加快补齐服务业短板,壮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品质。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科技信息、物流快递、检验检测等生产**业。推进“工创”电子商务产业园、“酒品”创客梦工场、淮海1号互联网街区综合体等五大电商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入驻企业90家。提升生活**业品质。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5家。推进濉溪大市场四期、超快物流等项目建设。坚持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开发并举,加强房地产招商。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社区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升级传统服务业,涌现新兴服务业态。完善支持企业创新转型配套政策,营造公开透明的行业发展环境,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服务业。壮大对外贸易规模。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加大汽摩配、铝制品深加工等产业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外贸龙头企业,扩大产品出口规模,同时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重要装备等,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促进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六)以优结构、增效益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做大做强粮食经济。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专用品牌粮食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治理、增粮工程、粮安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10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坚持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加快建设50万亩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做靓“濉溪良种”“濉溪粮食”两大品牌。提高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全面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扩大土地适度规模流转面积,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发挥牧原食品和汉世伟生猪产业化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省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0个,打造年饲养量1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引进和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加快物联网和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三变”试点,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两大农业园区水平。突出项目支撑、科技引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农网改造升级、林业增绿增效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以促创新、破瓶颈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这个动力源泉,精准务实推进各项改革,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大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力度,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推进“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规范优化权责清单,全面落实县(镇)级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私营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注册私营企业900家、个体工商户5000户。强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收入稳定增长、规范支出管理、科学透明分配和全方位财政监管四大机制。*推进“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培植涵养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1.7亿元。规范举借和偿还行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升县建投集团融资能力,全年融资14.5亿元。大力推广PPP建设模式,加快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用好首期4.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铝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与产业发展基金合作,持续壮大基金规模。继续发挥“4321”担保模式和续贷过桥资金作用,扩大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倍数。推进市农商行尽快开业经营,积极引进招商证券和上海浦发银行。全年新增信贷投放2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215亿元。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全年上市(挂牌)企业7家。优化资源配置改革。推进土地增减挂、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强土地报批,全年争取土地指标3100亩。加大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力度,鼓励企业建设立体厂房,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八)以保民生、促和谐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持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实现7810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和各项救助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小老板培育工程,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平安濉溪建设,健全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处置能力。坚持依法信访,完善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开展“铸安”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争创第三批全国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00件、专利授权30件。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基层医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挥县域“医共体”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加强价格监管。提升统计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国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防空防震、气象、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全面发展。

(九)以促廉洁、提效能为重点,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成新目标、新任务,推动新发展、新进步,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严守规矩。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矛盾、促进发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重要作用。加强监督,规范用权。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权力监管,全程监控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更好发挥审计推进改革、规范管理和反腐倡廉作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廉洁从政,优化服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争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加强督查问责,严格落实“三查三单”制度,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全面贯彻县委“一创双加”意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积极倡导党员干部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大胆履职,提高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绘宏伟蓝图,共创美好未来。让我们在中共濉溪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谋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为加快“四个濉溪”建设,实现“在安徽崛起中闯出新路、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较旧一篇:2017年靖安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