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4日在来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邓继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并对今后五年及2017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十六届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抓住转变方式主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宏观形势,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加注重打基础、管长远、利根本的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这五年,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预计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71.3亿元、财政收入81.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10.6%、23.8%、14.8%。工业化率达48%,提升1.5个百分点;轨道交通装备、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集聚规上企业10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服务业比重达37%,增加10.5个百分点,连获两年全市先进;限上单位总数达12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9%。南京湾商贸物流园、文具产业示范区创建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金融服务网点覆盖城乡,各项存款余额190亿元、贷款余额124亿元,分别是2011年末的2.4倍、3.4倍。麦迪尔、金弘安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到13家,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4个,入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增至75家、576家、850家,嘉吉动物蛋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开全国先河。

——这五年,改革开放持续*,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完成卫生计生、市场监管等机构职能整合,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立运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启动实施。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四大投融资平台健康运行。发放全省首例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合一的不动产权证书。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成效明显。累计引进项目5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8个,到位资金476亿元。201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总量分别是2011年的1.8倍、11.8倍,两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两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5.8亿元,开发面积达2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01家,实现财政收入40.3亿元。县经济开发区实现“百亿园区”目标,汊河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五年,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来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7平方公里,裕安路、白鹭大道、新来河大桥等基建项目建成通车,“三纵三横”主干路网形成,来中新校区、规划科技馆等公建项目投入使用,蝴蝶公园、文化长廊建成开放,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县城。汊河新区成为全省首个PPP模式建设的产业新城,长江路、104国道来安段竣工通车,汊河中学新校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碧桂园、南京湾、雅居乐组团开发、投资超百亿,来宁同城化步伐加快。完成新一轮乡镇总规修编,半塔镇入选全国重点镇,新安镇、汊河镇获批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4个,创建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9个,半塔镇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舜山镇获批国家级生态镇,林桥村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始终位列全市第一,农村垃圾治理“来安模式”在全国推广。

——这五年,民生保障全面加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类民生工程累计投入35.2亿元。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5亿元,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年均提高10%以上,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体制更加健全。五大保险参保率全市领先,新农合、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投入扶贫资金4071万元,6023户、1.1万人实现脱贫。建设保障性住房1.1万套,改造棚户区房屋7680户、农村危房7800户。完成滁河、来河、清流河等6条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46座,全面完成三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惠及22万人。改扩建县乡道路12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44座。

——这五年,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总投入达21亿元,新改建学校40所。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成果,积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省首创“星级村医评选”机制。“六馆一中心”投入使用,县图书馆、文化馆晋级国家一级馆,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村(社区)农家书屋138个、省市级农民文化乐园20个。山地自行车赛、桃文化旅游节、周末街坊大舞台等成为全省乃至华东有影响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中央大街、水口呇味街、清流西路美食街成功创建市级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获批全省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开展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灾减灾等事业获得新进展。

——这五年,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政府工作更为规范。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政风持续向好、新风正气成为常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权力、责任、涉企收费清单,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清退超标办公用房,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行为,“三公”经费大幅下降。*开展重要领域、重点工程、重大资金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五年来,我县荣获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最美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等一系列“国字头”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来安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全县上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综合实力冲刺全市第二目标,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六届政府工作完美收官,“十三五”实现精彩开局。

(一)经济建设开创新局面。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13.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3亿元、增长9.8%,规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增长12.3%,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26553元、10889元,增长9.6%、9.9%。质量效益优化提升。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49:37,结构更趋合理。税收收入达16.5亿元,增长23%,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2.4%,实现量质齐升。清理闲置土地1048亩、闲置厂房14.3万平方米,盘活重组企业21家。规上企业入库税金5.95亿元,增长17.5%;产值下降企业较年初减少16家,下降9.6个百分点。多项工作取得突破。财政收入跨上20亿台阶,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大关,“新三板”挂牌实现历史“零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汊河新区跻身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半塔镇、杨郢乡分别获评省优秀旅游乡镇、生态镇,贾龙村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白鹭岛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成为全国典型,“来安花红”创全县首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片。

(二)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工业扩量提质。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11.8%,产销率达99%。规上企业增至16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32家,金瑞投资、晋源铜业、中普石油、碧绿春晋级全省百强。五个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9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94.5%。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新开工项目17个、竣工项目10个;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聚规上企业28家,实现产值38亿元。农业优化升级。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8亿元,增长14%。粮食总产47.6万吨,实现“十三连丰”。新增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4家,嘉吉进入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新增家庭农场82个、专业合作社25个,大英耘泰入选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新增苗木花卉5000亩,总面积达13万亩,林桥苗木基地获批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华东(国际)风景园林产业城成为国内首个全景观产业链综合体。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2.3亿元,增长12%。新增限上单位11家、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14家。南京湾商贸物流园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文具产业示范区实现总产值15.2亿元。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万平方米,增长70.8%。新增贷款33亿元,较年初增长35.8%,增幅居全市第一;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增至20家,金瑞投资成功发行6亿元可交换公司债券,立光电子、扬子安防挂牌“新三板”。新增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家、星级农家乐3家。全年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

(三)动能转化增添新优势。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6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新申报专利1700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达34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前列。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至21家,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增至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7家、市级增至24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发展到19家。荣获省著名商标称号企业达21家、市知名商标企业达51家,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全县首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挂牌,金邦医药主导修订两项行业标准,鑫禾公司OCA光学膜研发国内领先。金禾实业获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柏拉图、立光电子入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新兴业态加速兴起。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2%;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6家,总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8亿元,增长4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电商产业园引进企业20家,建成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60个,电商服务网络通村达户,来安特色产品上线销售。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政策,“营改增”减税近亿元,涉企减费2000万元。三次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为企业节约成本1360万元。兑现企业各类扶持资金2.7亿元。新增民营企业560家,总数达2031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5%。金禾实业实现税收2.4亿元,跃居全市前列;中普石油税收破亿,成为我县首家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

(四)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两城建设展现新姿。实施建设项目86个,完成投资51亿元;征地1.5万亩,征收房屋2013户、49万平方米。来城3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二里河、三里河实施整治,滁州大道来安段、顿丘路北延、北二环路和生态隔离公园、顿丘公园开工建设,110指挥中心、检察院技侦中心投入使用,城西公园向市民开放。汊河22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产业发展等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控规实现全覆盖。长江南路、纬四路东延等6条道路及污水管网开工建设,104国道两侧风貌改造、园区景观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汊河港开港运营,二院新区主体竣工。美丽镇村彰显特色。编制集镇整治规划1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5个,完成中心村布点规划修编;实施建设项目18类175个,环境整治实现地下、地上、空中“三位一体”全覆盖。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是前三年总量的5倍。水口等5个美丽集镇改造升级,实现“风貌改观、功能提升、宜居宜业”目标;长山等5个中心村拓展功能,达到“环境秀美、配套完善、留住乡愁”效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滁河风光带建设全面启动,除险加固小型水库5座。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72个、433公里,县乡道路基本形成闭合循环。改造城乡电网520公里,半塔110千伏和城西、杨郢35千伏变电站投用。新增自来水用户4620户、天然气用户1.3万户。互联网普及率位居全市前列,4G网络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

(五)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汊河新区“镇区合一”方案获批,行政审批“二号章”启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6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新增市场主体2684家。供销系统改革在全市率先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圆满结束。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半塔罗庄跻身全省首批“三变”改革试点。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组建县域医共体4个,重大疾病报销比例达80%,次均补偿费用增长4.6%。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完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预计全年实现到位资金100亿元,新开工项目38个、投产项目28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成功举办江北新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推介、汊河新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等一系列招商活动,现代建筑科技、中祥能源、上汽荣威车身配件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安飞信电子、多晶硅铸锭、宠物食品添加剂等23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承接平台完善升级。“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亿元,建成区实现“七通一平”。县经济开发区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35.6%,税收5.2亿元、增长44.4%。倍立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入规。汊河经济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14.2%,税收6.2亿元、增长20.1%。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企业增至104家。

(六)生态建设呈现新气象。植树造林“增绿”。森林增长工程圆满收官,新增成片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36%;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森林长廊示范段2公里。城市绿化增点扩面,实施绿化项目22个,新建街头游园3个,开通城市绿道10公里,新增绿化49万平方米。“三线三边”延伸提质,完成空地见缝插绿1万亩、道路扩带补绿1000亩、矿山整治复绿430亩。大英镇入选市级生态镇,杨郢宝山、施官贾龙获批省级生态村。综合治理“净水”。来河水环境治理、内城河改造全面启动,污水生物降解项目开工建设,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使用。铺设雨污管网2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2%。半塔和水口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张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基本建成。*开展8个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滩涂养殖管理有效加强,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治气”。完成减排项目12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10%,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集中整治环保突出问题,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490辆,整治建筑施工扬尘企业15家、餐饮油烟单位13家、燃煤锅炉企业6家、矿山企业5家。来城烟花爆竹全面限放,秸秆禁烧实现全年“零火点”。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七)民计民生取得新进步。民生工程优先实施。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9.5%,33项民生工程投入7.4亿元,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标准高居全市前列。农村低保、五保标准分别提高22.7%、20%,发放救助补助资金3.3亿元。就业技能培训、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完成率均达100%,均居全市第一。扶贫攻坚精准到户。设立专项资金1000万元,产业、教育、社保兜底扶贫1.05万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建成、光伏电站并网发电。11个贫困村顺利出列、3300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全市产业扶贫、林业生态脱贫、资产收益扶贫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四推四查四公示”模式在全市推广。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投入1.74亿元,改善教育教学条件。11个薄弱学校、56所学校校舍完成改造,七里、泗阳幼儿园开园招生,二小新校区建成交付。来安中学应届本科达线69%,创历史最好成绩。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县职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县医院整体改造完成,新城区公立医院建设启动。两孩政策全面落实,计生服务满意度跃升全市第二。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17个,高郢市民文化乐园、孙桥农民文化乐园在全省率先建成。开展首届荣誉市民评选活动。“天网”工程覆盖城乡,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汊河司法所荣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件实事进展顺利。来城公共自行车系统投运,32条背街小巷改造、化工集中区拆迁全面完成,建阳南路、永阳东路改造通车,清流路、来安大道断头路即将贯通,县政务服务中心、体育馆、驾考中心加快实施,汊河公交换乘中心、池杉湖湿地雷官镇至南京西部干线连接线建设有序推进。

(八)自身建设实现新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消化吸收县政协的高层协商成果,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64个、政协委员提案95个,办理意识更加主动自觉。法律顾问制度覆盖乡镇,延伸至重点执法部门,行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一单两库”,行政执法更加透明高效。工作作风明显优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积极完善县政府党组工作规则,为民务实、责任明晰、执行有力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继续开展“企业评部门、居民评社区、社会评窗口”活动,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跟踪开展效能督查,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提速提效。廉政建设明显加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起、“酒桌办公”25人,政务环境更加清朗。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443个,节约资金4.8亿元。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审计监督,审计政府投资项目42个,节约支出6320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蓄的势头弥足珍贵。这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来安创业的外来投资者,向驻来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来安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来安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但受宏观环境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下行态势尚未彻底扭转,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多,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转型困难;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少数项目前期工作滞后、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扶贫短板需要补齐、民生保障还要加强;政府工作仍有不足,少数工作人员作风不严不实,进取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来安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跨越发展的黄金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国家“三大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经济发展打开新空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南京江北新区聚力开发,滁州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即将开工建设的滁宁城际铁路贯穿南部全境,来安长三角融合发展首位优势更加凸显,发展潜能将加速**。经过多年努力,来安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对外开放、承接连接有优势,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有基础,赶超跨越正得其势,加快崛起正当其时。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把握新机遇,推动新发展,奋力谱写来安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高端智造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创新创业乐土、生态美好家园,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富足、安宁的美丽来安,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预期目标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一年求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达小康”总体目标,争当“六个排头兵”,推动“五个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奋力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争当“六个排头兵”,就是奋力争当弯道超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排头兵;争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排头兵;争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排头兵;争当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度的排头兵;争当生态优先、全面提升发展环境的排头兵;争当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排头兵。推动“五个发展”,就是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项指标在201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在结构调整上实现跨越。坚持质量效益导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骨干企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4105”行动计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构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依托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先、敢闯敢试,加快形成有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加快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在城乡统筹上实现跨越。按照“一尊重、五统筹”思路,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两城、十镇、四十七村”三级建设体系。来安县城全力推动“老城大提升、新城大变样、产城一体化”,建设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畅通城市、品质城市,与大滁城无缝对接。汊河新区按照“拓展腹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发展定位,加快建设江北水岸科技新城,不断扩充工业区、商业区、商住区、老镇区和生态旅游区五大板块,着力建设“新市镇样板”、国家级滁州产城融合示范核心区。全面完成美丽集镇建设,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农业开发型、旅游服务型特色小城镇。着力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建成一批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乡村风貌凸显、留住田园乡愁的美丽乡村。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在生态建设上实现跨越。坚守生态红线,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真正把绿色环保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生态优先,实施最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坚决打赢水气土“三大战役”,让来安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大力实施绿化行动,加快建设城乡园林、生态林网、经济林网、森林长廊,倾力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坚定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着力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县。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理念,加强保护白鹭岛风景区、湿地滩涂和城市绿地,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色价值观*人心。

——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在多元融合上实现跨越。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机遇,做优做强两大产业承接平台,与长三角协同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县经济开发区按照“东融、西接、南拓、北延”思路,呼应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壮大精细化工、文具礼品、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推动工业、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汊河经济开发区坚持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之路,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商贸物流、汽车配件、电子配件等主导产业,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拓展区、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先导区,跻身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前列。

——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在民生普惠上实现跨越。坚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群众共享。坚持就业、社保、住房、收入等民生问题均衡协调用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每年坚持为民办十件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优先支持发展教育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快军民深度融合步伐,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群众更有安全感。

三、2017年工作安排二号首长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谋篇布局、起步奋进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追赶跨越、能快则快”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五个两”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四个攻坚年”行动,全力加快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总量全面进位。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和10%,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调转促、增质效,推动转型升级大发展。持续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用结构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打造来安经济升级版。

工业要做实做强。突出科技引领,开辟转型路径,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强化创新驱动。以省“三重一创”项目建设为契机,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广泛开展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开发创新产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两区”分别要与1家以上国家级一流院所开展紧密合作;每个亿元以上企业至少要有1家技术依托单位、1个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团队。全年创建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家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7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著名商标4个,争创驰名商标1个。强化骨干带动。支持金禾实业、中普石油、晋源铜业上项目、扩产能,加快冲刺百亿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拓市场、提效益,尽快发展壮大。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0家。强化集聚联动。精细化工产业要培育1-2家全国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要加快推动整车企业引进,实现产值46亿元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要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值42亿元以上。文具礼品产业要加强品牌推介,引进企业3家以上,实现产值17.5亿元以上。

农业要做特做优。以工业理念提升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六化同步、一产振兴”行动,全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4亿元,增长14%。推进农业规模化。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4万亩,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60家。推进农业原料化。围绕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林果等农产品,大力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动大棚香菇、无花果深加工项目签约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运用粮食烘干等新机具、新技术,新建标准化育插秧工厂15座,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85%。推进农业电商化。加快建设农村淘宝、京东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培育农产品电商示范企业2家、电商村20个。推进农业复合化。开发葡萄采摘园、莲藕生态园、桃文化园等农业功能拓展区,发展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农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精品化。按照“不比欧洲差”标准,加快打造三城、舜山两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片,三城片大力开发湿地水乡游,舜山片争创国家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张山石榴园建成皖东最大无籽石榴基地,争创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服务业要做好做活。聚焦消费新热点,加快培育新兴业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层次提升,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亿元,新增限上企业10家。商贸物流“转起来”。招引龙头企业入驻,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推动物流产业园、汊河港物流枢纽等重要节点建设,辐射大英、带动水口物流业发展。加快传统商贸转型升级,推进金太阳、南京湾、新白云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弘舜农商大市场、苏润国际建成运营。推行“互联网+”商贸流通新模式,推进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线上线下互动,引进电商企业8家以上。金融服务“活起来”。探索发展楼宇经济,引进金融机构入驻,拓展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动政银担、税融通、过桥续贷降槛扩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畅通供求信息,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项目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担保余额突破7亿元。乡村旅游“环起来”。整合舜山、半塔、杨郢等地旅游资源,开辟自驾游、生态游、红色游精品线路,打造北部生态旅游环线,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化。积极连线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整合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化。加快完善白鹭岛重组、盘活舞彩国际旅游资源,池杉湖湿地公园对外开园,景华生态园创4**旅游景区,新增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

(二)等高对接提档次、拓空间,推动区域协同大融合。发挥汊河“两区叠加、一区毗邻”独特优势,全面打通对接通道,全力破除发展瓶颈,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推进“两市”融入。在“两市三区”互联互通、等高对接上下功夫,打造大滁城副中心、滁宁深度合作示范区。交通上互联。立足建设“零距离”交通圈,积极推进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建设,加快治理滁河航道,实施汊河集船闸、汊河大桥改造,呼应江北新区,连接大滁城。加快推进新区路网建设,开工建设新城大道、幸福大道等城市干道。乌汊路通车,打开三城与南谯新区、汊河新区、苏滁产业园通道,开发“金三角”。产业上互动。瞄准轨道交通、商贸物流、汽车配件等产业,主动承接江北新区产业转移,引进关联配套企业,建链增链、强链补链,争当“滁宁一体化”排头兵。

推进产城一体。把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功能融合、空间布局整合。实施“多规合一”。高起点、高标准修编47平方公里城市总规,完成“活力城心”控规和综合交通、海绵城市、旅游、环卫等专项规划。建设“宜居新城”。开工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城市规划展馆、金融服务中心,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启动区基本建成。建设“生态新城”。启动汊河水环境整治,开工建设“魅力蓝心”中央公园、“活力城心”景观大道,完成滁河风光带、104国道两侧和园区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产业新城”。启动科技研发示范区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发展空间。

推进镇区合一。加快汊河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固化人员、体制、管理模式,实现规划建设一体、信息资源共享。整合行政资源。重组镇、开发区机构职能,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配齐力量、配强班子,建立职能综合、扁平高效的行政体制。充分授权放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优化“二号章”运行流程,搭建“政务超市”,拓展服务功能,实现“汊河事汊河办”。完善财权事权。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体制,赋予经济、土地、环保等管理权限,推动“汊河事汊河管”。

(三)全力以赴塑精品、靓家园,推动城乡统筹大建设。组织开展城市建设“攻坚年”活动,提升县城中心城市首位度,提高美丽镇村治理能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建设体系。

来安县城要大手笔拉开框架、集聚人气。把新城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推动来城建设大扩容、大提质。实施新区拓展工程。顿丘路、新城大道、中央大道等9条道路向新城区二期延伸。客运中心、供电大楼、农商行大楼开工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体育馆投入使用。实施旧城提质工程。312省道出城段、顿丘中路改造完成,来安大道、清流路全线贯通,加快城北、建阳南路两侧成熟地块商业开发和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景观靓化工程。七里公园、市民广场、杨庙干渠滨河景观带全面开工,生态隔离公园、顿丘公园向市民开放。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加强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利用,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县城。

美丽镇村要大力度推进建设、展现特色。打造特色小镇。*实施“百镇计划”,全面启动雷官、大英、舜山、杨郢、独山、三城6个美丽集镇整治,建设一批布局美、建筑美、生活美的风情小镇。推进水口特色小镇全面升级。打造美丽乡村。坚持“一村一景”,扮靓雷官高场、三城河口、杨郢宝山、大英丰山、独山曲涧、施官顿邱、舜山三湾、新安黄坝8个中心村,建成一批环境优、设施全、产业强的永久性居民点。同步推进60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精品示范带。做精做美双塘、孙桥、复兴、林桥、大安、炮咀、仰山、倒桥、苟滩连接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建成集宜居农村、富民农业、魅力农游为一体的美丽示范带。

基础设施要大幅度扩大投入、加速改观。道路交通上。启动来安-施官-大英公路改造,实施来安-复兴-杨郢-半塔道路改造,保障滁天高速、来六高速建设,畅通南北部路网脉络。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50公里。农田水利上。加快屯仓水库扩建增容前期工作,完成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沛河治理工程,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万亩,新增耕地3000亩。供电供水上。完成相官220千伏、苗圃11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改造城乡电网185公里。改造提升县第二自来水厂,新改建城市自来水管网20公里。延伸农村人饮管网550公里,让2.6万人喝上“放心水”。

(四)千方百计扩投入、增后劲,推动产业发展大跨越。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抓实招商、快推项目、筑强平台,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

招商引资要上水平。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招商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大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和人才招引力度,提高招商引资“含金量”。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05亿元以上。突出招强选优。坚持招大引强、引小选优,瞄准重点区域,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选好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基础好的中小项目。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兴茂旅游、上海航发等项目签约落地。突出质量效益。强化“双向约束”,严格项目亩均投资、亩均产出、亩均税收标准,把好质量关,算好效益账。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突出引才引智。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联系,柔性引进、精准引进、快速引进关键人才,达到“招来一个人才、引来一个团队、带来一批项目”的效果。

项目建设要提速度。细化、硬化“四督四保”,按下“快捷键”,提升加速度。全年谋划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新开工160个、竣工100个。机制创新“增速”。牢牢抓住项目谋划、引进、建设、落地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项目前期工作并联审批机制,打通“肠梗阻”。统筹调度“提速”。坚持全方位调度、全过程管理,强化督查推动,实行责任倒查,全面提速项目建设,确保金盛环保、热电联产等项目开工建设,中联能源五期、金禾三氯蔗糖等项目建成投产。要素保障“加速”。好字为先、快字为上,“点对点、一对一”开展帮扶帮办,建立帮扶台账,动态联络跟踪,全力保障资金、土地、水电气等要素。

园区建设要重档次。实施路网、绿化、标识标牌等十项提升行动,完善优化承载平台,争取“去筹转正”。县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平阳河绿化带建设、园区景观绿化提升,完成工业大道一期、环城西路北延等道路建设,推动园区南接北延。壮大精细化工、科技孵化等四大平台,加快建设“双创”产业园,打造“服务业南片区、新兴产业北片区”。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实现税收5.5亿元以上。汊河经济开发区要建成长江南路、纬四路东延路网,完成污水管网工程一期、启动二期,优化重组汊河自来水厂,延伸天然气管网。加快电子信息、仓储物流等产业园建设,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营,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实现税收7.5亿元以上。

(五)蹄疾步稳抓改革、破难题,推动发展活力大激发。以成果和效率为衡量标准,聚焦重点领域,保持改革定力,激发发展活力,充分**改革红利。

实施重点改革活力工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850户以上、民营企业400家以上。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改革,加快农地“三权分置”,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半塔罗庄“三变”改革全省样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力争完成三大配送中心建设,新改建基层社2家、综合服务社5家。加快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现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共体建设,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统筹推进教育人事制度、城管执法体制等改革。

实施资金杠杆动力工程。壮大产业基金。推广“基地+基金、产业+基金”模式,设立文化、新能源等产业基金,集聚要素资源,放大产业优势。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6亿元以上。推广PPP合作。邀请专业团队,规范运作流程,在交通、医疗、环保、旅游等方面*谋划,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提高公共产品服务质效。重点推进滁州大道来安段、新城区二期路网等项目合作。对接资本市场。兑现奖励政策,强化扶持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建立“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发展梯队。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5家,主板上市签约1家,“新三板”挂牌1家以上。

实施减负提效惠企工程。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成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建设,严格实施部门、乡镇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规范涉企收费,完善电力、天然气等资源性价格调整机制,减缓企业职工养老、失业等保险费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效盘活低效资源。全面清理低效企业,采取整体转让、嫁接重组、租赁合作等方式,加快清理恢复生产无望、僵而不死占据资源的企业。集约节约用地,完成科来兴入园,启动金邦化工、新星阀门等企业搬迁。

(六)持之以恒守红线、优环境,推动美好生态大改善。以打攻坚战的决心、打持久战的韧劲,强力推进生态改善,精心保护绿水青山,培育生态增长点。

加强生态治理。加快来河、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强重点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治理,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辆,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全天候监控重点排污、危化品生产等企业,及时消除环境隐患。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大普查。

加快生态建设。开展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3.5万亩,森林抚育14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农田林网庇护面积5.5万亩,创建森林长廊10公里、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森林覆盖率达22%以上。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实施城市出入口、街头空地等重点绿化项目12个,新增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荒坡荒滩、废弃矿山造林1000亩,修复退化林3000亩。大英镇争创省级生态镇。

发展生态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严格项目准入,严禁引进高耗能、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扶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大唐200兆瓦和吉电、金弘20兆瓦项目并网发电。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照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回收处理废渣废水,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

(七)真心实意惠民生、促和谐,推动百姓福祉大增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短板,办好为民实事,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力脱贫攻坚暖民。全面统筹政策、项目、资金,*实施扶贫“十大工程”。扶持200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蔬菜、养殖等增收产业,新建村级光伏电站11座、户用光伏电站220座。保障1000名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安心上学。帮扶4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落实贫困户医疗费用兜底政策,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对象做到优先保障、应保尽保。全面完成3300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加强民生保障惠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民生工程。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发放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11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900户、棚户区2443户。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医养服务中心建设。

发展社会事业利民。坚持教育优先。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新安镇中心学校、新安初中投入使用,建设阳光国际学校高中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扩大普惠制幼儿园覆盖面,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区公立医院开工,县二院完成搬迁、启动扩建,家宁医院综合楼加快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个,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做好半塔保卫战旧址、尊胜禅院维修保护工作。统筹抓好外事、侨务、对台、宗教、统计、档案、保密、人防、气象、地震、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关工委、老科协等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

创新社会治理安民。*推进“平安来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防范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铸安”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能力。规范信访程序,解决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办好十件实事为民。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受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十件为民实事。即:扩建老城区体育场;建设来中公园;建设汊河第二小学;建设建阳南路等停车场5个;改造旱厕10个;改造背街巷道35条;改造县城公交站台和更新公交车;改造原县政府大院公共服务中心;完成新城区亮化和绿化工程;启动屠宰厂搬迁。

四、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来安正处于奋力崛起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主动加压、提升标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忠诚担当、规范高效、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设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政府。

树牢四个意识,建设对党绝对忠诚的政府。坚持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两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规范政府依法决策程序。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虚心听取和采纳意见建议。创新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机制,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强化责任担当,建设思想解放的有为政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以“钉钉子”精神将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服僵化保守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约束,把创新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勇于推陈出新,探索新路子、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全力解决改革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提升工作效率,建设勤政为民的高效政府。坚持政府工作目标化、责任化、具体化,健全权责明确的落实机制。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行重点工作限时办结、通报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决策和既定事项在规定时限内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热线、县长信箱、政务微博微信等载体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对群众关注和期盼的事,做一件成一件,做到早谋早为、善做善成,以政府的“效能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面从严治政,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紧抓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富足、安宁的美丽来安,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拼搏奋斗!

较旧一篇:2017年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习水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