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0日在淳化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淳化县县长 郭立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强一名”县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以赴扩投资稳增长提效益,县域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五年共申报争取各级各类项目280个、资金147亿元,成功引进招商合同项目47个、到位资金50.8亿元,开工建设县级重点项目285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实施了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为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4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7%;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3亿元,是2011年的2.7倍,年均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2亿元,是201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4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245元和8722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52.5︰28.4︰19.4调整为现在的39.2︰34.8︰26,二产和三产比重显著增加。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强一名”县建设取得新成就。在果畜强县建设上,坚持“果畜一体”互动发展,实施了现代果业升级增效“333”工程,引进了海越、天麒、绿野等果业龙头企业14家,全县矮化密植苹果发展到2万多亩,组建的果业发展 “五支队伍”成为加快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主力军。引进了养猪业排名世界第一的广东温氏集团,扶持养殖户发展“温氏模式”家庭农场834栋,全县年生猪出栏达到60万头,养殖业成为群众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建成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9个,发展食用菌大棚850棚,农业在种养规模和产业化发展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旅游强县建设上,围绕“淳如诗、美如化”旅游品牌,精心打造乡村旅游聚集区,实施了泥河谷博物馆城、渭北风情园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发展标准化农家乐208户,车坞镇、石桥镇创建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贤仓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咀头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新型工业强县建设上,以“工业翻番计划”为目标,引进了投资8亿元的中民新能农光互补发电等工业项目20个,家友缘肉制品生产线全面建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户。工业园区天然气、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入驻企业总户数达到13户,园区发展框架逐步拉大、聚集效应进一步彰显。在生态名县建设上,大力实施生态再造和生态治理工程,五年实施重点工程造林13.9万亩以上,绿化乡村道路15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79.7平方公里,冶峪河湿地公园被确定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5%。扎实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铁腕治理环境突出问题,淳化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注重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过去五年是全县交通道路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五年,2014年咸旬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淳化不通高速的历史;2015年“淳三”公路改建工程整体竣工,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示范路;2016年211国道县城段升等改线项目全线贯通,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11条251公里县镇公路基本建成,新修通村水泥路100公里,全县建制镇通畅率、建制村通畅率和农村客运通达率实现3个100%。县域交通“大动脉”“内循环”基本形成,千百年来制约淳化发展的交通瓶颈宣告破解,淳化人民将在更高层级上创造新的辉煌!“一体两翼”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垃圾收运系统、枣坪思源广场、滨河西路、智慧淳化等城建重点工程,县城背街小巷硬化率、重要建筑物亮化率均达到100%,山水园林新城进一步彰显。特色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实施了城镇综合开发、街景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美化等工程,全面加快统筹城乡示范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3%。*开展了“清洁乡村、美化城镇”和“垃圾不乱扔、人人讲卫生,说话要和气、人人讲文明”活动,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及全省首家全光纤网络县城。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做好“放、管、服”工作,先后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3项,取消11项,向镇办下放30项,厘清镇办中心和部门权责事项4358项并进行了公示。县级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卫生计生、市场监管、盐业及基层站所等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建成运行县政务服务中心及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群众、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先后成立了林权交易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局,圆满完成了农村宅基地确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及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县新增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569户、累计达到5146户。省级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达到48.7亿元和18.4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3倍和1.8倍,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有了新提高。累计投入50亿元用于改善民生,为群众办成了80件实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后备力量和人才储备工作,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为公检法和教育、卫生等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各类专业人才391名,为淳化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教育“双高双普”扎实推进,建成公办幼儿园12所,高中三年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智慧医疗“一卡通”逐步推广,全县城镇医保补助提高12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建成农村文体广场13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24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精准脱贫围绕“1310”脱贫思路和“10+2+2”脱贫路径,全面实施“十大脱贫工程”,五年累计减贫49549人,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创新不断*,“绿色苹果科技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支持,实现了我县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零”的突破。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建成保障性住房3269套,“救急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了十里塬、官庄区域敬老院和69个农村互助幸福院、42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淳化县老年公寓和淳化县儿童福利院全面竣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及时、果断、有效处置了“5.15”突发特大交通事故,受到了国务院调查组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平安创建、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政府效能提升,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淳化精神”,建立健全了周例会部署重点工作、周专题会议推进招商引资等制度,狠抓工作落实、过程管理、督查考核,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定并出台了《淳化县依法行政总体规划(2016-2020)》,县镇两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坚持法定决策程序,政府决策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准确把握政府的职能定位,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主动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大事项充分征求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汇集了智慧、凝聚了合力。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责任考核力度,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

同时,统计、粮食、供销、地震、烟草、气象、人防、档案、金融、保险、通讯、电力、消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武装、双拥、残疾人、老龄、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等事业有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淳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突破发展的五年,是富民产业升级转型、生态文明加快建设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移民扶贫工作先进县、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全省基层民政社区建设先进县、全省旅游产业先进县、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十佳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计生信息化示范县、咸阳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创优争先奖、全市医改工作先进县、全市农村小额保险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驻淳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淳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仍然存在。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监测排名中位次靠后,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县域产业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形态较低,尤其是工业缺少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重点骨干产业和龙头企业;全县贫困人口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完成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干部思想还需进一步解放,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淳化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够格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淳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决不动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贯彻落实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建设美丽淳化”目标定位,矢志不移加快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统筹城乡、聚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福祉,接力推进“三强一名”县建设实现新跨越,迈出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淳化的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8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年均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476元和14831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11%;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提前完成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到30︰40︰30,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45%。实施工业翻番计划,围绕食品加工、新能源、建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造链、补链、强链,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亿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0个、家庭农场150个、职业农民500人以上,助推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乡村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7%,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一体引领、两翼齐飞、多点辐射”的县域发展新空间。围绕“美丽淳化”建设,在县城实施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停车场等市政服务设施,健全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老旧住宅小区功能配套,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围绕“花园城镇”建设,在镇区实施一批交通、通信、水利、安全保障等补缺型重大基础设施,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魅力小镇,实现2万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围绕“生态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化新农村”,建成16个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和10个传统民俗文化村落,推进城乡一体化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建设宜居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的大美淳化。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县林地面积稳定在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开山采石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水源保护、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等生态项目,全县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争创省级生态县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规定,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督察和终身追究制度,深化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争创省级生态镇5个、市级生态村30个,让“生态淳化、天然氧吧”成为淳化的核心竞争力和靓丽名片。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着力拓展发展空间。立足大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优势,积极主动承载西咸产业梯度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着力引进5—1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淳化长远发展拉动作用大的区域性建设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完成不低于40%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目标,保持10%以上的金融投放增长速度,尽最大努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力争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较2016年翻一番。发挥毗邻西咸、依山傍水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千方百计汇集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吸引战略投资者和优势项目集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全面提升经济外向度和竞争力。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凝心聚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按照“1310”脱贫思路和“10+2+2”脱贫路经,落实“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政策要求,不折不扣兑现“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高”的承诺,帮助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策兜底,严格落实两个“80%”民生投入,五年投资6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使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遗余力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为实现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全县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最大责任和推动工作的最大动力。我们坚信,在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小康淳化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20万勤劳、淳朴、智慧的淳化人民一定会过上更加殷实、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决胜之年,我们要以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按照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牢牢把握“追赶超越、跨越发展”的总基调,着力促进“四化同步”、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加快城乡统筹,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增进群众福祉,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富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奋力开创“三强一名”县建设的崭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实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名中提升3个以上位次的奋斗目标。

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拿出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按照“1310”脱贫思路和“10+2+2”脱贫路径,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力争年底实现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2018年、2019年、2020年做到力度不减、投入不少,继续进行巩固提高。

想方设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再投放1.5亿元信贷资金和3000万元补助资金,扶持5000户以上的贫困群众发展果、畜、菜、菌等特色主导产业,夯实贫困群众增收的产业基础。实施好总投资3000万元的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开通运营“公益中行”运营中心,用足用活500万元专项资金,全方位解决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完成剩余35个贫困村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推广普及“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入企打工、带资入股等多种途径增加收入。

高质量完成移民搬迁任务。把移民搬迁作为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的根本途径,投资10亿元,赶9月底前完成14个新建移民安置社区的居民房屋、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完善社区医疗、教育、文化、卫生、超市、消防等公共服务体系,确保2200户7143名搬迁群众安心入住。积极稳妥做好存量现房安置工作。加快贫困村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村都能按期达标退出。

全方位提高脱贫质量。坚持教育培训脱贫、健康医疗脱贫、保障兜底脱贫“三箭齐发”,对有学生的2035户贫困家庭中的2819名在校学生,实行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全覆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探索推行“一降一免三提高”健康扶贫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对丧失劳动能力、无业可扶或重度残疾的1272户1331名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畴,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群众。

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依靠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力量,调动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贫困群众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和农村文化教育培训力度,促使贫困群众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掌握一技之长,解开贫困枷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实现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脱贫。

(二)狠抓项目,扩大投资,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抓项目、争资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和加速器,科学谋划、主动争取,持续拉动投资增长,为经济发展蓄积后劲。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县确定实施县级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8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4亿元。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认真解决用地、资金、审批以及环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推进中民新能农光互补发电、源通肠衣加工、华晨嘉信葡萄酒庄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屯庄水库、城区地下车库等项目,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主动争取招引项目。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中省市投资方向和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四个领域谋划申报一批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中省市规划计划盘子;突出精准招商、全民招商,争取在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新建材、旅游休闲以及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实行“两套班子运转”、“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周研判推进机制,对于所有来淳企业、投资项目都主动对接、跟踪服务、全程帮办,切实抓好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准确把握“亲”“清”关系,简化办事程序,开通绿色通道,严肃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等现象,全力营造开放高地、投资洼地、发展福地,树立淳化尊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形象。

(三)调整结构,提质增效,加快产业富民步伐。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持续增加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着力打造大西安优质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

扩大特色农业规模。充分发挥果业发展“五支队伍”科技引领、技术支持、综合服务作用,持续推进现代果业升级增效“333”工程,年内再新建千亩标准化矮化密植示范园2个,全县矮化密植果园达到3万亩以上。加快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步伐,开工建设园林场猪场二期、车坞猪场三期工程,促进“温氏模式”家庭农场规范运行。大力发展食用菌、设施蔬菜以及酿酒葡萄、核桃、樱桃等富民产业,年内栽植各类蔬菜5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金融服务、技术支撑、奖励补助等手段,积极发展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100名新型职业农民和100名农村实用人才,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流转整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基地、兴产业、创品牌,推广发展“订单农业”“创意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覆盖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精心挖掘、开发、包装一批品质高端、质量上乘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天然味、自然淳”品牌,不断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四)培育支柱,做强实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翻番计划”,着力在引项目、培支柱、优服务上做文章,促进工业发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

做强工业企业主体。以工业经济“1113”工程为重点,开工建设杰阳新能源光伏发电、源通肠衣加工等项目,加快中民新能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实现并网发电,推动恒天然植物提取物生产线、家友缘肉制品、中富果糖生产线、绿野包装纸箱生产线扩大规模,积极培育纳规工业企业3户,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12.5%。

形成园区聚集效应。严格落实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项目领导包抓、政银企对接、20个平静日等机制措施,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建设园区4条4.5公里道路及配套设施,使园区现有使用面积增加1.44平方公里,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

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抢抓“中国制造2025”重大机遇,围绕绿色食品、新能源、建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精准发力、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积极跟进空气动力发电、风力发电、建筑工业化等工业项目,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促尽快签约落地。

(五)全域谋划,塑造品牌,打造旅游优势产业。按照“一业带动、多业融合、板块突破、全域推进”的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做靓乡村旅游品牌。以打造旅游风情小镇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乡村酒店、户外运动、养老养生、民俗体验、田园采摘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乡村度假基地。围绕“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避暑”、“秋季果蔬采摘”、“冬季避霾赏雪”主题,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做靓淳化“生态田园、诗意乡村”旅游品牌。

建设精品景区景点。加快泥河谷博物馆城、渭北风情园建设,争取年内正式开放运营。精心设计旅游线路,不断丰富参与项目及体验活动,让游客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配套完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形成一批设施完善、内涵丰富、亮点突出、特色彰显的精品景区,带动来淳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和16%。

完善旅游产业要素。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统筹做好旅游全要素、全空间、全时段保障,配套完善酒店、景点、交通、饮食、医疗、礼品、通信、互联网等服务体系,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发展水平,探索建立24小时旅游接待服务机制,带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第三产业繁荣壮大。

(六)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扩容与提质同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产业、强化精细管理,不断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格局。

提升县城建设品位。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巩固提升“花园式”县城建设成果,突出211国道改线段、县城两山、园林广场、单位庭院等重点区域,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栽月季3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大店新区开发建设,加快高速出口景观绿化、冶峪河石拱桥建设,让淳化县城更宜居、更舒适。

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以润镇市级示范镇及铁王、十里塬、方里、石桥、官庄等镇为重点,按照“一镇一特色”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挖掘生态、区位、文化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主干道路、街头绿地、休闲空间、民俗老街、历史建筑等部位,强化地方元素利用和特色文化展示,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启动实施小城镇环境大治理、功能大提升、面貌大改观“三大”工程,打造“镇容整洁、管理有序、生态宜居、风格迥异”的魅力小城镇。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投资1.12亿元,在全县农村重点实施以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为主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现100个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建设区域性垃圾填埋场,建立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在农村大力弘扬自主创业之风、崇尚学习之风、健康娱乐之风、邻里互助之风、家庭和谐之风五种文明乡风,建成一批“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打造一流交通环境。全面完成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投资5600万元,完成张寨至王家山、石桥至九庄19公里县级公路改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加快总投资6.53亿元的县城至东庄水库跨境公路、润镇街道至官庄桑家段一级公路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再修建村内水泥路150公里,打通一批镇村断头路,着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镇、标准一流、服务均等”的县域交通运输体系。

(七)保护优先,防治并举,着力建设生态名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系统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淳化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年完成重点工程造林3.5万亩。突出县城“两山”、211国道升等改线段、重要县镇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高标准规划实施绿化工程,不断扩大绿色覆盖率。遵循柔性治水理念,在冶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范围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构筑集湖泊、湿地、林景于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造升级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下决心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年内高质量完成黑云沟、老虎岭、杏塬山矿区0.583平方公里生态恢复治理任务。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科学编制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成立联合行动组,下功夫完成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标准化改造,实现粪污综合治理率达到90%以上。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保护好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按照“宜种则种、宜药则药、宜菌则菌、宜禽则禽”的原则,在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文冠果、油用牡丹等林业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林菜、林药、林菌、林牧等多种组合的套种模式,年内发展特色经济林6000亩以上,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八)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

办好民生实事。投入资金9.9亿元,再为群众兴办20件实事。加大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成第三年100名以上专业人才招聘计划。启动教育培训和健康医疗园区建设,建成淳化中学综合教学楼,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积极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镇卫生院“一院两中心”试点,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开工建设数字电影院,建成20个农村文体广场、2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个数字农家书屋,再发掘、整理一批文化作品,让厚重的文化得以传承。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建成城关社区、枣坪社区服务中心,让保障民生之网编得更牢、覆盖更广。

推动改革惠民。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安子洼煤矿一号井列入省市化解过剩产能煤矿关闭退出计划。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通过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项目,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三农”融资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创新社会管理。*开展“七五”普法,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平安淳化”创建,大力推进公安“四项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多元化预防化解矛盾、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等制度,推动社会管理网格化、精准化、高效化。系统化研究推进安全生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整治,织牢食品药品安全网,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千钧惟担当。我们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推进发展改革稳定责任拿在手中,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务实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建设。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十条规定》,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规范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决策法定程序,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扎实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坚持服务优先,践行为民宗旨。牢固树立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经常*农村社区、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触及矛盾,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做到执政为民、服务为民、发展为民。坚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弥补工作缺失、校正工作偏差的标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反复斟酌,真心办事、用心谋事、细心想事、全身心做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政府效能。坚持干事创业谋发展、勤勉担当勇作为,把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作为工作追求,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争创一流作为工作定位,大力提倡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做到反应迅速,推进有力,落实到位。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严格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着力解决不善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全力营造争先创优、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廉洁从政,塑造崭新形象。坚持廉洁持政、从严治政、务实勤政,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树立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政府形象。*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始终以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的精神,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韧劲,以敢拼敢干、争创一流的担当,搏得事业的精彩、赢得人生的出彩。

各位代表!梦想孕育奇迹,万事出自艰辛。淳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励精图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力推进“三强一名”县建设实现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官场小说

1、果业发展“五支队伍”:果树修剪队伍、果园管理队伍、苹果销售队伍、果品储藏队伍、职业果农队伍。

2、工业翻番计划:咸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2015-2020年期间实施工业经济总量翻番行动计划,即到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较2014年2987亿元翻一番,年均增长12%以上。根据要求,我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也必须赶2020年实现较2014年翻一番。

3、一体两翼:以县城为主体,以大店新区和润镇工业园区为两翼的城镇建设体系。

4、“1310”总体思路:“1”就是“一个目标”,即“两年脱贫摘帽、三年巩固提高”目标;“3”就是“三个平台”,即搭建县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平台、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平台、镇级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平台;“10”就是实施“十大工程”,即产业培育、移民安置、就业富民、教育培训、生态修复、健康医疗、保障兜底、设施配套、社会帮扶、改革惠民工程。

5、“10+2+2”脱贫路径:在实施“十大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项目和中行扶贫、交通扶贫。

6、淳化精神:危难共当、上下同心、顽强奋战、不惧艰险、忘我奉献。

7、一降一免三提高:降低乡镇卫生院合疗报销起付线,贫困户免交新农合补充保险,提高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大病保险基金政府统筹标准、提高公共卫生人均经费。

8、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

9、公安“四项建设”:基础信息化建设、警务实战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

10、PPP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较旧一篇:2017年息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饶河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