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在绍兴市上虞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代区长陶关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连同《绍兴市上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五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和服务业兴区双轮驱动,始终坚持五大区块和五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作风效能建设同步深化,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创新上虞、精致上虞、人文上虞、幸福上虞”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5.9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6倍,年均增长9.2%。财政总收入达到97.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倍和1.84倍,年均均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28.37亿元,年均增长12.1%,工业强区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七。建筑业产值达到1444.81亿元,年均增长11.8%,成为全省首批六个“建筑强县(市、区)”之一。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重为5.8:53.9:40.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四换三名”、“两化融合”成效明显,绿色化工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8%提高到39.6%,新增上市挂牌企业8家、累计15家,净增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42家,退出低效化工企业26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浙东新商都”、“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进一步打响,电商物流、现代金融、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新培育电商企业160家,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1家,曹娥江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先后获“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称号。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6.7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创建为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市、区)、省森林城市。

——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实施省级改革试点18项,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供销社综合改革做法全省推广,“四张清单一张网”基本形成。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95%预计提高到2.5%,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达106家,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383名,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成立,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虞经济开发区在全省62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分别列第5、第6位。连续七年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累计实到外资10.49亿美元,引进内资335.4亿元,引进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只。

——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杭州湾嘉绍跨江通道、杭甬高铁、绍诸高速和南北中心大道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车,新建百年一遇标准海塘11.25公里,新围海涂3.94万亩,新增变电容量145万千伏安。以“一江两岸”为核心的滨江新城、高铁新城建设初具形象,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64.2%。崧厦镇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中心镇新型城镇化和一般乡镇特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税收超亿元乡镇达9个。城乡规划、公交、卫生、供水、商贸“五个一体化”成效明显,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增收计划提前完成,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市、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举全区之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五气合治”,市控考核断面水质总体优秀,累计完成“三改”433.49万平方米、拆违596.5万平方米,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生活品质获得新提升。坚持每年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一般公共预算内民生支出累计达17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9.06万个,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2015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272元和25090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1.8%。城乡社保、医保待遇持续提高,累计新增五大保险参保29.46万人次,低保对象就业援助全覆盖,解决各类保障性住房1.48万套。传承发展孝德、青瓷、春晖三大文化,禁山越窑遗址荣获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乡贤文化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成功引进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全面完成校安、园安工程,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3所,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和省体育强县(市、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20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累计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122万人次,成功创建省卫生强县(市、区)和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全国推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下降,有效抵御菲特、灿鸿等台风自然灾害,“六五”普法圆满完成,社会保持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承前启后、创新突破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工作总基调,*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大力开展改革推进年、城市提升年、企业服务年活动,齐心协力,克难奋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协调发展。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财政总收入增长8.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自营出口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2.56%。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工作成效:

1.经济结构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工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量增幅稳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覆盖率达95%,省级制造企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突破,成功列入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电商换市”全面提速,中国智能骨干网一期和绍兴电商谷建成投用,培育销售超千万电商企业29家,实现网络零售额25亿元。城乡商贸日益繁荣,建成乡镇商贸综合体8个,农村便利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休闲旅游加快发展,中华孝德园成功创建首个国家4**景区,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建成开放,我区荣获“最美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特色小镇“335”三级联创启动实施,e游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有望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其中e游小镇已引进游戏企业21家。特色农业扎实推进,建成省级农业精品园19家,培育“四季仙果之旅”星级采摘基地45家,创建省首批果蔬采摘旅游基地6家,带动农民增收30.6亿元。建筑产业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新获国家级奖项31项,新增一级建筑企业2家,亚厦产业园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2.发展活力在改革创新中有效激发。54只改革项目扎实推进,“信用上虞”信息平台上线运行,银行贷款不良率1.82%;浙江金科创业板上市,云涛生物、林江股份、浙江国祥新三板挂牌;成立50亿元产业并购引导基金,已投资并购项目3只;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项目14只、并购额达到209亿元,有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并全省推广;“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上虞科技大市场建立运行,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10个团队和3家孵化企业成功入驻,复旦大学绿色照明上虞研究院正式启用,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数连续8年位居绍兴市第一。省“411”、市“双百双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实施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只。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丹生态产业园启动建设,和谐汽车、金龙客车等重大项目成功入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64.6%,电商物流等新兴业态加速形成。实施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组织参加境内外展会161次,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35家,实现境外投资8.1亿美元、居绍兴市第一。新列入省重点项目5只,争取戴帽土地指标3393亩,盘活闲置厂房33万平方米。

3.重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全面突破。众志成城推进“五水共治”,“三河”整治成效显著,基本完成153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日均生活污水纳管量1.3万吨,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763家,污水分质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投用,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虞东河湖综合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市、区)。扎实推进“三改一拆”,“一户多宅”和城区住宅小区违建整治*开展,实现拆后土地处置、利用19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市“无违建乡镇(街道)”创建验收。大力开展“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142个省级督办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实施“五气合治”,完成重点废气企业治理26家,淘汰燃煤锅炉70台、黄标车3383辆,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提高15个百分点。

4.城乡魅力在统筹融合中不断彰显。“规划一张图”系统平台建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新一轮村庄规划全面完成编制。积极融入绍兴大城市,城区路网不断优化,孙曹公路上虞段加快建设,三环东路快速路开工建设,江滨路、江东北路、称山北路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329国道小越段、舜耕大道西段门户靓化顺利完工。“一江两岸”总部楼宇完成结顶13幢,高铁新城万达广场、客运中心、华通体育馆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滨海新城主干道路基本形成。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达标验收。“智慧城管”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城区绿化、市政一体化管养体制得到理顺,马路市场、夜排档等顽疾有效治理,新投运公共自行车800辆,新增公共停车位432个。乡镇块状产业转型提升,生态经济加快发展,道墟、崧厦列入全省百强乡镇。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全面开展,完成组团式中心村培育48个,投入1.2亿元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环境面貌持续提升。

5.幸福上虞在共建共享中加快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百官、小越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改造,中医院章镇分院住院门诊大楼建成投用,提质提升农村公路50公里,虞南大环线一期建成通车,新通公交14个村,解决1.08万人的饮用水安全,改造农灌电力线路285公里。城乡居民和职工大病保险全面推开,发放市民卡1.5万张,社会救助“救急难”试点全面完成。“人人崇尚美个个奉献爱”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个、文化创意村6个,荣获“中国乡贤文化之乡”称号。“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建成开馆,春晖讲堂设立开讲,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和数字电视传输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首个公办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全覆盖县(市、区),职业中专被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绍兴市八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再获第一。人民医院与浙医二院、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合作全面深化,6家民营医院投入运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13.38万人,公共卫生服务现场考核获全省第一。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百日维稳攻坚大会战”*推进,四类侵财案件同比下降15.6%,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危化品重点区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人武部新营院,全面完成新兵征集任务,民兵常态应急大队建设成效得到南京军区肯定。老年大学主体工程完成建设。工会、共青团、妇女、老龄、儿童、新居民、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扎实推进,双拥、科普、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统计、档案、工商联等工作有效开展。

6.政府效能在法治建设中切实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各类建议、提案350件,重点建议、提案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完成机构整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启动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零土地”技改高效审批制度建立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落实推行,新增经济户口9379家。“百年常青”新生代企业家培训顺利开展,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全面实施,帮助解决各类难题377个。重大行政事项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实行,办理行政复议32件。党风廉政科技监督平台建成投用,预算公开和绩效管理全面推行,乡镇(街道)、“两区”财政体制调整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履职联审和“双查双保”取得新成效,执行力建设对等问责制度建立实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四查倒逼”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形象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超过预期,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政府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和监督,更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在虞直属单位和驻虞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上虞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活力、增长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二是城乡建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尚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尚需加强;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市场监管任务较重;四是作风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担当意识和执行能力仍需提高,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二号首长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时期。区政府高度重视《绍兴市上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根据上级和区委的总体要求,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前期研究,2015年下半年启动编制。我们根据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会、专题研究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纲要(草案)》,现已提请大会审议,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适应经济新常态、发挥区域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开放融合步伐加快,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区域发展前景美好。但同时,体制创新、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迎来全新挑战,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共建共享任务艰巨,区域发展面临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竞争。

我们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上虞发展环境、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人文提升、开放带动、生态优化”的原则,突出绍兴新城区和区域性城市功能叠合、山水文化与商务休闲融合、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着力打造“杭州湾高端制造之区、浙东商务休闲之都、长三角人文品质之城”。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实施“区域经济升级、公共服务升级”的“双升”发展战略,谋求依法治区新作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提升城乡一体新水平,营造文明和谐新环境,努力打造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不断开创“四个上虞”新局面。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建议“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发展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多的小康社会。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经济实力更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到5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

——城乡发展更协调。以多规融合为指导的全域空间开发格局基本确立,城镇、产业、生态等功能布局更加科学。现代化美丽上虞展现新面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68%。小城市、中心镇、特色乡镇培育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发展均衡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更美。基本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水系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Ⅲ类水,PM2.5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高到85%以上,率先全面实现省委提出的“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目标要求。

——人民生活更好。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创业就业环境更加优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更高效,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集成创新深化工程。着力推进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集成,加快增长动力结构转换。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围绕产业链构建全要素创新链,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形态的有机对接,培育一批众创空间。再创体制机制优势,全面推进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以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为重点的涉农改革,使改革成为最大红利。提升开放合作水平,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承接发达地区高新产业、高端要素外溢,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面向全球建立产业联盟,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实力。

二是实施经济提质增效工程。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由传统产业支撑向新兴产业带动转变。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工业智能制造和建筑产业化水平,推进服务业态和运营模式创新,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化工、现代智能住建、现代商贸流通四大千亿级产业群。强化平台集聚功能,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新城实践区;经济开发区坚持产城融合,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联动发展;曹娥江旅游度假区高水平建设山水融合、人文和谐的精品度假区,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曹娥江“一江两岸”加快发展总部楼宇、科技服务、体育会展等城市经济,着力打造城市精品区。注重特色小镇引领,大力发展产业定位、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鲜明的11个特色小镇,使之成为转型发展引领区、创业创新示范区。

三是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按照城市提品质、城镇重特色、乡村优环境的总体思路,加快形成“347”城乡功能框架。增强空间布局科学性,统筹推进虞中城市发展核、虞北滨海产城融合区、虞南生态休闲体验区和曹娥江人文经济带建设,形成“一核两区一带”发展格局。扩大品质之城影响力,健全城市路网、公共交通和地下管廊等功能配套,理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切实彰显城市魅力。促进乡镇发展特色化,加快崧厦中国伞业名城建设,推动中心镇规划布局品质化、基础设施完备化、公共服务个性化、商贸服务便利化,促进发展型乡镇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生态型乡镇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组团式中心村培育,推进精品型休闲线建设,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长效机制,打响“浓情上虞、甜美乡村”品牌,争创全省美丽乡村培育示范县(市、区)。

四是实施民生福祉共享工程。按照“同城均等、城乡一体”的要求,积极构建片区集聚、覆盖城乡、辐射力强的公共服务网络。增进社会发展活力,大力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中华孝德园争创5**景区,推进越窑青瓷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世界遗产申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春晖文化风景线;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水平普及15年教育,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化水平,建成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体育会展中心;加快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促进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努力打造“健康城市”。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推进高水平就业扶持和社会救助,全面实现社保政策同城同待遇,基本构建“1+7+X”机构养老和“三位一体”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治理合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平安信息系统建设“两网融合”,健全突发公共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加快“信用上虞”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平安上虞”。

五是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形成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促进生产生活向低碳模式转变。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筑牢生态屏障,推进高山移民,健全治水治气治土长效机制,实现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业集聚区污水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优化生态考核、生态补偿和环境执法体制,完善全天候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加快建设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

六是实施基础设施互联工程。坚持功能完善、区域融合、适度超前,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优化综合交通体系,谋划推进柯余高速、疏港高速和上虞新港区建设,有序对接绍兴“168”快速通道体系,加密南北向主干道路,加快“美丽乡村公路”建设,切实构筑大交通格局。健全水利保障体系,推进城乡水系贯通,提升防汛防涝能力,完成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虞东河湖综合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曹娥江中上游上虞段全面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善能源信息供给体系,加快城乡供水、电网和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全面完成城乡联网供水,新增变电容量334万千伏安,基本实现千兆到楼、百兆入户,形成共建共享的数据集成平台。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柯桥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嵊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