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8日在南平市建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新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南平市建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撤市设区平稳顺利,再次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据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3.3亿元,增长9.8%;公共财政总收入16亿元、增长5.5%,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8.5%;扣除武夷新区财税体制上划南平市级部分,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3.7亿元,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5亿元,增长19.6%;外贸出口1亿美元,下降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4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6元,增长9.9%;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完成年度节能减排指标。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服务武夷新区持续加力。调整优化征迁力量,完善征迁工作机制,实施精准精细征迁,全年完成土地征收5426亩,房屋征收9.7万平方米,保障了武夷新区重点项目用地。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加强日常巡查和源头管控,制止违法建设1189起,拆除违建面积42万平方米。及时做好矛盾稳控,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处置阻碍项目建设行为59次,有效保障了项目施工。同城化进程加快,城市轻轨一号线正式动工,新岭工业园加快建设,建平大道、滨江东路等城市路网建设稳步推进。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扎实开展“三比一看”活动,落实“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推进机制,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全区10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3亿元,其中27项省、南平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3亿元;策划生成省、南平市行动计划重大项目69项,总投资423.4亿元,完成投资39.8亿元。新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11项,2000万以上项目85项,总投资162.1亿元。新增省星火项目1项,创新项目3项,专利授权量187件;新增注册商标112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产业转型持续向优。落实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实现工业总产值253.1亿元,增长13.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青松化工新建松节油延伸产品生产线,年新增产值7.5亿元;和泉生物与省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到1亿元发展资金;青松化工、亚亨机械获评“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资金7.6亿元,出资2000万元入股南平融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大力推进智能制造,4个项目列入省智能制造重点项目。三产发展步伐加快,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奖励措施,卧龙湾休闲旅游度假区、黄坑景区被评为国家3**旅游景区,麻沙水南村、潭城溪源村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11项在建商贸流通项目完成投资25.7亿元,建发城市综合体、御景国际酒店、林产品一条街、站前美食广场等项目相继建成。重视发展“互联网+”新型业态,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园建设,入驻企业217家。

三农工作持续提升。认真落实强农富民政策,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亿元,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7亿元,增长4%。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新建莒口、潭城、麻沙3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粮食总产量22万吨以上。支持桔柚、茶叶、食用菌、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获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县”,建成2个“全国食用菌标准园”。支持考亭休闲农业、水乡渔村等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培育家庭农场1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0家。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8家企业入驻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建成茶叶电商运营中心。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建成高标准农田3.7万亩,新增耕地1842亩。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352户1577人,漳墩新村、小湖马塘新村、黄坑竹乡印象小区二期等三个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75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9亿元,崇阳北路、上水南路等道路改造顺利完成,人民公园、五福桥、考亭书院第二通道、麻阳溪绿水景观步道等项目稳步推进。*开展“美丽建阳·宜居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1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建成,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全面落实。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水吉镇新区大桥、防洪堤建成投入使用,主街“白改黑”基本完成,被确定为省级机构改革试点镇;麻沙镇完成镇区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厂、滨江两岸景观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优化提升考亭、溪源、饶坝等美丽乡村精品村,扎实推进第二批18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回龙均中村、潭城严墩村列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

生态优势持续凸显。所有行政村完成南平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所有乡镇(街道)完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创建。严格执行“河长制”,启动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境内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加快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城市道路渣土整治,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继续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2万亩,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87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强化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覆盖率达75.5%,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公布“三张清单”,承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8项、公共服务41项。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14家,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80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始排污权及可交易排污权试点正式启动。持续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一照一码”和电子执照制度,新注册登记企业933户。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成覆盖全区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社会事业持续办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1.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47.3%。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开通民生110便民服务平台,受理群众反映事项5109件。新增就业人员411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1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五险”持续扩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5%、99.9%。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92套。医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第一医院住院楼、中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完成13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改造建设及160所村级卫生所改扩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宋慈邮票列入2016年发行计划,成功申报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 璀璨的建阳雕版印刷》获全国市县电视专题类一等奖,建窑遗址保护建设正式启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两项督导”通过省级评估,城区薄弱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荣誉称号。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慈善事业稳步发展,殡葬服务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加快建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深化“双拥共建”,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和谐。同时,统计、人事、编制、对台、信访、档案、税务、地方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自觉在区委的领导下履行职责,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好21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代表、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与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改进作风,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9.1%。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马上就办”,大力整治“慵懒散拖”,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积极主动融入武夷新区建设,抢抓高铁通车、撤市设区等重大历史机遇,用活用好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县发展等各项政策,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步夯基础,一年一年增后劲,一以贯之抓发展,为推动建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后发赶超的能量。五年来,致力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1.3%;公共财政总收入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7.5%;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长28.9%。新增上市企业2家、规模工业企业56家,**景区实现“零”的突破。创业竞赛、绩效管理考评均保持在南平前列,成为闽北第二个财政收入超过十亿元的县(市)。致力于高效便捷、互通互联,交通条件显著改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合福高铁正式通车,武夷山国际新机场选址在建阳,浦南、武邵和宁武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9公里。市政道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顺畅连接,考亭大桥顺利建成,五福桥开工建设,严墩至新村绕城公路竣工通车,城区道路总长从47公里延伸至60公里。致力于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西区生态城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区面积从12.8平方公里扩大到34平方公里,城区主干道基本实现“白改黑”,新增燃气管网45公里、停车位3500个、公共绿地面积7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道路115公里,持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六个一”项目,加快打造美丽乡村。致力于和谐共建、成果共享,民生福祉明显增强。累计办好为民实事133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和1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从1200元/年提高到2300元/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从300元/月提高到492元/月。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成保障性住房5539套,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心血与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为建阳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省、南平市驻潭机构、驻潭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与支持建阳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导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未能完成当年预期,外贸出口、三次产业比重等指标未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大项目、好项目和龙头企业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还显不足;医疗、社会保障等距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市管理水平还需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繁重;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对此,区政府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二号首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期。提请大会审议的《南平市建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总结了“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

规划草案明确我区“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形成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建阳。

规划草案突出理念引领、紧扣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上下衔接,提出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四大类41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6项、预期性指标25项。明确“十三五”时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特色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要保持在年均增长9%左右,与南平的目标相一致,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比省上高0.5个百分点。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提高投资效益,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到2020年投资规模将超过650亿元。这些目标体现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全面小康的全覆盖,体现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内在要求,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规划草案分12个章节提出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绿色发展,增创发展优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增强区域竞争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把新上项目环保关,下大力气治理水、大气、土壤以及畜禽养殖等污染,提升环境整体质量。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倡导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守护绿色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坚持创新引领,激活发展动力。以创新作为赢得新一轮发展优势的基础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与生产**业对接、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构建具有特色优势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坚持统筹协调,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支持南平行政中心搬迁建阳,坚定不移地服务和融入武夷新区建设,促进建阳与武夷新区同城化发展。加快旧城改造和西区生态城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美丽乡村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深化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响朱熹、宋慈、建本、建盏等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

(四)坚持改革开放,拓宽发展领域。围绕打造良好的市场、开放、生态和社会环境,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管理体制,深化国资国企、土地流转、林权交易、市场准入等领域改革。积极融入福建自贸区建设,深化对台经贸合作、产业对接和文化交流,加强山海协作、跨区域协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交流格局。

(五)坚持和谐包容,共享发展成果。把新增财力更多用在民生事业上,每年持续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保基本、保公平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前两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施安全发展战略、食品安全战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阳、平安建阳、诚信建阳建设。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政和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大田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