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金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日在金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张应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面对“三期叠加”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矛盾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日益繁重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39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3亿元,年均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9%、14%。这五年是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励精图治的五年,是转型步伐加快、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也是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10年的5.3:79.3:15.4调整为8:58.2:33.8。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循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三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58%,镍网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5%,培育形成了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风光电并网规模达到210万千瓦,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地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甘肃省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试点城市,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入选国家区域循环经济典型案例。金川集团公司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镍钴新材料实验室挂牌成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永昌县、金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为省级示范区,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金昌现代畜牧产业园等9个产业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181个,认定家庭农场226个。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三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骊靬情》《花语》等有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金昌美誉度和知名度。骊靬古城、紫金花城、金水湖景区晋升为4**景区,打造出紫金赏花、骊靬揭秘、祁连揽胜、工矿探奇、乡村寻美、沙漠历险等六大旅游名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1倍,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6.1%。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金川区双湾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永昌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被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6%。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城市道路49.54公里,建成农村集中居住点76个,改造农村危房15648户,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棚户区改造33273套(户),广播电视、行政村等级公路、农村人饮安全实现全覆盖。金水新区、龙首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金阿高速、金阿铁路竣工验收,金武高速建成通车,金昌机场建成通航,热电联产及供热管网、天然气入户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街景改造、龙首湖公园、龙泉景观带二三期等一批城市景观工程顺利建成。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城管、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双湾镇、水源镇北地村入选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二次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生态文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4.2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建成南坝乡、双湾镇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焦家庄乡、宁远堡镇新华村等16个省级生态乡镇(村),累计建成市级、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 个,完成7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新城子镇油菜花景观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实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6.5%、13%、6.68%、16.77%。金川集团公司累计投入40多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等系列工程,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6%以上,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36%,我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过省上审核,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2%,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7%。

——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理顺了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并成立了市文广新局和市卫计委,工商、质监移交地方管理,组建了农艺研究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金川集团公司总校及所属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金泥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革、八冶建设集团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试点等工作积极推进。35家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实现托管,31家企业挂牌交易。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水权转换机制进一步规范,土地确权试点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土地流转率达到58.4%。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全口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改革*推进。兰州银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金昌,组建交通、文化旅游、开发区等投融资公司3家。建立了市级PPP项目库,列入国家和省级推荐项目11个。开通北京、西安、兰州等5条航线,金昌海关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报关报检业务,全市外贸企业达到95家。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坚持“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融合推进,建立了“双联”帮扶基金和救助基金,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贫困人口减少2.75万人。城乡医保、低保、养老水平大幅提高并在全省率先并轨运行,就业、就学、培训、公共卫生服务、住房等实现均等化。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我市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昌大剧院、市图书馆、县文化中心、乡村舞台、金昌文化街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市博物馆、区“三馆”基本建成,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市理工中专迁建工程全面完成,市五中开工建设,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了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市人民医院迁建、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市消毒供应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增长22.1%,传染病发病率较“十一五”末下降50%以上,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建成体育惠民工程37个,“一村一场”126个,体育场地达到121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夏令营暨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活动,成功举办市第七届运动会,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获准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点125个,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6%,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十一五”末的53%提高到57%,我市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审计、统计、气象、人防、档案、地方志、国防动员、国土资源、防震减灾、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我市被命名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双拥模范城“七连冠”通过省级验收。

——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社会听证、社会公示和专家咨询、法律顾问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简政放权步伐加快,市级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由42个减少为37个,行政审批事项由457项缩减为217项,减幅达52.5%,总工作时限压缩46%。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双十条”、市委“十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 “一岗双责”制度,反腐倡廉取得新的成效。*推进“法治金昌”建设,“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平安金昌”建设,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2015年,我们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及时研究出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30条工作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224.5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6亿元,增长0.6%;大口径财政收入44.1亿元,下降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70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9元,增长11.2%。

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确定的70个重点项目开工率96.7%,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9.77亿元、政府债券7.66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8项,到位资金246.83亿元,同比增长22%;“引大济西”工程、兰州至张掖铁路三四线、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韩家峡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市养老康复中心开工建设。

二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40万吨离子膜烧碱二期、30万吨PVC、镍铜矿伴生铂族贵金属高效回收与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始试车,铜阳极泥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铜尾矿综合利用一期、超细金属及氧化物试验生产线等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建设。“一企一策”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新能源就地消纳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新能源企业新增发电量4.2亿千瓦时,让利工业企业1.13亿元。

三是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高原蔬菜、优质肉羊、优质苜蓿、食用菌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禽饲养量达到245万头(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家,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23万亩,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永昌县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全面落实“1+9”精准脱贫方案,贫困人口减少6000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4.88亿元。

四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4亿元撬动旅游业发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建设性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成功举办首届香草美食文化旅游节暨“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紫金苑、北部绿色生态景观区、花文化博览馆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达到 23.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23家,开设网店300多家,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1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7.07亿元,同比增长67.94%。

五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城管”二期设计方案编制完成,永昌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新改建市区道路5条6.23公里,市行政中心、市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等项目建成即将投用。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堵等“五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验收。

六是改革创新有序推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市县(区)“三张清单一张网”初步建成,政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试点有序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全面实施,新增非公市场主体4068户,预计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5%。

七是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省列10项27件民生实事和市列“八大民生工程”19件实事全面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 11165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60户,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个、农村老人幸福互助院34个。*推进社会治理“五大专项行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共谋发展、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地企密切合作、军政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推动金昌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不断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大三产;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动摇,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把实施“3341”项目工程作为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不动摇,努力使全市老百姓享受到人有普保、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幸福生活;必须坚持凝心汇智聚力不动摇,珍惜长期形成的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地企军地密切协作、全市上下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也积累和凸显了不少困难问题,我们必须直面应对、着力破解。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没有实现规划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指标没有完成2015年度计划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等指标仍然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二是国内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市场需求低迷、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能源企业窝电现象严重,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实体经济亏损严重。三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减弱,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未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非公经济总量小、比重低,生态环保刚性约束趋紧,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财政收入下降与财政支出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培育地方财源任重道远。五是新常态下政府机关部分工作人员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日渐显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愿负责、不敢担责、不能尽责,等等。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