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6日在呼伦贝尔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张利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总体要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96亿元,五年增长0.7倍,年均增长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661.4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3.3亿元,增长0.6倍,年均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87亿元,增长0.7倍,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46亿元,增长0.9倍,年均增长13.1%。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五大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6:42.1:38.3优化为16.5:44.6:38.9。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24.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加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136.7万头只,农区牲畜头数占比达到72.2%。农牧业产业化力度加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是 2010年的2.7倍。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五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培育了阜丰集团、北方药业、呼伦贝尔肉业、云南驰宏等一批大型企业,玉米加工、生物制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等新的优势产业发展实现突破。非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5%,五年提高3.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360小说。

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规模达到1417万人次,年均增长12.3%;旅游收入完成448.4亿元,年均增长27.9%。金融、保险等行业大幅增长,社会融资总规模连续三年超过存款总额,达到1587亿元。非公经济活跃度明显增强,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五年增加14.9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生态建设五年投入63.4亿元,是“十一五”的3.6倍。造林6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4%,新增活立木蓄积量 1.2亿立方米,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称号。累计发放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26亿元,禁牧和草畜平衡1.04亿亩,惠及873个嘎查村、13.7万户、39万人。沙区综合治理累计投入8.8亿元,完成541.9万亩,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推进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位上涨3.2米,水域面积达到2038平方公里。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持续推进。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节水任务。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投入1664亿元,是“十一五”的3.9倍。房屋建设连续五年超千万平方米,海拉尔火车站、爱心家园、市政务服务中心、民生大厦、“三馆一湖”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累计实施供水、河道整治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1400多个,完成投资 377.4亿元,是“十一五”的3.3倍,人均道路和公园绿地面积分别增长82%和53%,伊敏河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完工。城市新区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4.5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五年投入535.4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高速公路达到453公里,一级公路达到543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3483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36公里。海拉尔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83万人次,扎兰屯支线机场和根河、阿荣旗、新右旗三个通用机场建成,机场群建设初具规模。红花尔基水利枢纽投入使用,扬旗山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完工。供电能力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和220千伏为主网架、110千伏及以下为配网的电网架构。

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累计实施经济、生态、文化、社会领域改革234项,形成成果129项。政府机构改革如期完成,精简、取消、下放539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80%。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组建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城投集团等9个投融资建设主体,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家非公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直接上市融资零的突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流转土地1000万亩、草牧场1500万亩政府工作报告。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正式开馆。“呼伦贝尔–天人合一的地方”城市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提升了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 137.8亿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引进国内(市外)资金3496.2亿元,是“十一五”的2.1倍。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民生投入大幅增加。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5%,五年年均增长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44元,五年增加11987元,年均增长11.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32元,五年增加5337元,年均增长13.9%,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双跑赢GDP和财政收入增速。“十个全覆盖”工程累计投入110.8亿元,1207个行政村85%实现全覆盖,279个自然村屯实现全覆盖,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五年投入101.2亿元,脱贫21.2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投入400亿元,建设、改造住房28万套,其中城市棚户区5.9万套,建立起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创业就业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18.2万人。累计发放购煤补助4.1亿元,23万多户低收入农牧民家庭受益。发放助学金 1.9亿元,帮助5355名低保家庭的孩子圆了大学梦。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低保标准由每月282元提高到468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由每年1847元提高到 3300元。蔬菜仓储设施达到20万立方米,建成75家蔬菜平价超市。投资15亿元,实施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和“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120座,新增集中供热325.8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城市燃煤污染问题,中心城区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2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教育五年投入25亿元,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常住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水平保持稳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民族历史话剧《拓跋鲜卑》、广播剧《彩虹升起的地方》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全民健身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水平大幅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档案史志、市场监管、气象、人防、地震、工青妇、红十字、科协、关工委、残联和老龄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意见、批评和建议666件,政协委员提案1165件。建立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审查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市稳步推进,获得国家“六五”普法先进城市称号。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具体要求和市委相关要求,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三公”经费缩减31.2%。

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成功承办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呼伦贝尔建设成效明显。市本级累计化解信访积案4595件,全市信访总量下降27.8%。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成绩显著,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军地关系更加和谐,双拥和边防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2015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全面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调结构、全面改革增活力、扎扎实实惠民生”的工作安排,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市人大三届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6%,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8.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预期目标。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把稳增长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专项推进机制。开复工重点项目 172个,完成投资370亿元。实施了城建及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电网等一批重大项目,为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措并举稳定企业生产。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和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措施,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和取消降低收费等政策,推动电力直接交易及电力直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近3亿元,帮助82户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发放援企稳岗资金5000万元,100多家企业受到资助,惠及企业员工11万人。金融创新拓宽了融资渠道。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87.5亿元,存贷比72.6%,提高9.2个百分点。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31个PPP项目列入自治区和国家项目库,完成投资 23.8亿元。

(二)着力调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粮食增产1.1亿斤,牲畜增加181.3万头只,粮食总产、牲畜存栏均创历史新高。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56.3万亩,科技对农牧业贡献率达到55%,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达到304个,农牧民合作社达到7786家,畜牧业产值占一产比重达到35%。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延伸链条,推进新兴产业做大规模,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制药产业和玉米深加工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42.4亿元、98.6亿元、73.9亿元和146.8亿元,分别增长6.6%、46.6%、47.6%和29.1%,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带动了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21.5亿元,增长9.3%。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39家。

(三)着力促改革。全面简政放权。完成了“三单”编制,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6764项、责任清单237项、负面清单35项。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了部门、事项、收费100%进驻,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权交易等公共资源集中进场交易。推行 “先照后证”制度,完成了“三证合一”工作,新增市场主体28127户、注册资本金173.8亿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国有重点林区、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启动了国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和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满洲里在全国率先启动卢布现钞使用试点。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实现临时常年开放。

(四)着力惠民生。举全市之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年完成投资95亿元,改造危房90963户,街巷硬化3166公里,修建院墙652.3万延长米、甬道116.5万延长米,植树500余万株。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百姓安居和创业就业工程。3.5万农牧民摆脱了贫困,3.5万城镇居民喜迁新居,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创业园和孵化基地达到74家。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93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年提高60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启动了种子工程。组建了岭西和岭东两个职教集团,扎兰屯职业学院开始招生。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项目科研中心开工建设。旗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足球改革进展顺利。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启动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各项准备工作。各类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2%。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正在形成。

(五)着力保生态。认真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集中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和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自治区及市本级92项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推进呼伦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展了呼伦湖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治48家沿湖周边经营户和企业,全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继续推进天保二期、草原生态补奖、沙区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造林绿化120万亩,草畜平衡7508万亩、禁牧2850万亩,完成沙区综合治理100万亩。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的艰辛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的主要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呼伦贝尔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为呼伦贝尔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驻呼军警部队官兵,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呼伦贝尔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矛盾和挑战:我市是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市属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原字号、低端化特征明显,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度和社会关注度高,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守住生态红线,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市市场发育不充分,发展环境不优,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科技支撑薄弱,人才、资本短缺,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活力不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市地处偏远,远离大城市和中心市场,处于铁路、公路、航空、电网、信息等各种通道的神经末端,难以承接大城市、大市场的带动和辐射,生产、生活、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的任务艰巨繁重。还要看到,随着财税改革*推进,主体税种增长放缓,政策性减税因素增多,新的增长点培育尚待时日,民生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保民生、保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各级政府自身改革正在进行中,职能转变尚在路上,部分干部存在“为官不为”问题,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和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发展环境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切实应对和解决好这些困难、矛盾和挑战。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赤峰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