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2日在化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化德县政府县长 崔雨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三期叠加”和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控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8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3.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1元,增长10%;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1元,增长15%。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一)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同比增长10%。依托服装创业园,全力推动服装产业集聚多元发展。投资2900万元,配套完善了创业园水、电、路、暖、消防等基础设施;投资3200万元,创建了县级地区首家国家级毛绒质量监督检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产品展示展销、大学生创业孵化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创业园入园企业9家,大学生创业团队6家,荣获“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称号。全县巩固发展服装企业和个体加工点280家,生产各类服装2600万件,实现产值18.2亿元,从业人员稳定在2.5万人。依托合金循环产业园,大力推进合金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上大压小、等量置换”原则,新建续建3万千伏安以上矿热炉7台,全县投产运行矿热炉达24台,产能突破60万吨。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责令停产8000千伏安矿热炉4台,淘汰12500千伏安矿热炉1台。严格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休克疗法”,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全部进行了停产整顿。充分利用奖补政策杠杆作用,调动企业投资7000万元,按照“生产区、生活区”分离的原则,实施了厂区硬化绿化,安装了防风抑尘网,建设了封闭式原料库等,生产环境得到改善。投资2000万元,规划建设了300亩固体废渣回收场,清理取缔了园区及周边5家小型洗渣厂、2家制砖厂,解决了园区乱堆乱倒、固废污染问题。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依托吉庆风场,有序推进风光能开发。北京国宏、华电安业60万千瓦风电开发项目取得资源配置;中海油二期、华电三胜二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上报待核准;东生光伏能源、北京科诺伟业、中电新能源等2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取得备案。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业。规划了占地1500亩石材加工园,促成了华晨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花岗岩石材加工项目入园开工,完成投资2亿元;推进了忠德矿业50万吨钾长石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侯卫东官场笔记

(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增长9%。现代农牧业稳步推进。新建马铃薯网室220座,培育原种繁育田3000亩,建成马铃薯规模连片示范区4处;新建大型马铃薯储窖4座,恒温库2座;新建塑料大棚50座,建成日光能温室320座;220亩“玛瓦硬质番茄”示范基地建设试验成功,亩产达2万斤以上。恒利现代农业示范园、民乐蔬菜交易市场分别建成了县级和乡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及电子信息平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提供了保障。“化德大白菜”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评审。改扩建奶牛、肉羊、林下特禽等规模养殖场12处,新建院民经济、精准扶贫特禽养殖示范点等特色养殖场7处,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场64处。新建各类棚圈230处,改造28处。配套饲草料基地17.9万亩、青贮窖1万立方米。强化种子工程建设,新建黄牛冷配站2处,肉羊人工授精站5处;购进杜泊等优质种公羊305只,杜寒、多寒、纯寒等畜种良繁体系已经形成。年内,家畜存栏59万头(只),出栏86万头(只)。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建县级义务植树基地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18万株;秋季新规划县级义务植树基地5000亩、完成整地50万坑(**),新建乡级义务植树基地6处3000亩;通道两侧、“十个全覆盖”重点实施村栽植各类苗木24万多株;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7.36万亩,牧草良种补贴项目10万亩。认真开展林改“回头看”,集体林权确权率达99.6%,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4.52%。启动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座、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处。新增改造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3000亩。解决了97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农村四级通村公路41.4公里、街巷硬化78公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14家,累计达19家;新增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家,累计达356家、入社农户700多户,吸纳农民转移就业2000多人。争取扶持项目8个、资金698万元。新增土地流转10万多亩。

主动出击,积极洽谈,成功引进总投资16亿元的德美肉羊“现代农牧业暨光伏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目前,园区供水、道路等前期基础配套设施已完工。该项目的引进,将形成生产要素叠加、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我县进一步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全混日粮饲料加工中心投产达效后将成为自治区中东部重要的抗灾救灾饲草储备调用基地。

(三)城镇功能明显增强。全年实施城镇建设项目48项,完成投资10.3亿元。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化德县长顺镇总体规划(2014–2030)》得到了市政府批复;完成了迎宾路、长福大街街景规划设计;编制了11个中心村、10个棚户片区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2400户;开工建设产业移民楼1360套、廉租楼600套、公租楼30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其中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300户。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按照“四维治水、综合用水”思路,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成了5万立方米中水池、80万立方米小塘坝工程,可为工业园区日提供生产用水6000吨,将切实缓解生产与生活争水矛盾。多渠道筹资,投资2900万元,当年建设完成了第三水源地供水工程,新打机电井12眼,铺设管道25.3公里,建设2200吨高位蓄水池1座,城镇日供水能力达到1万多吨,有效改变了城镇多年来用水困难的局面。出台了《化德县集中供热管理办法》,促进供热企业加快技改,建成供热站5座,新铺和改造管网14.5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1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75%。铺设天然气管网16公里,集中供气率达到57%。大力推进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完成园林式单位创建7家。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治理力度,城区秩序和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年内,民生及社会领域支出12.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3%。扶贫攻坚卓有成效。紧扣城乡一体化“三三制”扶贫开发模式,以省部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工作为契机,*开展“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大力实施整村推进、生态移民、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9356户、25800人。投资1.42亿元,完成整村推进任务14个,投放金融富民贷款8418万元,实现8000人稳定脱贫。“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效显著。坚持“点上推动、面上启动,梯次推进、逐年升级”的原则,以常住人口和村庄规划为依据,以中心村和现有幸福院为依托,围绕公路、铁路沿线及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村庄,点线面结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自我参与建设的基础上,采取“走、转、改、建、拆”,多措并举,投资1.7亿元,圆满完成了6个示范村、16个达标村、65个一般村建设任务。示范村规划科学合理,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我县前院生活与后院生产两区分离的建设模式,得到了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样板在全市推广。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投放创业就业贷款19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我县被自治区评为创业型旗县。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保险扩面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131人。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救助机制,扩大病种补偿范围,对政策范围内报销剩余部分实行二次报销,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效解决。建立健全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为2900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21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提标,城镇低保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每月369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年人均3000元,保障人数分别达到5418人和26725人。全县发放“暖心煤”补贴资金1341万元, 受益21525户。现金直补标准达到年人均150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7300元、3500元。为义务教育阶段2894名学生发放“两免”资金345万元,为高中阶段1373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03万元,为低保家庭的444名新入学大学生发放资助金1501万元,为贫困家庭的478名新入学大学生发放资助金71.7万元,为1514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60万元。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承诺的“七件实事”全部兑现。抗灾救灾、社会救助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化德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投资75万元,为丫丫、育苗两所公立幼儿园新建了标准化塑胶活动场;创建民办公助办学模式,投资205万元为小太阳幼儿园改善了办学条件;探索公建民营办学模式,投资80万元,利用清理腾退原公路段办公用房,新建了春苗幼儿园。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公助、公建民营、乡中附设、村办幼教多种模式相互衔接补充的办学体系,切实增强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幼儿园招聘学前教育支教志愿者60名。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40万元,改造德善、朝阳等中心校5所,拆并民乐、补龙湾、兴无等11个教学点;投资987万元,为二中、三中、乡镇等9所中小学配备了“班班通”,购置了实验设备和体育器材;投资186万元,完成朝阳、七号两所中心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促进普高、职高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升了办学质量。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达标评估验收。城乡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县医院综合业务大楼投入运行,新建村卫生室10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率先完成食药体制改革,充实监管人员41名,增设乡镇食药所6个,聘用村专职监管员101人,实现了“网格化”监管全覆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8‰以内。科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普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营造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民族工作得到加强。切实改善全县三个民族聚居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惠民政策对聚居村的全覆盖;隆重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民族工作大会,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和谐发展。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投资362万元,扩建益民社区活动场所380平方米、新建先锋社区活动场所900平方米。为全县村“两委”在任干部、连续任职12年以上的村“两委”离任正职干部和幸福院院长(支书)及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提高了薪酬水平。将幸福院运营管护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对全县2006—2008年度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了职称聘任。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推进平安化德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人武、人防、消防、统计、粮食、供销、体育、档案、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六)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配套规定精神,认真查摆“四风”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行政机关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巩固清理超标办公用房成果,全面清理超配超标越野车,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下降9.7%。制定出台了《化德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化德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化德县股级干部管理意见》、《化德县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等一批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彻底清理废止了2000年以来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依法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监督,主动听取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2件和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结率100%。年初召开了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两个责任”的要求,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和责任倒查制,*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接收理顺了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审批事项的“接放管”。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138项,县本级实施审批事项由94项减少到39项,减幅达58.5%;县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103项减少到51项,减幅达50.5%。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全面实行“无限审批、零成本注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00户,非公经济发展潜力充分**。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在全市率先开展政银企座谈,增进了沟通信任,融资保障服务功能强化。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化德建设和发展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压力。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市场主体的信心总体不强,投资、消费增长乏力,稳增长和促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较大,环境保护基础差、投入少,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四是受经济下行影响,财力支撑不强,落实民生兜底工程困难依然存在;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认真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苏尼特右旗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5年凉城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