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之江度假区管委会各单位:

朱党其区长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已经杭州市西湖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政府工作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全力抓好实施工作。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2014年2月7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5日在杭州市西湖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朱党其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总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务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呈现五方面的特点:

(一)区域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坚持优化服务环境,用活用好资源,狠抓引资引才引税工作,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8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87.19亿元,分别增长8.3%、8.8%,三次产业结构为84.3:15.1:0.6。十大产业增加值368.53亿元,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5.8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132.87亿元,增长8.55%,总量排名全省第8、全市第4;地方财政收入80.12亿元,增长8.03%,总量排名全省第6、全市第3。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10.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59亿美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233.9%和198.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14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9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30.21亿元,增长7.0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21元,分别增长10%和12.1%。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先进区等170余项省级以上先进和荣誉。

对外合作成绩显著。强化招商引资,举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大会,签约21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引进澳新银行、智美控股等大项目以及康迪电动汽车、美益投资、嘉凯城等重大浙商回归项目。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成熟企业349家、浙商回归资金76.98亿元。加强金融创新,入选首批省级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区,“苏堤春晓”三期发行1.05亿元,2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5.4亿元,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1.7亿元。深化与浙江大学、浙工大、阿里巴巴、华数集团等名校名企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成功举办“紫金创新论坛”。引进国家、省“千人计划”、市“521”计划、区“325”人才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69人,新建省市级院士工作站5个。全面开展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工作。

资源利用更为有效。优化出地结构,加大商业用地比重,出让土地21宗1062.25亩,总成交金额123.67亿元。“三改一拆”有序推进,弥陀寺、省广电等区块提升改造加快实施,玉泉村兰家湾改造全面启动,保亭城中村改造项目住户签约基本完成。完成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159.09万平方米,拆违233万平方米,征迁112.34万平方米。以“三退三进”、“协税护税”为抓手,开展批而未供土地调查**底,推进扶优扶强和腾笼换鸟,盘活楼宇资源82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104家,转入异地纳税企业486家,新增税收2.16亿元。扎实做好“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完成“个转企”990户。

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围绕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整合扶持政策,制定优化“双百强”企业评选办法、楼宇经济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各类项目146个,兑现扶持资金2.25亿元。深化招商选资引税、“8+2”为民实事等八个专题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地铁2号线、紫之隧道、三墩北区块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六区”建设和十大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浙江音乐学院、中国(浙江)国际影视合作实验区杭州总部等重点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杭州)电视剧节目推介会,组织中国动漫新锐榜、首届氧气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西溪创意园出品的《国家命运》、《温州一家人》获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电视剧年产量占全省55%以上。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6%,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

楼宇经济量质齐升。发挥规模效应,新投入使用规模楼宇15幢,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3幢、千万元楼宇45幢,楼宇税收贡献率达81.5%。世贸中心成为我区首幢“六亿元”楼,平方税收达到2.2万元。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楼宇经济管理信息平台,培育特色楼宇8幢,12幢楼宇被评为市五十佳商务楼宇。

旅游休闲打响品牌。依托之江、西溪、西山等三大国家级平台,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推出宋城景区“中国演艺谷”,启动美丽西山旅游综合体开发,推进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建设,之江度假区荣获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考核第一名。推出西溪夜游、智慧旅游等项目,西溪湿地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加快打造华星路美食街等特色街区,青芝坞成功创建市级商业特色街,蒋村街道成功创建省旅游强镇。进一步打响开茶节、花朝节、登山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161亿元,接待游客878万人次,分别增长15%和12%。

高新技术持续提高。成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启动建设,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落户之江。新培育“青蓝”、“雏鹰”、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及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20家,新增、升格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引进大院名所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七年保持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比49.11%。

都市农业稳步推进。弘扬“一绿一红”茶文化,“西湖龙井”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九曲红梅”荣获省“浙茶杯”金奖第一名。完成双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200亩。提升上城埭村、大清村、双灵村等旅游特色村业态,新建省市星级农家乐和休闲观光特色示范村(点)6家,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160.25万人次,实现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2.8%和22.9%。

股权投资不断集聚。*实施桥隧工程,着力打造杭州市高端金融中介服务中心,集聚天堂硅谷、华睿、浙商创投等股权投资类企业195家,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实现财政总收入2.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6亿元。

(三)城市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完善建设管理联动机制,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重点平台加快打造。*开展“征迁建设年”活动,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抓好“一谷两城”等平台建设。之江新城概念规划获批,成功引进西湖水晶城等大项目,浙江(之江)文化中心、之江船工业遗址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地铁6号线之江段、杭富沿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之江地区大交通、大配套、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西溪谷控规调整获批。优化东岳村等3个农居整治方案,沿山慢行系统一期建成,西溪路整治一期完成。有序推进啤酒厂、杭州磁带厂、花坞果园等区块征迁整理,开展古荡科技园区区块改造前期工作,桃源坞一期开发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支付宝全面开工,浙商财富中心交付使用。杭州科技生态城规划纳入杭州城市总规调整范围,启动概念性城市设计编制,基本完成杭长高速以南基本农田外移。西湖科技经济园区扩园规划获批,西湖广告产业园区获国家工商总局授牌,西湖广告大厦竣工交付,新引进130家广告公司。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配合吉鸿路、之江路改造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德胜快速路(西湖段)落地工程房屋征收工作按时完成。加快推进区级66个重点项目,西溪天地综合体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中环国际大厦等19个项目竣工,中天MCC商务楼等12个项目投产,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等15个项目续建,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5亿元。推进建筑业强区建设,荣获鲁班杯1个、钱江杯17个。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加强综合监管,完善“四化”长效管理措施,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标准统一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数字城管和街面保序工作考核成绩保持全市前列。完成河道整治15条、截污纳管项目40个。完成9个社区美丽家园提升改造。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工作。全力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汛抗台、抗旱、抗雪防冻等公共管理和城市管理应急工作。

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制定“美丽西湖”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推进“四边三化”、“大气整治”、“无燃煤区”建设,完成工业企业无燃煤区整治30家,整治“一绕六线”周边104处。完成扩绿31.6万平方米。*开展“清水治污”、“印染化工整治”等专项行动,关停污染企业4家,消除黑臭河道9条,全面推行“河长制”,继续保持过境河道交界断面水质有所改善。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建设和农村环 境连片整治工作。

(四)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始终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紧密型教育共同体2个,实现优秀教师城乡跨校交流88人,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97.2%,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86%。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加快“四院一中心”建设,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提升改造8家,新增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省示范中心各1家,全区所有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均开通智慧医疗服务。*推进“五化六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实施社区慢性病防治首席责任医生制度。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成首批农村文化礼堂示范点10个、村社文化小广场180个,开展文化下乡54场次,送图书15万余册,公共文化图书室实现全区180村社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推行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智慧化管理。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双百工程”,新增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家、省级科普示范单位3家。推进农贸市场二次提升改造,建成省级文明市场6家。努力改善群众公交出行条件,改善天目山路、曙光路等5个重要交通拥堵点,新建工专路等5条支路,新增、优化、延长公交线路7条,新建改造停靠站点10对,之江地区区域出租车首期50辆投入运营。在全国率先试点运营电动“微公交”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1691个公共停车泊位。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切实做好四类群体就业服务工作,深化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创建,在全市率先推出数字就业模式,新增就业2.9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54%和99.78%。*开展老龄工作“三项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省市级“敬老文明号”28个,新增星光老年之家、老年食堂15个,新建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个、服务站5个,安装“爱心椅”3102张。每百名老人床位数达4.7张。完善重点特殊老人社区照护体系,创新为失智老人及家庭提供照护支持。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实施办法,投入资金333万元开展特殊家庭关爱帮扶行动。*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4310万,惠及困难群众6万余人次。关心残障等各类弱势群体,新增完善无障碍设施点204个,成功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开工30.08万平方米,竣工23.6万平方米,交付51.7万平方米。完成文三新村7、9、10幢和建工新村7幢危旧房改善,惠及群众166户。完成3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建设。顺利完成村社两委换届选举。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大厅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深化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建设,试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现镇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全覆盖。

城乡统筹全面推进。优化双浦镇财政体制,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制订出台都市农业精品区建设、春茶收购补贴等政策文件,落实扶持资金815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全面实现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开展12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市级生态(文明)街道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率达58%以上。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妥善推进股份制改造,开展119个村社财务清理审计,村级集体“三资”监管得到强化。实施区级“联村结对”帮扶项目49个、总投资1225万元,落实区县协作资金3000万元。

平安西湖稳步推进。完成餐饮食品监管和药品行政审批体制调整,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27次,实现安全责任“零事故”,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复评验收。实施安全生产执法规范年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控制指标连续九年实现“零增长”。全面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工作。推进质量强区建设,迪安诊断荣获市政府质量奖。建立110应急联动对接机制,开展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推进48个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圆满完成“枫桥经验50周年”纪念大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安保工作,区域形势保持平稳。

(五)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行政效能。

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切实落实“四问四权”。*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划建设区阳光工程网,顺利通过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年度复核。

坚持执政为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两集中、两到位”,39个部门、567项行政审批服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办理。切实开展审批服务进楼宇。深化“三全十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网,整合28个部门、402项服务,服务居民群众51.63万次。政府全年印制文件数量较上年精简34.3%。办好网上区长信箱和区长公开电话,加强“96666”投诉中心建设。

坚持廉洁从政。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有关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严肃财经纪律,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大力推进政府“阳光”采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交易额达4.59亿元。强化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及国有房产调查,全面实施公务用车改革,“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下降31.2%。

政府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全年累计投入21.69亿元,完成和基本完成8件实事项目。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共办理议案、建议、提案357件,办理结果满意率95.5%、基本满意率4.5%。完成民兵预备役调整改革、国防动员演习、年度征兵等任务,推进双拥工作。启动地方志编纂。加强档案管理。关心支持工青妇、老干部等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台务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支持与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工商联以及市驻区单位、驻区军警部队、辖区单位,向所有关心和参与西湖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Page: 1 2较旧一篇:2014年金乡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下城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