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杭州市下城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通过)

下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才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下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投资推进、消费促进、环境改进”工作主线,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保和谐、抓落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57亿元,同比增长7.8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指标位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份额稳居全市首位,大杭外、浙商回归等主要考核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转中趋好的良好局面。

(一)坚定目标稳增长

有效投资增势良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84亿元,同比增长25.56%,总量与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重点项目区领导联系、推进协调和进度督查制度取得明显成效,148个年度重点计划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创新创业新天地东方茂、地铁文化广场站上盖物业等项目35个,实现新开工面积136.08万平方米;竣工灯塔商贸大楼、新华广场等项目34个,竣工面积138.18万平方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36个,投资额3.53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66亿元。实现工业技改投资2.66亿元,同比增长103.30%,增幅位列主城区第一位。

社会消费稳步提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同比增长13.10%。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明显,武林夜市、孩儿巷婴童街相继开业,中国丝绸城、武林路时尚女装街、绍兴路汽车文化精品街区实现销售额169.40亿元。成功举办2013“浙江省金秋购物节”以及“天堂丝绸、武林衣秀”等促销活动。成立武林中央商务区企业联盟,引导企业跨界合作;推动企业创新营销模式,鼓励重点商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知名品牌开设商品体验店和体验专柜;以武林微信服务上线为标志的“智能武林”项目正式启动。武林中央商务区荣获“2013中国最具竞争力中央商务区”称号。

扩大开放成效明显。共到位杭外资金146.45亿元,同比增长3.89%,到位浙商项目资金53.08亿元,同比增长3.44%。引进合同外资4.82亿美元,到位外资2.45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12.08%;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74%。创新南北联动招商方式,强化招商引资实绩考核,初步形成产业、楼宇、科技多元招商格局。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一批科技型、新商业模式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一批优质企业列为重点培育上市对象。与临安的区市协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安排专项协作资金2300万元,落实重点协作项目10个;对口帮扶贵州黎平、四川炉霍等地,共落实帮扶资金615万元。

(二)创新引领促转型

不断强化服务业“首位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成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成功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

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园区建设创新步伐加快,三大创新园区相继开园并投入运行。创新中国产业园企业机构入驻率达到85%,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探索国际小包出口快速通关、结汇模式,并在全国首批五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实现实单全流程运作。以上两家园区均被命名为市级信息服务业特色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全市第一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成功举办首届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产业园完成整体提升改造,实现产值20.39亿元,同比增长21.37%。楼宇经济健康发展,119幢目标楼宇实现税收62.70亿元,每平方米税收贡献可比增长20.60%;实现税收超千万元楼宇73幢,超亿元楼宇20幢,其中超十亿元楼宇1幢;15幢楼宇入选全市50佳商务楼宇,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全市首位。完善楼宇社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化楼宇服务规范化建设,企业对楼宇社区建设综合满意率达到93.80%。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完善新一轮“1+X”经济扶持政策,兑现政策扶持资金1.54亿元。引导“个转企”836家,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进一步激发金融资本活力,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以及省、市中小企业服务专场活动,发起成立“杭州清科创智合伙企业基金”,综合应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信贷风险池基金以及联保通基金,合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累计为26家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融资8.55亿元。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名、钱江特聘专家2名,选拔“258”人才工程培养人选65名,新增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落实“521”人才、“513武林英才”等项目首批扶持资金170万元。区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共计投入各类科技资金达到9312万元,同比增长4.45%,高于地方财政收入4.04个百分点。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59家,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15家。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91亿元,同比增长8.7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2%,位列全省90个区(县、市)第一位,其中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8.89%。“3+3”产业实现增加值433亿元,同比增长9.15%,特别是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三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同比增长15.15%。都市工业适度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68亿元,同比增长3.04%。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60%。

(三)坚持不懈优环境

以提升城市综合环境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注重长效管理,*推进美丽下城建设。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地铁2号线(下城段)各站点房屋征收工作;顺利完成西文82户农居拆迁工作;成功实施杭氧地块2户居民的司法强制搬迁工作;百井坊综合改造工程司法强制执行各类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建成西文南苑、西文北苑安置房21.88万平方米,沈家外来务工人员公寓880套,杨家村农转非拆迁安置房项目主体竣工。完成延安路(下城段)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新天地街等3条城市主次干道、长城里东路延伸段等5条支小路。建成公共停车场(库)项目7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02个。全市首个大型停车楼项目主体竣工。

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和水质改善工作,贯通沈家河,实施南大河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庙桥港、长浜河等4条黑臭河道治理,新增日截污量2744吨。*开展环境执法检查,巩固“无燃煤区”建设,有效实施22个在建工地的扬尘治理,综合防治大气复合污染。完成美化家园工程6个,改造居民信报箱13407个,新建和改建公厕8座、垃圾房39个。新建游步道2300米、修复贯通游步道2280米。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狠抓节能降耗,单位生产总值电耗下降3.60%。新增低碳社区9个,成为全市唯一的低碳试点城区。

城市管理有序推进。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作业,城区综合清洁度达到98.57%,序化度达到98.13%,数字城管问题解决率达到100%。垃圾分类推广覆盖225个小区,分类达标率达到75%。开展对辖区内老旧危房情况的调查,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危旧房检测。全面落实省、市关于“三改一拆”有关部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持续开展非法营运、非法上路车辆综合整治,查扣“两非”车辆2198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6万余起。积极应对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完成河道清淤1.10万立方米,改造低洼积水点11个,较好地完成了抗旱保绿、防汛抗台等应急任务。

(四)改善民生保和谐

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不断加大公共投入,民生事业投入高于财政支出增速0.34个百分点,较好完成了十件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就业创业稳步增长。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加大对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和“新杭州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安排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3800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75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650人。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58%,居主城区前列。办理工伤认定案件686件。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352件,帮助追讨欠薪292万余元,既保证了企业的正当利益,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修订完善四十条帮扶政策,累计发放各类困难救助资金2453万元。为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享受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全区老年人口的5.10%,每百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出台民办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办法。实施“小棉袄”惠老服务和“怡养工程”。强化企退人员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体检72153人。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805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呼叫终端;实现省级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全覆盖。

文化事业有新发展。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绩效考核排名全省第八、主城区第一。改造提升5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社区文体活动室,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十竹斋艺术馆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创建省级文化强镇(乡、街道)1个、市级示范街道综合文化站2个、市级以上文化示范社区10个,创建市级体育示范街道7个、星级社区62个。培训群众文体团队负责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余人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00余场。成功承办第30届全国部分城区文化馆馆际交流会。组队参加杭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

教育事业巩固深化。开展轻负高质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建设,以全市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复评。新增东园婴幼园刀茅园区、新华实验幼托园新华园区。新增1所市特级幼儿园,全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继续保持100%。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通过浙江省教师培训机构资质备案评估。巩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五年建设成果,深化国际国内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新增3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红烛奖”评选、“名师智慧空间站”、“新锐”计划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等工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公共卫生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级示范创建数量位列全国第二、省级示范实现全覆盖。扩大“预约诊疗服务进社区”范围,累计预约专家门诊10080人次。继续推行困难群体基本药物“个人零自负”优惠政策。全市首创首席全科医生工作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智慧医疗诊间结算”。与市一医院建立社区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群众性现场救护培训普及率达到10.50%。全面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计划生育率达到97.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9‰。

社会管理扎实推进。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推进区“66810”为民服务信息中心建设和社区居务监督工作,建立社区和谐指数评估体系,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程度得到提升。出台推进社会组织发展“1+5”政策,设立1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增登记注册和备案社会组织102家,累计达到1819家,被列为浙江省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创新示范观察点。围绕省级平安区九连冠创建目标,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基层基础,不断推进以“平安网格”、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街道和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一网三中心”规范化建设。下城区看守所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和事佬”协会、交通调解委员会为品牌的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深化,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228起,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安全不断加强,开展“四防四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部署落实安全生产重点防控图;成功创建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成功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同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反邪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不断*,信访渠道和秩序得到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信访总量同比减少6.39%。受理区长公开电话8120起,满意率达到99.79%。

(五)狠抓落实提效能

始终围绕为民、依法、高效、清廉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落实到位。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建议和提案254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61%,解决率达到58.70%。

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核定行政许可和非许可事项395项,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新的行政服务中心于今年1月20日投入使用。完善服务举措,稳步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开展“招百商、稳百企、牵百线”以及安商稳商主题月活动,全面走访重点企业、集团总部以及区内纳税区外经营的成长性企业,努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机制建设深化完善。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同时制定生态河道建设、监控系统建设等十个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保基本、重绩效、可持续”原则,制定“三进”工作、人才工作、招商引资和税收贡献、征地拆迁回迁等考核细则。综合考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研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监管程序。出台编外用工管理实施办法,切实规范劳务派遣、公开招聘和服务外包管理,从严从紧控制编外用工数量和规模。制定《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管理。

廉政建设不断推进。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权力阳光运行工作。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巡视督查和效能监督。深化纠风工作,加大明查暗访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进一步规范外出学习考察、公务卡强制结算等具体制度,*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0.71%。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老龄事业取得新进展,人防、征兵、保密、统计、物价工作取得新成效,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下城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下城创业的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下城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下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2013年,我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50亿元,同比增长0.41%,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还有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未能达到年初预期目标。这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是受我区财政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影响的结果。深刻分析我区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

——最严峻的挑战在于城市多中心格局背景下如何巩固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钱江新城、黄龙商圈、运河商圈等对武林中央商务区的分化和挑战日益显化。资源要素相对匮乏,城区间竞争日益激烈,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土地征收工作难度增大背景下如何整合和拓展有效发展空间。百井坊综合改造工程进展缓慢;“城中村”改造资金平衡压力较大;传统专业市场搬迁、村级工业园区提升改造、老厂房整合利用推进困难。

——最紧迫的压力在于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工作思路指引,如何切实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工作。河道黑臭、“城中村”脏乱差等现象的存在,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丽下城”的感受度。

——最现实的考验在于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如何正视危机、树立信心、担当责任。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一些与实际不相符,甚至与效率公平相违背的机制惯性、工作路径依赖等问题仍然存在。个别部门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推诿扯皮的现象仍有发生。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不回避、不推卸,尽最大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4年西湖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拱墅区政府工作报告